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结合的筑坝颗粒材料力学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132574.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结合的筑坝颗粒材料力学试验系统及方法。筑坝颗粒材料力学试验系统包括:原位力学试验数据获取部;颗粒追踪部,基于球谐转动不变量进行颗粒匹配与追踪,从而得到各颗粒的运动轨迹信息;数值模拟部,利用球谐函数重构颗粒形状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生成与颗粒信息库中颗粒形状和尺寸对应的颗粒模型和数值样本;然后,对数值样本进行数值试验,得到数值试验数据;以及数据处理部,对原位力学试验数据获取部和颗粒追踪部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物理实验数据表示的筑坝颗粒材料的宏细观力学特性,对数值模拟部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值实验数据表示的筑坝颗粒材料的宏细观力学特性。

    一种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1012370.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水泥水化产物靶材;(2)制备水牺牲层薄膜;(3)采用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水泥水化产物靶材对步骤(2)中得到的水牺牲层薄膜表面进行溅射镀膜,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薄膜;(4)将所述步骤(3)的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置于氢氧化钙饱和水溶液中浸泡,使水牺牲层薄膜水解,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其中,所述水泥水化产物为C‑S‑H、AFt或AFm。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均匀单一,尺寸和厚度可控。

    一种高堆石坝内部变形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61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43034.5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堆石坝内部变形的监测方法,具体指一种通过水平布设监测大坝表面沉降和通过竖直布设监测大坝深层位移的监测方法,这种阵列位移计的布设可以起到监测大坝水平方向上顺河向、横河向、竖直向的位移以及在竖直方向上的深层位移的效果,监测得到的数据资料比较完善。相比于以前大坝监测仪器布设方法,这种布设方法操作简单,获得数据详实,可长期免维护,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200m级以上高坝。该测量装置布设方法的发明有利于该领域大坝位移监测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坝位移监测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一种钙铝石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80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958973.4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铝石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苯系物A和钙铝石材料C12A7共同置于试管中并密封。然后,将试管置于高温炉中并升温至200~300℃,保温0.5~2小时使A挥发形成气氛。接下来,提高试管加热温度至900~1300℃,保持高温处理10~120小时即得到黑色的导电C12A7材料。本发明不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下操作,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所用到的苯系物种类多、价格低廉且用量少,为导电C12A7的生产提供了多种选择途径并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该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低磁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256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617604.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侵蚀破坏研究领域。具体是对不同腐蚀龄期的混凝土经真空饱和处理后,进行低磁场核磁共振(NMR)探测,获得混凝土孔隙中含氢流体的弛豫特征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结果。通过对弛豫特征中T2谱分布、T2谱分布积分面积的数值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得到的图像分析,综合研究混凝土初始状态及硫酸盐侵蚀过程中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到试件的缺陷(孔隙、裂纹)信息,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布。基于此,实时观测混凝土试件微观结构在荷载和硫酸盐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损伤积累和演化规律。

    预测原级配筑坝堆石料最小孔隙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39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441710.6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原级配筑坝堆石料最小孔隙比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超径粒进行缩尺处理,将原级配堆石料缩尺为试验级配,测得试验级配下堆石料的最小孔隙比;步骤2.选取多个代表粒径,通过最小孔隙比试验得到单一粒径组的堆石料最小孔隙比与其平均粒径的函数表达式;步骤3.将连续的试验级配曲线划分为多段,建立试验级配堆石料最小孔隙比的函数表达式,并使用基于粒子迁徙的粒群算法寻找表达式中形状参数最优解;步骤4.对照试验级配建立原级配堆石料最小孔隙比的函数表达式,并将形状参数的最优解代入该函数表达式计算出原级配筑坝堆石料的最小孔隙比。本方法预测精度高,可以较为便捷和准确地预测原级配筑坝堆石料的最小孔隙比。

    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06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74990.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包括:在高堆石坝上方设置星载InSAR,利用其对大坝整体监测以获取重点监测区域;在重点监测区域布设地基SAR以及船载SAR,利用地基SAR和船载SAR对重点区域进行进一步观测,获取相关的形变信息;在高堆石坝面板下部平行于面板方向设置变形管道及在高堆石坝内部沿高度方向设置多根水平的变形管道,利用管道机器人在变形管道中来回运动巡测获取高堆石坝的大坝面板扰度以及沉降信息;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获取上述的形变信息后,再结合高面板堆石坝的变形规律和三维模型实时生成高堆石坝相关的变形信息图。本发明可以对高堆石坝进行全天候、由整体到局部、由低精度到高精度、由外到内的全方位变形监测。

    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8582.9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能够考虑岩石的细观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建立反映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能够更加真实进行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对岩石试样进行岩石结构特征分析得到矿物颗粒的尺寸、形态、矿物类型等信息;将不规则形状的矿物颗粒简化为一尺寸缩小的圆球,采用粒径膨胀法使颗粒发生重排列,获得一个较为密实的结构;然后提取颗粒空间位置和尺寸等信息,对颗粒集合体进行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区域划分;最后将得到的Voronoi多晶体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在矿物颗粒边界和颗粒内部插入无厚度界面单元,生成可反映岩石结构和岩相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