-
公开(公告)号:CN212227406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22304094.2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蓄热领域的一种高电压大容量固体电蓄热系统,该系统由多个空气闭合循环回路并联构成,每个空气闭合循环回路包括若干个蓄热单元、若干个空气加热单元、换热器、变频风机、管路系统及阀门附件等串联而成,换热器空气进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蓄热单元内部材料无须考虑高温绝缘问题,只需耐高温并形成一定空隙率的结构。多个空气加热单元电气串联星型连接,沿空气流动方向,变频风机出口第一空气加热单元接入星型接法的相电压,最后一个空气加热单元接入中性点;每个空气加热单元的绝缘等级不等,其空气进出口与管路连接法兰均采用电气绝缘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274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22304093.8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蓄热领域的一种贯通式多回程固体电蓄热装置,该装置外部设有保温墙,保温墙上开设有检修门,内部由多个贯通式空气循环回路构成,空气在贯通式通道内,经多个回程折返流动,回程数量为偶数,至少是2;每个回程中布置的电加热单元、蓄热单元数量不等,根据电压等级、蓄热功率和最高蓄热温度而定。空气从最后一个回程的最后一个蓄热单元流出进入换热器中,从换热器流出后最后进入变频风机的入口完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的空气循环回路上,换热器空气进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置有旁通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2740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22303695.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蓄热领域的一种框架结构的固体电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外面的保温层、壳体内部的:耐热金属构架、蓄热体、导轨、电热装置、换热器、变频风机、冷风道和热风道等。所述的耐热金属构架是由耐热钢或铸铁构建的上下两层结构框架;所述的蓄热体、导轨安装在耐热金属构架上;所述的电热装置固定在导轨中;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长方形的检修孔,通过检修孔,电热装置可整体从导轨中抽出;所述电热装置由电热框架、螺旋电热丝、绝缘瓷套、异形绝缘陶瓷挡板、中心金属杆、螺母和垫片构成。电气接线经过上下两排异形绝缘陶瓷挡板上的电气穿孔与电热丝连接。所述蓄热体内设置多排蓄热体内风道,相邻两排内风道错开布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083099U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20115173.X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蛇形电热板式气体电加热装置,该装置的技术特点是电热元件采用一条或并列放置的两条以上的蛇形电热板,并在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的蛇形电热板面上开有多排孔,排与排之间的开孔交错布置,被加热气体垂直于电热板表面从电热板上的开孔处流过;蛇形电热板两侧设有绝缘陶瓷板,该绝缘陶瓷板固定在位于蛇形电热板两端的陶磁支柱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电热元件散热效果好、电热元件表面温度低、不易氧化、电热元件材料寿命长、空气加热质量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热空气需求量大,温升高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201401935Y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20148713.7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nventor: 刘吉堂
Abstract: 一种空气电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用电加热空气,空气量大,温升高,空气加热质量要求高的电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冷空气采用压缩空气,进气沿高度方向采用三点或多点切向进气,而且各进风口之间流量可调,内筒壁两端环向开口,加热芯体内设折流挡板,空气在内筒多次折返流动加热,电加热管既是电阻电热体,又是空气流动的通道,空气在内外两侧与电加热管和内筒双面换热。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效率高、外筒壁无需保温、结构紧凑、节省电热体材料、空气加热质量高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热空气需求量大,温升高的场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