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阵列液膜流动控制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0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76667.7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和传热领域,主要创新点是在流体流动路径中引入可调控的纤维阵列结构和多阵列液膜流动技术,包括流量控制(1)和阵列调整装置(8),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注液泵(11)、注液针筒(12)、可调推板(13)、和流量参数控制界面,阵列调整装置包括隔液端盖(81)、集液底盒(82)、钻夹头(83)、钻头固定件(84)和(85)阵列调整垫板(86),使用单孔钻夹头(83)将纤维阵列(6)两端分别与流量控制装置(1)顶板进行固定,通过阵列控制装置(8)将纤维都固定在一个可移动的平台(7)上,平台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改变纤维的长度,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调整纤维的排列模式来改变液膜在纤维上的流动路径,灵活地调整纤维间距和排列模式,从而改变液膜的流动特性。

    一种提高粘性液膜的传热增效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76682.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力学技术和传热领域,旨在改善粘性液体在传热过程中的效率和性能,包括分流加速(1)和流量控制装置(14),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注液泵(11)、注液器(14)、注液端盖(144)、和出液组件(145),使用单孔钻夹头(52)将纤维(6)两端分别与分流加速装置(1)顶板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分流加速组件(1)中的流量控制设备(14)控制液膜流量伴随重力和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液膜均匀附着在纤维阵列上,通过增加表面的纹理、引入微细结构在分流加速装置(1)出口处聚集成较大的液滴,实现破碎无法均匀覆膜的液膜,从而增加传热增效器的传热性能完成液膜加速,使用表面活性剂或表面改性剂等方法。改善液膜与传热表面之间的润湿性和吸附性调整液膜在纤维上的流速。

    一种用于制备平板上固体环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1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20973.X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平板上固体环的装置及其方法,用于制备平板上固体环的装置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平移控制机构、注液控制机构和紫外光固化机构;旋转控制机构包括底板、电动旋转台和加工台;平移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精密平移台、三轴微调位移平台和固定架;伺服精密平移台带动注液控制机构移至加工台圆心正上方,伺服精密平移台根据需要制备的液态环的大小设置所需旋转半径,将注液控制机构移出加工台圆心,注液控制机构将光固化材料连续的挤出到加工台上,在边注液边旋转的情况下形成曲面光滑的液体环,紫外光固化机构固化液体环形成平板上固体环形结构,进而实现制备不同规格的固体环。

    可调心式异形纤维覆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758005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0942292.5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心式异形纤维覆膜装置,包括框架、顶板、注射泵、出液组件、液体回收组件和图像采集组件;将实验液体吸入注射器中,再将注射器放置在注射泵上,通过注射泵推动注射器出液,流体沿着导管进入引流器,在重力作用下,从引流器下方的引流口流出,并通过定位夹紧器对纤维进行固定,沿着纤维下落的流体可以回收至液体回收组件内中重复使用,节约实验流体的同时也避免了流体泄露带来的污染,通过启动图像采集组件,分析不同形状纤维下覆膜流动的特征参数,进而改进传热效率,从而解决现有设备不能完成异形纤维覆膜流动的问题。

    一种测量液-液相体系的表面张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03204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660708.5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液‑液相体系的表面张力装置,所述图像采集组件与所述第二框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顶部,所述测试平台组件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所述针头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框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所述注液组件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测试平台组件的侧面,通过该装置实现了待测液体抽取和注液、液滴滴落图像采集与处理等功能,通过软件计算,完成了液‑液体系间表面张力的测量,测量精确度较高。

    液相环境中液滴制备装置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77916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0930392.6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相环境中液滴制备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外形加固件、注液组件、出液组件和液滴收集组件,使用细丝的两端分别与注液组件和液滴收集组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注液组件中的流量控制设备控制出液流量随后进入出液组件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均匀附着在细丝上并沿着细丝向下流动最终细丝上的液滴脱落至液滴收集组件中,通过注液组件内的设备主动式的控制粘性滴液的流速,另外还可以改变液相环境粘度,在保证液体滴落的稳定性的同时,达到了对液滴尺寸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效果,并实现较大液滴的制备。

    一种细长圆管的管内镀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051319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0742697.0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长圆管的管内镀膜装置,细长圆管的管内镀膜装置包括流量控制组件、薄膜制备组件、收集组件、光固化组件和图像观测组件。通过从注射泵里泵出光固化粘性流体到引流箱中,流体经引流箱的储液槽溢出至出液口进入镀膜管内壁,受重力驱动流影响形成具有周期性凸起的液体薄膜,通过图像观测组件观测薄膜形态特征判断是否达到镀膜要求,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反馈给注射泵,进而调节注液泵流量。通过光固化组件对液体薄膜进行光固化,在细长圆管内壁面形成具有周期性凸起的固体薄膜。应用该装置制备成本大幅度降低,且操作简单,同时制备的结构均匀的薄膜具有尺寸可控、精度高、性能稳定优势,可以在细长圆管的镀膜中广泛推广。

    一种制备盒装液体弹珠的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21255698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736227.3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盒装液体弹珠的生产线,包括平台、液体弹珠盒、来料传动装置、注液装置、包裹转运装置、检测装置、封装收集装置和废品收集装置。通过所述传送带将装有疏水颗粒的所述液体弹珠盒移动到所述注液装置处滴入液滴后,通过振动组件制备液体弹珠,随后液体弹珠盒被转运到所述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检测,将包裹率不合格的移动至所述废品收集装置;将包裹率达标的通过所述吸取机构在所述第二直线平移组件的带动下吸取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中的所述弹珠盒盖对所述液体弹珠盒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好的所述液体弹珠盒移动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中进行存放,实现对盒装液体弹珠的自动化制备和封装,方便液体弹珠的使用、存放和运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环形密封结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45986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475354.2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密封结构制备装置,通过利用装满光固化材料的所述注射针筒将液态光固化材料注入盛满粘性液体的所述储液盒中,所述微量注射泵控制光固化材料的注液速率和注液量;制备前根据需制备的圆环尺寸设定所述出液针头的位置;在所述注射针筒将光固化材料注入盛满粘性液体的所述储液盒之前,应当使所述三维微距移动平台以及固定在其上的所述储液盒旋转并达到匀速;待注入盛满粘性液体的所述储液盒中的光固化材料形成液体环后,所述电动旋转台停止转动,同时停止所述微量注射泵注液,将所述出液针头迅速移动至粘性液体外部。通过所述紫外光固化灯迅速固化液体环,得到曲面光滑的环形密封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在长径比大的管内镀导电膜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768941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454335.8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长径比大的管内镀导电膜的装置,通过对圆管以及蒸镀丝进行清洗及烘干,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械真空泵对装置进行真空抽气,配合所述真空箱和所述蒸发高压电源,使得所述一种在长径比大的管内镀导电膜的装置制备导电薄膜具有更好的附着度和牢固程度,制备成本大幅度降低,操作简单,提高了制备效果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