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80044344.0

    申请日:2014-08-20

    Inventor: 田中英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Abstract: 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可动托架能够与转向构件一起相对于固定托架朝向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安装至可动托架的滑动构件包括本体部和弯曲部。本体部在可动托架的与固定托架相对的上表面上沿着移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布置。本体部插入在上表面与固定托架之间并且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在固定托架上滑动。弯曲部从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钩住可动托架。

    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7262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10411731.6

    申请日:2012-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该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具有容易的调整倾斜角度的操作。转向设备(1)包括调整方向盘(2)的倾斜角度的倾斜机构以及驱动倾斜机构的电动机(31)。用于转向设备(1)的控制器(231)基于螺杆轴(18)的旋转角度检测倾斜角度。控制器(231)将根据检测的倾斜角度的量的预定的供给电流限定为电动机(23)的供给电流。

    转向柱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7928.5

    申请日:2014-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B62D1/184

    Abstract: 一种转向柱装置,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管和位于外侧的第二管,第一管与第二管彼此配合成能够沿轴向方向相对地滑动,并且第一管和第二管可旋转地支承转向轴。第一管的外周上设置有沿第一管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第二管的内周接触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接触部在第一管的周向方向上以非等间距设置成靠近包括第一管的中心轴线的竖向平面侧。

    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262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11731.6

    申请日:2012-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该用于转向设备的控制器具有容易的调整倾斜角度的操作。转向设备(1)包括调整方向盘(2)的倾斜角度的倾斜机构以及驱动倾斜机构的电动机(31)。用于转向设备(1)的控制器(231)基于螺杆轴(18)的旋转角度检测倾斜角度。控制器(231)将根据检测的倾斜角度的量的预定的供给电流限定为电动机(23)的供给电流。

    转向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61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11094.7

    申请日:2014-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的固定于车体的固定托架(23)形成有第一贯通孔(66)。在能够在二次碰撞时沿着规定方向(X1)相对于固定托架(23)相对移动的可动托架(24)形成有第二贯通孔(67)。通过使跨越地插通于第一贯通孔(66)以及第二贯通孔(67)的销(61)在二次碰撞时,在第一贯通孔(66)与第二贯通孔(67)之间断裂,从而允许可动托架(24)相对于固定托架(23)的相对移动。安装于可动托架(24)的底板(80)从下堵塞第二贯通孔(67)。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6994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2416.0

    申请日:2011-12-21

    Inventor: 田中英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4 B62D5/0409 F16D1/10 F16D2001/103

    Abstract: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蜗杆轴,蜗杆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蜗轮,蜗轮与蜗杆轴接合并且连接到转向转动机构;结合件,结合件将第一端部连接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从而传输扭矩;以及迫压构件,迫压构件在蜗杆轴的中心与蜗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变短的方向上弹性地迫压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管状部、直径扩大容许部、以及外齿部,其中直径扩大容许部形成在第一管状部中从而允许第一管状部的直径扩大,外齿部形成在第一管状部的外周中。结合件包括第二管状部和内齿部,其中第二管状部能够与输出轴一体地旋转,内齿部形成在第二管状部的内周中并且能够与外齿部接合。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还包括直径扩大构件,其中直径扩大构件布置在第一管状部中,并且将第一管状部的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扩大,从而朝向外齿部挤压内齿部。

    转向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344.0

    申请日:2014-08-20

    Inventor: 田中英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Abstract: 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可动托架能够与转向构件一起相对于固定托架朝向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安装至可动托架的滑动构件包括本体部和弯曲部。本体部在可动托架的与固定托架相对的上表面上沿着移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布置。本体部插入在上表面与固定托架之间并且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在固定托架上滑动。弯曲部从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钩住可动托架。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994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62416.0

    申请日:2011-12-21

    Inventor: 田中英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4 B62D5/0409 F16D1/10 F16D2001/103

    Abstract: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蜗杆轴,蜗杆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蜗轮,蜗轮与蜗杆轴接合并且连接到转向转动机构;结合件,结合件将第一端部连接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从而传输扭矩;以及迫压构件,迫压构件在蜗杆轴的中心与蜗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变短的方向上弹性地迫压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管状部、直径扩大容许部、以及外齿部,其中直径扩大容许部形成在第一管状部中从而允许第一管状部的直径扩大,外齿部形成在第一管状部的外周中。结合件包括第二管状部和内齿部,其中第二管状部能够与输出轴一体地旋转,内齿部形成在第二管状部的内周中并且能够与外齿部接合。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还包括直径扩大构件,其中直径扩大构件布置在第一管状部中,并且将第一管状部的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扩大,从而朝向外齿部挤压内齿部。

    转向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862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276974.8

    申请日:2013-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6 B62D15/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具备被柱管(3)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柱轴(7)。在柱轴(7)的下侧轴(22)的轴向(X1)的下端形成锯齿形外花键(30)。万向接头(8)连结下侧轴(22)与中间轴。锯齿形外花键(30)的第一部分(31)与操舵角传感器(13)的转子(14)的锯齿形花键孔(14a)嵌合,锯齿形外花键(30)的第二部分(32)与万向接头(8)的第一叉形件(81)的锯齿形花键孔(81a)嵌合。

    位置调整式转向操纵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7160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558905.1

    申请日:2012-12-20

    Inventor: 田中英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4 B62D1/185 B62D1/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调整式转向操纵装置。当随着操作杆的旋转操作而利用紧固轴并经由上部固定托架的夹持侧板对上部柱托架(可动托架)的被夹持侧板进行紧固时,两托架被彼此锁紧。具有按压部件的按压机构随着紧固轴的紧固而沿该紧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从设置于上部管(外管)的插通孔通过而按压下部管(内管)。将紧固轴的轴向力全部用作保持转向柱的姿势的保持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