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4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43497.9

    申请日:2013-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5/06 H01H33/42 H01H33/56 H02B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将由具有断路部的密封罐(4)和操作器(2)构成的断路器(33)以长度方向横置的方式固定在台座(1)上,在其上方相对于断路器(33)的轴向大致正交地设置主母线容器(11、12)。在操作器(2)及密封罐(4)各自的上方设置操作器侧作业空间(B)及断路部侧作业空间(C),在密封罐(4)的上表面设置进手孔(5)。在连结操作器(2)和可动触头(7)之间的联杆机构上设置连结销(24),设置可从操作器侧作业空间(B)接近连结销(24)的操作器侧作业用孔。

    开闭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37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5931.X

    申请日:2014-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闭装置,其增大遮断部的可动接触件的位置的自由度,不需要用于部件尺寸管理或调整可动接触件的位置的机构,能实现部件制作与设备组装的简单化及成本降低。本发明的开闭装置具备:遮断部,其由设置于固定侧导体的固定接触件及设置于相对于该固定接触件开极或闭极的可动电极的可动接触件构成;为了上述可动接触件进行动作而产生驱动力的直线马达;检测上述直线马达的可动件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检测上述固定接触件与可动接触件的接触状态的接触状态检测装置;控制机构,其通过基于由该接触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上述固定接触件与可动接触件的接触状态及由上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上述直线马达的可动件的位置信息,控制向上述直线马达供给的电压、相位,设定上述可动接触件的可动范围。

    气体断路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8188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80007321.2

    申请日:2014-02-03

    Abstract: 一种气体断路器构成为,在由消弧性气体填充后的容器内设有:由能够分离的一对固定侧电弧触头和可动侧电弧触头构成的触头;由在前端具有上述可动侧电弧触头的充气气缸和固定活塞形成的充气室;以及以包围上述可动侧电弧触头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充气气缸的前端且形成将来自上述充气室的消弧性气体导向上述触头的流路的绝缘喷嘴。充气气缸(104)在断路部侧端部具有筒状部(104a),在筒状部(104a)的断路部侧前端部配置中空状的可动侧主触头(102)。在可动侧主触头(102)的中空部配置在充气气缸的筒状部(104a)的断路部侧端部卡定绝缘喷嘴(101)的压紧配件(103)。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497.9

    申请日:2013-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5/06 H01H33/42 H01H33/56 H02B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将由具有断路部的密封罐(4)和操作器(2)构成的断路器(33)以长度方向横置的方式固定在台座(1)上,在其上方相对于断路器(33)的轴向大致正交地设置主母线容器(11、12)。在操作器(2)及密封罐(4)各自的上方设置操作器侧作业空间(B)及断路部侧作业空间(C),在密封罐(4)的上表面设置进手孔(5)。在连结操作器(2)和可动触头(7)之间的联杆机构上设置连结销(24),设置可从操作器侧作业空间(B)接近连结销(24)的操作器侧作业用孔。

    压气式气路遮断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7202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586119.2

    申请日:2012-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08 H01H33/901 H01H2033/906 H01H2033/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断开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压气式遮断器。在压气式遮断器的可动侧的固定缸(11)上设置隔壁(13)而形成固定缸内空间(S3)。以与隔壁(13)的一方的凸缘部邻接的方式设置机械压气室(S2),并在隔壁(13)的另一方的凸缘部侧设置热气排气室(S4)。固定缸(11)具有气体吸气孔(11a)、气体排气孔(11b)及热气排气孔(11c),气体吸气孔(11a)与气体排气孔(11b)与固定缸内空间(S3)连通,热气排气孔(11c)与热气排气室(S4)连通。热气排气孔(11c)朝向固定缸(11)的径向设置,且在产生电弧之后与轴排气孔(12a)连通。气体吸气孔(11a)配置于在径向上平分固定缸(11)的假想面的一方,热气排气孔(11c)配置于所述假想面的另一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