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4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963.2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R12/71 , H01R12/77 , H01R13/658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部件的固定部分无需较高的位置精度,能够简单地组装该构成部件的多极连接器。多极连接器(10)为在将电路基板彼此电连接时使用的多极连接器。多极连接器(10)具备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外部端子(12)、固定于外部端子(12)的绝缘部件(16)以及嵌入在绝缘部件(16)设置的槽(G1~G3)并从绝缘部件(16)露出局部的内部端子(14a~14c)。绝缘部件(16)通过载置为其下表面与外部端子(12)的外框部(20)连接,且其上表面被外部端子(12)的弯折部(24a、24b)按压于外框部(20),从而固定于外部端子(12)。另外,弯折部(24a、24b)为从外框部(20)延伸且朝向绝缘部件(16)的上表面弯折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76594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80100028.X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R24/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4 , H01R24/50 , H01R2103/00 , H01R2201/02 , Y10S439/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特性优良的同轴连接器。本体(14)形成有插入探针的孔;固定端子(22)固定于本体(14);可动端子(20)包含固定于本体(14)的固定部(42)以及从固定部(42)朝向固定端子(22)延伸且与固定端子(22)接触且在前端(ta、tb)与本体(14)接触的板簧部(44)。板簧部(44)通过探针向离开固定端子(22)的方向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260989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1125198.0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浦谷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50 , H01R24/46 , H01R2103/00 , Y10S439/944
Abstract: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由分开的上、下绝缘外壳组成的合成树脂绝缘外壳、金属固定端子、可移动端子和外部端子。端子预先热焊接固定到上绝缘外壳。此后,端子的基体部分被夹置在上、下绝缘外壳之间。这些绝缘外壳和端子按一个方向进行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5C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0137352.8
申请日:2000-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元件和同轴连接器,它们所具有的结构中,助熔剂在安装时很难进入其元件。同轴连接器包括合成树脂构成的分成上、下侧绝缘外壳的外壳;和用金属制成的固定接头和可移动接头。下侧绝缘外壳形成有两个槽口。一个槽口容纳固定接头的引线部分,另一槽口容纳可移动接头的引线部分。这些槽口的尺寸设定为有空隙,空隙的大小以能防止两个接头的各个引线部分与下侧绝缘外壳之间出现毛细管作用为准。
-
公开(公告)号:CN1338879A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01132537.2
申请日:2001-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浦谷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提供一种形状尺寸小巧的可动端子、同轴连接器及通信装置。同轴连接器(同轴插座)1,包括:被分成下绝缘体外壳2A及上绝缘体外壳2B的2部分的合成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外壳;金属制固定端子21;可动端子31及外部端子(外导体)41。可动端子31是通过对具有弹性的不锈钢材料SUS301的板材实施规定形状的打孔、弯曲加工而制成的。其后,在不锈钢(SUS301)的表面镀上镍层,然后在该镍层表面再镀上金层而形成,该可动端子31的整体厚度选择在45~62μm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335736A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01125199.9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上边绝缘外壳,在它的四个角中设有圆柱形凸头。设置的这些凸头用于给固定引出端和可移动的引出端定位。凸头的顶加工成凸形平面。固定引出端的两边形成半圆形切口。切口装到上述绝缘外壳的凸头上。使固定引出端按高度准确的位置安装到上边绝缘外壳上。之后,用焊机使凸头热变形成圆帽形,把固定引出端固定到上边绝缘外壳上。
-
公开(公告)号:CN1304191A
公开(公告)日:2001-07-18
申请号:CN00137352.8
申请日:2000-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元件、同轴连接器和通信装置,它们所具有的结构中,助熔剂在安装时很难进入其元件。同轴连接器包括合成树脂构成的分成上、下侧绝缘外壳的外壳;和用金属制成的固定接头和可移动接头。下侧绝缘外壳形成有两个槽口。一个槽口容纳固定接头的引线部分,另一槽口容纳可移动接头的引线部分。这些槽口的尺寸设定为有空隙,空隙的大小以能防止两个接头的各个引线部分与下侧绝缘外壳之间出现毛细管作用为准。
-
公开(公告)号:CN209526303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90001258.0
申请日:2017-10-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浦谷力
IPC: H01R24/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起来时的高度尺寸较小的同轴连接器。上述同轴连接器具备第一连接器(100A)和第二连接器(100B),该第一连接器(100A)具备外部导体(11)、中央销(12),该第二连接器(100B)具备外部导体(21)、插口(22),第一连接器(100A)的外部导体(11)具备平面部(11a)和开口(11b),在开口(11b)形成锥形部(11c),在锥形部(11c)的末端形成锁定爪(11d),第二连接器(100B)的外部导体(21)具备圆筒部(21a),圆筒部(21a)至少在一个位置设置缺口(21b),若朝向中心轴线方向施加力则圆筒部(21a)弹性变形,在圆筒部(21a)的外周形成锁定槽(21c)。
-
公开(公告)号:CN209434542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90000895.6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连接器(110)具备:第一接地导体(112),其包含呈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的第一中心轴(Ax1)的筒状的第一外导体(112a);第一中心导体(114a、115a),其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设在被第一外导体包围的区域内;以及第一绝缘体(116),其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设在被第一外导体包围的区域内,并且,固定第一中心导体与第一外导体的相对的位置,第一中心导体(114a、115a)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从第一绝缘体露出,且在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时,与电路基板的焊盘电极连接,在通过第一中心导体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并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第一接地导体(112)包围第一中心导体(114a、115a)的周围。
-
公开(公告)号:CN204349134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90000406.9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6 , H01R24/50 , H01R25/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独立地进行多个信号路径的切换的同轴连接器。主体(12)形成有供探针朝向下方插入的孔(34a-1、34a-2)。固定端子(22-1、22-2)固定于主体(12)。可动端子(20-1、20-2)包含固定于主体(12)的可动端子固定部(42-1、42-2)、以及板簧部(44-1、44-2),该板簧部从可动端子固定部(42-1、42-2)朝向固定端子(22-1、22-2)延伸并且以该板簧部的中央部朝上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并被固定端子(22-1、22-2)朝下方按压,并且在前端与主体(12)接触。可动端子(20-1、20-2)相互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