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边坡破坏模拟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7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12356.2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边坡破坏模拟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边坡模拟单元和光纤光栅检测单元;边坡模拟单元包括第一固定部、滑动部、伸缩件和第二固定部;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滑动部相抵接、固定端与第二固定部连接;滑动部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上;光纤光栅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第二光纤光栅、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光频谱仪;光纤光栅解调仪与第一光纤光栅和光频谱仪连接;第二光纤光栅与第一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第一、第二光纤光栅在滑动部和第一固定部的相交处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监测点。本发明的装置将光纤光栅直接布置于边坡进行监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GPR图像正演技术路面反射裂缝深度发展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571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849699.4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PR图像正演技术的道路路面反射裂缝深度发展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现场钻芯取样;(2)获取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厚度及相对介电常数的数据;(3)基于芯样品的测量数据构建真实路面三维模型;(4)在模型底部构建并插入不同损伤程度的反射裂缝模型;(5)设定电磁波的参数,将反射裂缝模型导入GPR图像三维正演软件中,模拟计算出多道单道反射波,再将波形图像化处理即得该模型的雷达检测剖面;(6)构建反射缝深度反算公式,评价路面结构整体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模拟电磁波在不同损伤程度反射裂缝模型中的传播过程,更具理论性,评价结果更准确,为路面雷达检测图像解译、分析,路面结构性能评价奠定研究基础。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FWD联合检测的裂缝病害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25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740942.6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FWD联合检测的裂缝病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待进行裂缝病害评价的路段进行检测;S2、对显式裂缝病害路段提取层位厚度;S3、对显式裂缝病害路段提取裂缝路段竖向错层条纹;S4、构建裂缝病害在沥青路面内部量化评价指标:雷达图像裂缝度;S5、通过FWD检测车对显式裂缝路段进行路面弯沉检测;S6、以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和合理土基厚度下的三层路面结构进行模量反算;S7、将原有三层路面结构中面层和基层部分的模量反算结果合成为路面结构层整体模量;S8、建立雷达图像裂缝度和路面结构层整体模量的经验回归关系公式,并给出拟合优度。本发明能综合路面结构性能以进行沥青路面裂缝病害评价,且评价效果好。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FWD联合检测的裂缝病害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25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40942.6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和FWD联合检测的裂缝病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待进行裂缝病害评价的路段进行检测;S2、对显式裂缝病害路段提取层位厚度;S3、对显式裂缝病害路段提取裂缝路段竖向错层条纹;S4、构建裂缝病害在沥青路面内部量化评价指标:雷达图像裂缝度;S5、通过FWD检测车对显式裂缝路段进行路面弯沉检测;S6、以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和合理土基厚度下的三层路面结构进行模量反算;S7、将原有三层路面结构中面层和基层部分的模量反算结果合成为路面结构层整体模量;S8、建立雷达图像裂缝度和路面结构层整体模量的经验回归关系公式,并给出拟合优度。本发明能综合路面结构性能以进行沥青路面裂缝病害评价,且评价效果好。

    一种基于介电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142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40205.6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设计沥青混合料级配各筛孔粒径通过百分比,计算设计级配对应的分形维数;步骤2、测量设计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介电常数;步骤3、测量所用沥青的介电常数;步骤4、根据介电常数模型确定矿料的介电常数;步骤5、确定位置处沥青混合料的实际介电常数,求解空隙率和实际矿料间隙率;步骤6、根据三维空隙模型,将实际矿料间隙率带入确定相应级配的分形维数;步骤7、确定最大、最小分形维数的区间范围,比较测试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分维数,判断其是否在该区间范围内。本发明可快速评价现场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与设计级配的差异,进而能研究沥青路面级配与路用性能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