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残余应力的高精密打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75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33395.6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41/00 B23B49/00

    Abstract: 一种测试残余应力的高精密打孔装置,包括定心部分和打孔部分,其定心部分由吸附磁铁、调整支架、百分表、对心显微镜和显微镜套筒构成,打孔部分有刀头和中心钻;刀头吸附有吸附磁铁,吸附磁铁一侧设置有调整支架,调整支架下方连接有百分表;刀头下方安装有中心钻;中心钻下方放置有对心显微镜,对心显微镜外套有显微镜套筒,显微镜套筒底端设置强力磁铁,百分表设置百分表测头。该装置利用数控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打孔精度,能精准定心,因而可实现精准打孔,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一种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443667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39319.3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换挡变距机构;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驱动机构通过柔性线绳与传动机构连接, 传动机构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卷筒轴与转向机构连接,小车前轮采用单边支撑的方式,设有角度微调机构与转向机构刚性连接。本发明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能在两障碍物相距700-1300mm的范围内实现S型路径行走,能实现大变距可调行走。本发明小车的前轮设计比较独特,可拆性好。前轮设有轴向定位,使得小车的运行轨迹均匀对称,精度高。

    高能电子束加热在铝合金表面熔覆纳米Fe-Al混合粉合金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946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114511.5

    申请日:200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电子束加热在铝合金表面熔覆纳米Fe-Al混合粉合金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用无水乙醇溶成糊状涂抹在铝合金表面;(2)加热干燥后用压力机加压,在铝合金表面形成0.2-0.3mm薄膜层;(3)在真空室中用电子束加热,即可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纳米合金层。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真空室中进行加热处理,无氧化、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纳米合金强化层强度、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好。

    一种电子束扫描TC4实现表面合金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5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17928.X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束扫描TC4实现表面Al+SiC合金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前期处理,将TC4表面进行铣削,使其表面平整,再用铣床在其表面开出深度为1.5mm的凹槽,最后用超声波清洗处理后的试块。步骤2:压粉,将不同比例Al和SiC粉末混合后用压力机将粉末压入步骤一中的凹槽,压制后粉末厚度约为0.5mm。步骤3:电子束扫描,用电子束束流对工件表面连续扫描处理。步骤4:合金化组织与性能检测,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内部组织,使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表面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其耐磨性。即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但能提升TC4钛合金表面硬度,还可提高钛合金试块的耐磨性,具有极好的应用场景。

    一种简易式电子束模具加工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30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5152.9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式电子束模具加工机器,包括电子枪、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所述电子枪的一端设有用于射出电子的出口;所述聚焦线圈和所述偏转线圈依次设置在所述出口的外侧,并在真空的环境下使所述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形成电子束;还包括真空形成机构;所述真空形成机构处于所述电子枪的外周并通过驱使空气流动以形成预设的真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的电子束加工机器不需在专门的真空室进行,除去真空室也除去抽真空的操作,提高加工效率且节约成本,同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加工,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的便捷性。

    一种可多方位抓取物体的物料搬运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39481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52455.1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多方位抓取物体的物料搬运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底座、安装在机器人底座上的旋转曲柄机构、安装在旋转曲柄机构上的连杆机构以及安装在连杆机构上的抓手机构,旋转曲柄机构和连杆机构上分别具有一个水平面上的转动副,配合抓手机构,组合成可多方位抓取物体的机械结构,从而实现在同一位置往不同方位分别抓取物体的功能,且能够通过连杆机构调整抓手机构的高度,以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物体的准确抓取。本发明通过设置旋转曲柄机构、连杆机构以及抓手机构,实现了在同一位置往不同方位分别抓取物体的功能,免去了机器人抓取物体时因需多方位移动及校正位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抓取物体的效率。

    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6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132305.7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高强韧性低合金耐磨钢,其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C:0.40‑0.60、Si:0.60‑1.2、Mn:0.30‑1.0、Cr:0.25‑0.35、Mo:0.15‑0.25、Cu:0.40‑0.60、Re:0.10‑0.15、P:0‑0.025、S: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中的热处理工艺为液淬带温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包括:1)将铸造所得的铸件加热到820‑860℃进行奥氏体化;2)铸件放入淬火介质中淬火;3)待铸件表面温度冷却至200‑320℃时取出;4)将铸件带温立即转入260‑330℃保温炉中进行贝氏体等温转变,转变时间1‑2h,然后取出空冷。所得的工件贝氏体组织细小,里层组织为下贝氏体,心部组织为上贝氏体加下贝氏体。这种组织分布表面强度高、硬度好、耐磨,心部组织韧性好。特别适宜于斗齿、曲轴等。

    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3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78024.3

    申请日:201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准备;S2:曲轴装夹:将淬火后的曲轴的两端主轴颈放在测量架上;S3:三维扫描:组装好四目3D扫描仪以及连线,用四目3D扫描仪对曲轴进行三维测量;S4:确定残余应力测点位置:根据扫描得到的3D虚拟模型确定残余应力测点位置;S5:应力测量:将测试探头对准测点位置进行曲轴残余应力测量;S6:数据处理:测试残余应力后,经过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放大数倍后,再经过高通滤波器放大、高通滤波后的信号传送至带通滤波器,第一功率放大器将滤波后信号进一步放大;S7:结束检测。本发明设计合理,方便测试探头进行在线无损检测,操作简单,同时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信噪比。

    一种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443667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39319.3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换挡变距机构;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驱动机构通过柔性线绳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卷筒轴与转向机构连接,小车前轮采用单边支撑的方式,设有角度微调机构与转向机构刚性连接。本发明S形路径行走的换挡变距无碳小车,能在两障碍物相距700-1300mm的范围内实现S型路径行走,能实现大变距可调行走。本发明小车的前轮设计比较独特,可拆性好。前轮设有轴向定位,使得小车的运行轨迹均匀对称,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