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交互作用净化水体中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2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53229.5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交互作用净化水体中铬的方法,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李氏禾置于培养液中培养12~18d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12mg/L的六价铬进行胁迫培养8~12d获得预培养后的李氏禾;2)将所述预培养后的李氏禾置于六价铬初始浓度为8~12mg/L的含铬废水中,并向其中接入对数生长期的蜡状芽孢杆菌,形成联合处理体系,处理含铬废水。所述方法通过控制关键生理和生态因子,充分发挥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二者的协同作用,为提高Cr(Ⅵ)污染水体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种清除土壤锰毒的植物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064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458537.8

    申请日:2013-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除土壤锰毒的植物修复方法。将野生青葙(CelosiaargenteaLinn.)种植于出现锰毒害的酸性土壤中,利用青葙对锰的超强富集能力吸收土壤中的活性锰,并通过收获青葙地上部分去除土壤中过量的锰。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容易维护、去除率高、兼具环境美化作用等优点,可用于我国南方锰毒土壤的修复,修复后的土壤活性锰显著下降,锰毒明显缓解或消除。

    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血液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39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25062.2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血液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Fe3O4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其对浓度为0.4、0.6、0.8、1、4、8、20、40和60μ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产生的不同电流催化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扫描电位0.3V~0.7V,扫速为100mV/s。在pH=5.2的0.03mol/L醋酸-醋酸钠(HAc-NaAc)缓冲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4×10-7~6×10-5mol/L范围内,浓度与电极表面的催化电流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13×10-8mol/L。本发明灵敏、选择性好,对于低浓度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更方便、简单。

    一种一体式AAO处理回用黑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983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42794.5

    申请日:2013-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AAO处理回用黑水的方法。设置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处理系统包括井体和沉淀池两部分,井体包括井筒和向下曝气头及推流搅拌器,井筒内部用隔板分两侧,一侧厌氧区,顶部设进水管;另一侧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内部安装向下曝气头和推流搅拌器;井筒上部外围设沉淀池、污泥回流孔和出水孔,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流入集水池,集水池的水在重力流作用下完成厕所冲洗,然后流经化粪池,经过格栅溢流进入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后,再次进入处理系统,最终实现了黑水的处理与回用。本发明方法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的优点。

    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生理指标因子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20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9284.4

    申请日:2013-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生理指标因子分析方法。配制不同模拟浓度的Cr污染土壤若干组,每组重复三个盆,每盆植入等数目李氏禾幼苗进行温室培养,设定与当地气候相应的参数,培养2个月,收割前15天加入草酸溶液;测定理论预期的生理指标,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碎石图、相关矩阵、旋转成分矩阵、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的对比研究,从统计学角度选出较适合表征的因子,结合实际应用生产的需要,最终确定出理想的分析指标。该方法能够合适反映李氏禾生理状况指标,同时避免了传统植物修复系统中对植物研究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分析,并减少了部分无法直观有效地表征生理状况指标的研究工作量。

    一种李氏禾快速繁殖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0333.8

    申请日:201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李氏禾快速繁殖方法。选取具有多个节点的李氏禾植株,于第二个节点处,剪取李氏禾茎尖,节点末端保留1.0-1.5cm茎段,刀片沿周破坏节点表皮,暴露形成层;将李氏禾的末端节点浸于5mg/L萘乙酸溶液中置于黑暗人工气候箱,6小时后,用蒸馏水将李氏禾末端的萘乙酸溶液清洗干净,于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培养环境为:光照强度2000LX,相对湿度70-80%,白天15h/d,温度25±1℃,夜间9h/d,温度20±1℃;经7-10天培养,节点处便生根并长出幼苗,将生根的李氏禾移栽至土壤中于自然环境下栽培,浇水,使育苗基质保持湿润。本发明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廉,为快速获得铬污染土壤或水体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新的途径。

    一种负载锆的活性炭高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92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649761.5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锆活性炭高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选用活性炭作为载体,先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进行预处理,为活性炭提供更多的酸性位点,以活化活性炭,并达到扩孔作用。随后利用溶液浸渍法,将预处理的活性炭浸渍于锆盐溶液中,通过吸附和配位作用,将锆离子负载在活性炭上。最后通过高温煅烧技术,使锆离子稳定地掺杂到活性炭上,以获得具有高活性的锆负载活性炭材料。制得的锆负载活性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且速率快,可用于实际生产应用,在相关水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性和推广性。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01327.5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具体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台湾青葙和德国景天的轮作进行镉铅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不仅完美地消除单独修复空窗期,还能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缩短土壤治理周期,经实施例证实台湾青葙和德国景天轮作模式对土壤镉铅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非常显著,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赤泥与酸性电解锰渣协同土壤处理及土地复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51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06872.X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与酸性电解锰渣协同土壤化处理及土地复垦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将赤泥和电解锰渣混合堆放、翻堆混匀、干湿交替降碱后,送至矿坑填埋复垦,在矿山复垦区域表面均匀铺洒一定量的复合肥、有机肥混合均匀,先种植绿肥植物,后筛选耐受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栽种。本发明能够针对性的有效解诀矿山植被恢复过程当中植物生长基质匮乏问题同时将酸性电解锰渣中有机质、硫酸铵、氨氮等在内的营养元素充分利用以此增加肥力,赤泥与酸性电解锰渣协同处置加速土壤化,加快生态恢复,且消化了巨量堆存的赤泥,排除高悬的环境风险,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再生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生态经济效益。

    一种负载锆的活性炭高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920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49761.5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锆活性炭高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选用活性炭作为载体,先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进行预处理,为活性炭提供更多的酸性位点,以活化活性炭,并达到扩孔作用。随后利用溶液浸渍法,将预处理的活性炭浸渍于锆盐溶液中,通过吸附和配位作用,将锆离子负载在活性炭上。最后通过高温煅烧技术,使锆离子稳定地掺杂到活性炭上,以获得具有高活性的锆负载活性炭材料。制得的锆负载活性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且速率快,可用于实际生产应用,在相关水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性和推广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