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910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68209.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20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蔗渣木聚糖香草酸酯-g-HEMA的合成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主要原料,首先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以香草酸为酯化剂,经催化酯化合成蔗渣木聚糖香草酸酯;然后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HEMA为接枝单体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目标产物蔗渣木聚糖香草酸酯-g-HEMA。所得目标产物结构中引入香草酸、HEMA,不仅解决了蔗渣木聚糖水溶性差的问题,两者的活性基团还极大地提高了蔗渣木聚糖的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24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830883.2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B3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酯化活性磺酸基蔗渣木聚糖‑1,1‑二茂铁双甲酸酯的制备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钨磷酸为催化剂,在氨基三磺酸钠溶液中合成蔗渣木聚糖硫酸酯;然后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以1,1‑二茂铁双甲酸为酯化剂,在三乙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二次酯化反应合成磺酸基蔗渣木聚糖‑1,1‑二茂铁双甲酸酯。本发明制备的工艺条件容易控制、产品稳定性高和原料利用率高。通过上述双酯化工艺方法制得双活性磺酸基蔗渣木聚糖‑1,1‑二茂铁双甲酸酯,分子中具有两种酯化基团产生的抗生物活性。该双酯化产物不仅在抗HIV和抗凝血等抗生物活性方面性能有所提高,而且在医学、食品和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24688.6
申请日:2017-10-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L51/02 , C08K3/22 , C08J3/24 , C08F251/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B31/16 , B01J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22 , B01J13/14 , C08B31/16 , C08F251/00 , C08J3/24 , C08J2351/02 , C08K2003/2275 , C08K2201/01 , C08L51/02 , C08F220/06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交联AA/AM接枝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以木薯淀粉为起始原料,丙烯腈为醚化剂,经迈克尔加成合成氰乙基木薯淀粉;再经CS2酯化合成黄原酸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继续在内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存在下,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混合单体经接枝、交联反应得到交联AA/AM接枝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然后以交联AA/AM接枝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与Fe3O4为原料,在反乳相溶液中经过交联制得磁性淀粉衍生物微球。本发明制备的磁性淀粉衍生物微球具有复合变性淀粉的多功能性,又具有在外部磁场条件下定向移动和快速固液分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4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924674.4
申请日:2017-10-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B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AA/AM接枝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的制备方法。以木薯淀粉为起始原料,丙烯腈为醚化剂,在催化剂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钠作用下,经迈克加成反应合成氰乙基木薯淀粉;再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合成黄原酸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然后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混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内交联剂,合成一种功能性交联AA/AM接枝酯化氰乙基木薯淀粉衍生物。本发明通过醚化、酯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多步修饰反应,所得产物的接枝效率较高,具有复杂的立体空间网状结构,稳定性提高,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30863.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B3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衍生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的合成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相溶液中制得蔗渣木聚糖-g-AM;再以蔗渣木聚糖-g-AM为原料,丁香酸为酯化剂,过硫酸铵为催化剂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溶剂中制得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本发明制备的产物是在接枝的基础上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的最终产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不仅改善了蔗渣木聚糖水溶性差的问题,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引入丙烯酰胺(AM)和丁香酸的活性基团进一步提高了蔗渣木聚糖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8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30882.8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IV双活性磺酸基蔗渣木聚糖二茂铁甲酸酯的合成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原料,采用NaNO2-NaHSO3水相法合成的氨基三磺酸钠为酯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以ZSM-5为催化剂合成蔗渣木聚糖硫酸酯;再以二茂铁甲酸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制备二茂铁甲酰氯,继续以二茂铁甲酰氯作为第二步酯化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蔗渣木聚糖硫酸酯进行二次酯化反应来合成具有抗HIV双活性的磺酸基蔗渣木聚糖二茂铁甲酸酯。本发明所得产物经双催化酯化改性修饰后结合了磺酸基和蔗渣木聚糖的抗HIV活性,且具备了二茂铁基团的热稳定性、抗HIV活性、抑菌活性等性能,为抗HIV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6711.6
申请日:2024-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醋酸丁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高性能醋酸丁酸纤维素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醋酸丁酸纤维素100份,柠檬酸三乙酯5份,新型二氧化硅杂化纳米粒子2.5‑10份。该高性能醋酸丁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力学强度、延展性、紫外阻隔、抗氧化、抗菌与氨敏变色等性能与功能,且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抗菌材料、紫外防护、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6716.9
申请日:2024-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保鲜与新鲜度监测功能一体化的食品包装材料及应用。本发明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填料,利用其对乙基纤维素膜材料进行复合改性,有效地改善了膜材料的力学强度、韧性、紫外阻隔、高能短波蓝光阻隔等性能,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膜材料的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pH/氨敏变色等功能,获得了成本低廉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集保鲜与新鲜度监测功能一体化的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响应材料、pH响应材料、抗菌材料、抗氧化材料、氨气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6709.9
申请日:2024-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韧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强韧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基纤维素9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SiO2杂化纳米粒子3‑9份。该强韧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力学强度、延展性、疏水性、紫外阻隔、抗菌与氨敏变色等性能与功能,且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抗菌材料、紫外防护、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6717.3
申请日:2024-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低剂量纳米填料功能化改性的醋酸丁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它是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醋酸丁酸纤维素、鞣花酸基配合物纳米填料。本发明利用超低剂量的鞣花酸基配合物纳米填料对醋酸丁酸纤维素改性,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有效地改善了醋酸丁酸纤维素材料的力学强度、韧性、紫外阻隔、氨敏变色、抗氧化等性能,且可用作智能指示材料有效地指示虾等肉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情况,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