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67796.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介质中磺胺类抗生素分离富集与测定的方法,属于分离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了前期萃取,再利用固相萃取进行进一步浓缩提纯,在上述过程中,通过选用柠檬酸缓冲液和甲醇的混合液作为前期萃取溶剂,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液和氨水甲醇混合液作为固相萃取的洗脱液,并选用SAX+HLB串联固相萃取柱,不但萃取和洗脱效率高,还提高了磺胺类抗生素的回收率,并且明显减弱了基质效应,实验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磺胺类抗生素的回收率为67.8%~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76%~13.00%(n=3)。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8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15512.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利用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评价典型污染物唑类杀菌剂(克霉唑)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的影响。根据在唑类杀菌剂农药作用下对单一绿藻细胞的DCF荧光强度,评价污染物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该方法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的检测结果更精确,克服了污染物在不同浓度暴露下导致细胞数量变化从而使荧光强度测量不准确的问题。DCF的荧光强度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成正比,能够更直观的反映污染物在某个浓度下对的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本方法测试简便快速,检测系统本底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89921.7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鱼鳃钾离子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食蚊鱼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可检测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溶液暴露前后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变化,检测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处理后的鱼鳃钾离子加速外排,鱼鳃钾离子流速的变化对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具有指示作用。本发明能够检测鱼鳃钾离子的外排速度,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简单可靠等优点,能有效指示环境污染物对鱼类的毒害与影响,为环境监测和毒理研究提供了直接实时快速的检测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87048.4
申请日:2019-08-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青海弧菌Q67测试磺胺类抗生素生物毒性的方法。以磺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以青海弧菌Q67为测试生物,96孔微孔板为载体;通过96孔微孔板分析方法,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来检测其发光强度;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光强度来计算发光抑制率,从而判断磺胺类抗生素的生物毒性。本发明方法利用微板法对磺胺类抗生素的毒性进行检测分析,通过计算发光菌的发光抑制率,再利用基于Matlab自编的Logit函数拟合计算出的EC50值的负对数pEC50,以pEC50值判断磺胺类抗生素的综合毒性大小,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重现性好,能够广泛适用于测试环境中实际残留的磺胺类抗生素的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958334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977176.9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卵胎生鱼类初孵仔鱼的收集装置,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孵化杯和过滤器,过滤器包含一个隔离网和一个收集网,隔离网可嵌套于收集网内。隔离网和收集网底面和侧面均为滤网结构,上端有亚克力环形浮圈。隔离网为粗滤网结构,仔鱼可顺利通过且母鱼不可通过;收集网为细滤网结构,仔鱼和母鱼均不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网状结构的过滤体分离母鱼和初孵仔鱼,收集方便,有效避免初孵仔鱼被母鱼吞噬,收集的仔鱼存活率高,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型卵胎生初孵仔鱼的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21223271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315766.6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鱼类行为监测系统。所述鱼类行为监测系统包括鱼缸、风机、摄像头、温控件、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温控件嵌设于鱼缸外壳的中空结构的空腔内,发光件设置于鱼缸的内周壁,紫外线光源设置于鱼缸的开口的上方,风机设置于鱼缸的开口处且风机的出风口朝向鱼缸中的水面,摄像头位于所述鱼缸的外部,以对鱼缸中的鱼类进行拍摄。温控件能够对鱼缸中的水体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能够对鱼缸中的水体进行照射以模拟太阳光的照射,风机用于控制鱼缸水面的气体流速以模拟自然风的流动。通过鱼缸、风机、温控件、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的互相配合,能够模拟出环境参数可控的鱼类生存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696279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159737.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渔业养殖水质在线监测装置,涉及到渔业养殖水质在线监测领域,包括渔业水箱框架,渔业水箱框架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网箱,渔业水箱框架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动杆,滑动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安装座,滑动安装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轴。本申请通过在水箱中设置水质探头,从而通过设置在水质探头上的各类传感器,采集不同环境参数对应的传感信号以及各类传感器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渔业养殖池的整体环境水平是否利于水产品的养殖和快速繁殖,进而减少鱼类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帮助养殖户进行鱼苗的繁殖,从而提高鱼的质量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47287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716020.4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河流生态模拟监测装置及系统。其中,水循环组件与可视槽体连接,控制器与水循环组件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循环组件的工作状态。水动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可视槽体内,控制器还分别与水动力检测组件及监测终端电性连接。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水动力检测组件获取可视槽体内的水的流量数据,并将所述流量数据反馈至所述监测终端,以便所述监测终端将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显示。即可精准地改变水动力条件及水质环境因子,以获得准确的观测或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的结果。节约研究耗时及人力物力。可实现连续长期在线监测,保证实验数据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对环境的研究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04574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2257301.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鱼类的低温显微解剖装置,涉及到显微解剖设备领域,其包括保冷箱体、实验用鱼和体视显微镜,所述保冷箱体放置在体视显微镜上,所述保冷箱体的顶侧为开口设置,所述保冷箱体的底侧内壁上安装有多根支撑柱。在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在显微镜下解剖小型鱼类时固定和解剖困难的问题,解剖过程中鱼体处于低温环境,可有效缓解解剖过程中组织器官变质或生物分子降解的速度,提高样品的精确性,使用操作简单快捷,降低对解剖员的速度要求;透明薄膜方便更换,利于解剖剩余鱼体组织的收集和清理,可避免不同鱼体样品的交叉污染以及血液水渍汪集;结构小巧轻便,易于携带,可用于室内或野外鱼体解剖实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