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7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721202.0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天津市翰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4L12/40 , H04L67/025 , H04L67/12 , G08C17/02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大气湿沉降自动监测与同步模拟培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部分、控制器控制部分和无线通讯部分,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部分和控制器控制部分通过CAN总线与无线通讯部分相连接。本发明将相对分离的监测与模拟融为一体,使得大气湿沉降的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与实际降水同步,更接近现实,提高大气湿沉降生态环境效益的真实性;装置采用总‑分的连接方式,三通和CAN总线传输方式使该装置采集的参数可随意改变,更换传感器方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户外试验对象的管理不便的难题,避免了测量参数和设备不能随意更换等缺陷,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维护难度,提高装置适用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611096795.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取样并鉴定荷花花芽分化时期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准确获取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花芽,通过顶芽及花芽生长状态直接确定花芽所处的分化时期:顶芽中的花芽处于雄蕊分化期,未出泥的花芽处于雌蕊分化期,刚出泥未出水的花芽处于心皮发育时期,当花芽出水,花柄上已形成被刺时,花芽分化已完全结束。应用本发明方法,通过花芽的生长状态即可准确鉴定出荷花花芽所处的分化时期,替代组织切片法,更加简便、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16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170835.0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开的高效除磷脱氮浮床复合基质,是综合运用天然矿物海泡石、膨胀蛭石,工业副产物炉渣、粉煤灰以及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海藻酸钙(包埋反硝化聚磷菌‑DPAOs)制成的低廉高效的浮床复合基质。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在基质上种植黑麦草对TP的去除率达96.7%~97.8%,对TN的去除率达91.6%~96.4%,具有高效脱氮除磷的效果,尤其解决了植物浮床在水体磷去除效果方面较差的缺陷。该复合基质来源丰富、低碳环保、投资少、使用寿命长,重复利用率高;所投加的反硝化聚磷菌(DPAOs)是集反硝化与除磷于一身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对环境友好,可广泛应用于水上植物的规模化栽培和各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系统修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96795.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取样并鉴定荷花花芽分化时期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准确获取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花芽,通过顶芽及花芽生长状态直接确定花芽所处的分化时期:顶芽中的花芽处于雄蕊分化期,未出泥的花芽处于雌蕊分化期,刚出泥未出水的花芽处于心皮发育时期,当花芽出水,花柄上已形成被刺时,花芽分化已完全结束。应用本发明方法,通过花芽的生长状态即可准确鉴定出荷花花芽所处的分化时期,替代组织切片法,更加简便、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79811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4497.5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张家港市东航农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菊花扦插的快速生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扦插床准备:在若干育苗穴盘放入喷有杀菌剂的基质;步骤二、插穗准备:整理插穗,将插穗下部切口依次放入杀菌剂和生根剂溶液中,生根剂溶液为吲哚丁酸、多壁碳纳米管和水三者组成的混合溶液;步骤三、扦插:用竹签在育苗穴盘的每个孔穴中央垂直插一个洞,然后将处理好的插穗垂直扦插到各个洞内并浇水;步骤四、育苗管理:在苗期的愈伤组织形成期对菊花苗进行全天遮阳处理;在苗期的愈伤愈伤组织完全形成期只需在阳光强烈时进行遮阳处理;在苗期的根系形成期需要对菊花苗喷洒杀菌剂。本发明的优点是:能促进插穗快速生根,生根周期短、生根整齐、生根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45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3753.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K8/9789 , A61P31/04 , A23K10/30 , A61Q19/10 , A61Q17/00 , C11D3/382 , C11D3/48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杉叶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杉叶藻全草剪碎,分别以蒸馏水和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热回流提取2次,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浓缩,挥干溶剂制成干膏,分别得到杉叶藻水提物及杉叶藻醇提物。本发明提供的杉叶藻水提物及其醇提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八叠球菌、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屎肠球菌、藤黄微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未来抑菌药物、抑菌饲料添加剂、抑菌清洁用品及其他抑菌产品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66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7060.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P31/04 , A23K10/30 , A23K2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丁香蓼提取物在制备抑菌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丁香蓼提取物可用于抗细菌,尤其适合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芽孢杆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本发明的丁香蓼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在未来抑菌药物、抑菌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抑菌产品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为寻找替代抑菌剂提供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568611.2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2F1/28 , C02F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蚯蚓粪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水生植物残体和鲜牛粪按照配比混合,边搅拌边破碎水生植物残体,并混合均匀;向水生植物残体与牛粪的混合物中添加蚯蚓,蚯蚓在气温为15‑35℃的林下对水生植物残体与牛粪混合物进行转化,期间混合物的水分维持在65‑75%;35‑45天后,将蚯蚓和蚯蚓粪分离,并将蚯蚓粪晾晒,即获得水生植物蚯蚓粪。水生植物蚯蚓粪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吸附水体中的铜和锌,进而达到对水体铜锌复合污染的去除,为水生植物特别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用植物残体的处理找到一条生态循环的途径,也可为水体复合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一个生态治理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84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42346.2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的莲属植物繁殖多采用分藕的方式中存在着用种量大、且繁殖系数低、影响扩繁速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莲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1)双相诱导分化培养基和双相增殖生根培养基的配制;(2)将选用的莲属植物藕芽进行外植体消毒;(3)外植体消毒后的藕芽接种在步骤(1)配制的双相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20~30天,得到初代培养的丛生芽;(4)将初代培养的丛生芽切成单芽,接种到步骤(1)配制的双相增殖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5天增殖生根。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水生植物组织褐变率,实现更高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出芽数,同时还可以增加组培快繁体系的稳定性,节省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52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3299.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荷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型荷叶茶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选取荷叶中未展开的新叶作为制作原料,切分、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得发酵型荷叶茶;其中,选择相对湿度85‑95%、环境温度30‑40℃、发酵6h的发酵工艺。本发明通过荷叶发酵茶工艺参数优化,确定荷叶发酵茶的材料选取及萎凋、发酵等关键工艺;分析荷叶发酵茶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荷叶发酵茶这一新型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对荷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