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涂布薄膜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01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80065208.5

    申请日:2020-07-22

    Inventor: 石黑亮 中村谕

    Abstract: 为了制造特性良好的涂布薄膜。本申请所公开的涂布薄膜的制造方法具有:(a)将涂布液20a涂布至自解卷部UW中取出的基材1的第一面上的步骤;(b)通过使基材1上的涂布液(涂膜3a)干燥,以于基材的第一面上形成涂层3b的步骤;(c)于卷绕部中WD中卷绕形成有涂层3b的基材1的步骤。而且,基材1由解卷部UW至卷绕部WD连续地配置,且在自解卷部UW被取出之后,(b)步骤之前,通过第一吸引辊SR进行张力调整,形成有涂层3b的基材1的步骤在(c)步骤之前,通过第二吸引辊SR进行张力调整。

    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和微多孔膜

    公开(公告)号:CN1074289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80012199.7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微多孔膜,其中,制备以聚丙烯(PP)作为树脂成分且包含相对于该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0.01~20重量份的化学修饰纤维素或化学修饰纤维素纳米纤维以及相对于该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0.01~3重量份的β晶型成核剂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成形为该树脂组合物中的聚丙烯成分的晶相实质上为β晶相的膜状物,接着将该膜状物在60~160℃的温度下进行拉伸。

    多层膜的制造方法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0293.0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多层膜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从原料膜(22)去除多孔形成材料的工序;使第一辊(27、28)和第二辊(26)与原料膜抵接并使用第二辊涂布包含微粒子的涂敷液的工序;在涂敷液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沿着宽度方向拉伸原料膜的工序;及使涂敷液干燥而形成固定有微粒子层的多层膜的工序。在涂布时,将至少一个第一辊的旋转轴位置与第二辊的旋转轴位置连结的线段和第二辊按压原料膜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以上且150°以下。

    反应系统和生成物的制造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8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61520.0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反应系统(1)由处理物制造生成物。反应系统(1)包括反应炉(100)和输送装置(141)。反应炉(100)包括:供给口(110),其设计成接收处理物(10A)和输送辅助材料(20);送出口(120),其设计成送出所制造的生成物(10B);以及筒体(101),其位于供给口(110)和送出口(120)之间,并且设计成收容处理物(10A)或生成物(10B)和输送辅助材料(20)混合成的混合物。输送装置(141)设计成将混合物在筒体(101)中从供给口(110)输送到送出口(120)。

    关于反应装置的取出装置和取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43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80046144.8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旨在安全地取出设置在反应容器中的输送机构。根据本公开的取出装置(30)从包括反应容器(11)和输送机构(13)的反应装置(10)中取出输送机构(13),反应容器(11)通过使装入反应容器(11)中的待处理物反应而获得生成物,输送机构(13)设置在反应容器(11)中以输送待处理物。取出装置(30)包括:收容容器(31),其气密地连结到反应容器(11);和连结部件(32),其在收容容器(31)内连结到输送机构(13),通过使连结部件(32)移动,输送机构(13)被从反应容器(11)中取出,并且收容于收容容器(31)内。

    反应装置、反应系统以及反应产物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5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80073123.0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在反应装置(10)中,窑炉部(100)包括:筒部(103),其可旋转地沿中心轴线延伸;原料供给口(101),其接收从筒部(103)的一端侧供给的原料;送出口(102),其在筒部(103)的另一端侧将反应产物送出。温度控制装置(110)包括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并控制在原料供给口(101)和送出口(102)之间的中间区域处的窑炉部(100)的温度。反应辅助装置具有用于在从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延伸至筒部的中间区域的支撑体处辅助原料的反应的辅助器。辅助器包括搅拌器、混合器、粉碎器、混炼器、搬运器、流体喷射口、流体抽吸口和刮刀中的至少任一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