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间热式阴极的阴极射线管

    公开(公告)号:CN1104019C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98126439.5

    申请日:1998-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22 H01J2201/2867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包括荧光屏和电子枪。电子枪包括间热式阴极结构和多个轴向隔开的栅极。阴极结构包括具有电子发射材料涂层的帽形基金属和用于加热帽形基金属的热子。热子包括具有螺旋形地缠绕的电热丝的主加热部分和热子腿部分,每一个热子腿包括其电热丝螺旋形地多层缠绕的第一多层绕组部分和位于主加热部分和第一多层绕组部分之间的、其电热丝多层缠绕的第二多层绕组部分。第一多层绕组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圈数少于第二多层缠绕部分中每单位长度的圈数。

    具有改进的间接加热阴极的阴极射线管

    公开(公告)号:CN1359130A

    公开(公告)日:2002-07-17

    申请号:CN01143826.6

    申请日:2001-12-14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4 H01J1/20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具有由绝缘支撑杆固定的阴极和多个栅极。阴极支撑在布置在杯形支撑内的套圈内,并通过晶化玻璃结合到该杯形支撑。杯形支撑由绝缘支撑杆固定。晶化玻璃通过烧成主要由氧化锌、氧化硼、氧化硅、和氧化镁组成的玻璃组合物形成。在使用波长为0.154纳米的X射线的X射线衍射分析中,所述晶化玻璃的衍射峰A与衍射峰B的强度比在0.25-0.80范围内,这里,衍射峰A是在2θ=25.5°附近的峰,所述衍射峰B是在2θ=26.5°附近的峰,2θ是试样表面的衍射X射线束与入射X射线束形成的角度。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阴极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50288A

    公开(公告)日:1991-03-27

    申请号:CN90107805.0

    申请日:1990-09-13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503 G06F19/00 H01J29/04

    Abstract: 将一字排列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电子枪的三个阴极彼此平行地支撑在同一个平面、插阴极用的三根管子配置在该同一个平面内,各管子的周边部分环绕有通过低熔点晶化硬质玻璃粉形成的凝固剂在管子排列方向延伸的横向伸展筒形外支座,以便将管子加以固定,筒形外支座下边沿管子轴线向上设有梯形凹口,从而防止管子变形。

    旁热式阴极加热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9878B

    公开(公告)日:1990-10-03

    申请号:CN86105379

    申请日:1986-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22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阴极射线管之类的傍热式阴极的加热器的改进结构。把作为加热器的芯线绕在芯棒上以形成初级绕组,其中初级绕组的外径是芯线直径的4.3到6.0倍。初级绕组可以被进一步绕成次级绕组。

    间热式阴极用的热丝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6504B

    公开(公告)日:1990-01-17

    申请号:CN85109317

    申请日:1985-12-26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22 Y10T428/1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间热式阴极热丝。该间热式阴极有加热元件和用来至少在部分表面涂覆上述加热元件的热阻绝缘材料。该加热元件是由另一种低电阻率丝绕制在其上的高电阻率,如钛或钛——基合金丝构成。这种热丝非常可靠并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旁热式阴极的制造方法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83B

    公开(公告)日:1989-08-09

    申请号:CN86101824

    申请日:1986-03-18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4 H01J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旁热式阴极的制造方法。此法包括通过还原金属氧化物薄膜,在阴极套筒的内表面上形成黑色薄膜的工艺——而金属氧化物薄膜已事先通过加热而形成在含有还原材料的阴极套筒的所述内表面上。由此法制成的旁热式阴极同用常规方法制成的阴极相比具有较短的电子发射的发射预热时间和较低的功率消耗。

    旁热式阴极加热器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86105379A

    公开(公告)日:1987-03-04

    申请号:CN86105379

    申请日:1986-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22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阴极射线管之类的旁热式阴极的加热器的改进结构。把作为加热器的芯线绕在芯棒上以形成初级绕阻,其中初级绕阻的内径是芯线直径的4.3到6.0倍。初级绕阻可以被进一步绕成次级绕阻。

    旁热式阴极的制造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86101824A

    公开(公告)日:1986-10-15

    申请号:CN86101824

    申请日:1986-03-18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4 H01J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旁热式阴极的制造方法。此法包括通过还原金属氧化物薄膜,在阴极套筒的内表面上形成黑色薄膜的工艺——而金属氧化物薄膜已事先通过加热而形成在含有还原材料的阴极套筒的所述内表面上。由此法制成的旁热式阴极同用常规方法制成的阴极相比具有较短的电子发射的发射预热时间和较低的功率消耗。

    间热式阴极用的热丝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85109317A

    公开(公告)日:1986-08-06

    申请号:CN85109317

    申请日:1985-12-26

    Inventor: 小泉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22 Y10T428/1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间热式阴极热丝。该间热式阴极有加热元件和用来至少在部分表面涂覆上述加热元件的热阻绝缘材料。该加热元件是由另一种低电阻率丝绕制在其上的高电阻率,如钛或钛基合金丝构成。这种热丝非常可靠并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