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材料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794.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材料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方法与装置,属于颗粒物质力学研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颗粒材料剪切过程中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根据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构建对应的每个剪切步的颗粒接触网络;改变接触力临界值,识别颗粒接触网络中不同接触力临界值下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根据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构建演化曲线,其中接触团簇为局部节点通过连边形成的最大连通集合,接触环为局部节点形成的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根据演化曲线,确定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根据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获得整体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阈值。

    一种混凝土细观热开裂的热-力-相场耦合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57719.4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细观热开裂的热‑力‑相场耦合模拟方法,本发明基于相场理论细观混凝土热开裂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细观混凝土模型,主要包括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根据资料参考或则物理试验得到细观混凝土各组分的热力学参数;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确定热力学边界条件;采用自由三角形或则四边形单元离散细观混凝土模型,并确定求解误差;采用热力相场损伤耦合模型求解混凝土模型在温度作用下的开裂过程。该发明考虑了混凝土的非均质结构,基于相场断裂理论建立了热力损伤耦合模型,其耦合模式更符合工程实际,能对温度引起的混凝土开裂提供计算依据,为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价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种基于持续同调方法的颗粒材料液化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6137.0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持续同调方法的颗粒材料液化预测方法,首先根据颗粒体系中颗粒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将原始颗粒体系离散为接触力网络;然后基于持续同调方法,通过多尺度拓补分析,识别接触力网络中每个拓补不变量产生与消亡的接触力阈值,构建对应的持续图,实现对关键拓补结构信息的提取与接触力网络的降维;随后计算相邻两个时刻持续图间的距离,量化接触力网络随剪切过程的演化速率;进一步,探测上述接触力网络演化速率曲线是否存在突变点,如果检测存在突变点,则说明接触力网络已开始加速崩溃,预示着液化现象的发生。本发明为定量表征颗粒物质接触力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和建立颗粒物质宏微观跨尺度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且有效的途径。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碱活化材料凝固速率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2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67367.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观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碱活化材料凝固速率获取方法,包括,利用PACKMOL软件构建初始模型;ReaxFF势函数用于计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设置计算参数,利用LAMMPS软件模拟溶胶凝胶法构建凝胶模型的过程,并输出随时间变化的凝胶结构文件;利用桥接氧原子(BO)的数量表示凝胶的聚合程度;采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凝胶在高温阶段的聚合程度并进行拟合,得到凝胶的凝固速率。本发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纳米尺度下材料的凝固速率,能够克服已有实验方法的局限,避免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数据的精度;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够极大降低成本。

    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融合的堆石坝变形场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98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552949.2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融合的堆石坝变形场重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堆石坝垂直变形数据、第二堆石坝垂直向变形数据、第二堆石坝水平向变形数据;基于第一堆石坝垂直变形数据、第二堆石坝垂直变形数据得到第三堆石坝垂直变形数据;获取第一堆石坝方位向变形数据,基于第一堆石坝方位向变形数据、第二堆石坝水平向变形数据通过联合解算模型得到堆石坝的东西向变形矢量、南北向变形矢量;基于第三堆石坝垂直变形数据、东西向变形矢量、南北向变形矢量构建堆石坝外观三维变形场。本发明将InSAR观测结果与传统监测技术监测结果融合,比单一监测方式质量更高,强调了数据间的互补性,解决了对实际变形漏判或误判的问题。

    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0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923360.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由恒温水浴锅、导管、蠕动式恒流泵和高压发生器作为纺丝系统,以及半径可调球形骨架、上液压系统和下液压系统作为纺丝收集系统,其中半径可调球形骨架由多个铰接连杆组成,通过特殊的组合方式,使该球形骨架的内半径连续可调,可以将纺丝针头始终处于该球形骨架的球心位置,纺丝过程中球形骨架内侧保持与电场线垂直,保证内侧每一点的电势能相等,纳米纤维附着在其中任一点的概率相等,保证了制备的纳米薄膜厚度完全均匀。本发明所提供的收集器的半径连续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纤维的制备。

    一种柔性智能位移计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807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842208.3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智能位移计,包括收纳盘和位移计主体,所述收纳盘的内侧盘绕有位移计主体,所述位移计主体包括刚性硬管和柔性软管,且刚性硬管和柔性软管均等长设有多组,每两组所述刚性硬管之间均连接有柔性软管,且柔性软管的两端通过连接套和刚性硬管连接,每组所述刚性硬管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MEMS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刚柔相济”的思路,同时为了为适应被测对象较大的变形,核心部件的设计采用多段刚性硬管和柔性软管来组成,两个刚性硬管之间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每个MEMS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刚性硬管的中间位置,多个MEMS位移传感器并行连接,可根据需要任意弯折,以适应特殊场景的监测需求。

    混凝土拱坝坝体优化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91747.0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拱坝坝体优化方法。凝土拱坝坝体优化能够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提出经济可靠的坝体设计方案。传统的拱坝坝体优化方法重复设计法的工作量大、过程繁琐和效率低,因此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混凝土拱坝坝形优化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控制拱坝坝体优化的因素中,应力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本发明采用快速多级边界元法对优化的混凝土拱坝坝体进行应力控制分析,相较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控制分析的常规拱坝坝体优化方法,在同等自由度的前提下,本发明耗时更少,计算效率更高。此外,快速多级边界元法无需对坝体进行三维网格划分,只需要对坝体外表面划分二维单元,过程更为简单,网格划分质量要求较低,更为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