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接角焊接头的锤击处理方法及焊接结构物

    公开(公告)号:CN111132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62670.2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提供一种锤击处理方法,其中,将打击销(5)的前端在与焊接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垂直截面上的曲率半径设为0.05~0.50mm且为上述焊接止端部(4)的曲率半径以下,将由上述打击销(5)产生的打击设为一连串的打击,沿从焊接方向倾斜的方向连续地施加,并且,将上述一连串的打击沿焊接方向反复进行,此时,由通过上述一连串的打击形成的多个打击痕(10)构成的打击痕组(12)与相邻的打击痕组(12)在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另一方面,该打击痕组(12)的与焊接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端部和该相邻的打击痕组(12)的与焊接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端部分离,由此能够充分地提高以薄钢板为母材的搭接角焊接头的疲劳特性。

    具有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的车身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9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80067681.1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的车身的制造方法具备:制造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的部件制造工序(S1)和安装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来组装车身的车身组装工序(S3),部件制造工序(S1)具备:制造涂装前部件(2)的涂装前部件制造工序(S1‑1),该涂装前部件具有使用帽形截面构件形成的筒状构件(3)和由强度比筒状构件(3)低的材质构成的涂膜形成构件(5),该涂膜形成构件在筒状构件(3)中的包括角部(7c)在内的部分的外表面隔开0.2mm以上且3mm以下的间隙(11)而配设;以及在间隙(11)中通过电沉积涂装形成涂膜(13)的涂膜形成工序(S1‑2)。

    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80083276.1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设置在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在从该车身的前方或后方输入碰撞载荷时吸收碰撞能量,特征在于,具有:筒状构件3,其轴向压坏以吸收碰撞能量,并具有顶板部和与该顶板部连续的纵壁部;和树脂9,其涂布或贴附于筒状构件3的至少顶板部及纵壁部的内表面,该涂布或贴附的树脂9加热后的厚度为8mm以下,其形成闭合截面空间的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且以10MPa以上的粘接强度粘接于所述内表面。

    车身骨架部件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65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80089639.2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身骨架部件(1)设置于车身的侧部,在从该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顶板部(3a)和从顶板部(3a)经由冲头肩R部(3b)连续的一对纵壁部(3c)的外部件(3);和在外部件(3)的内表面涂布的树脂(7),该涂布的树脂(7)向夹着冲头肩R部(3b)的两侧的顶板部(3a)侧及纵壁部(3c)侧的至少规定的范围延伸,以在加热后室温下为10MPa以上的粘结强度粘结于所述内表面。

    针形件锤击方法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439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80093752.8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针形件锤击方法为,使用打击销1,对将两张金属薄板13、15焊接接合的焊接接头11的焊趾部19赋予打击,打击销1的前端部1a的与焊接方向垂直的剖面上的曲率半径为0.05mm以上且小于1.00mm,使一个或多个打击销1沿中心轴方向振动,并且以与该中心轴平行的一个旋转轴为中心,在一个打击销1的情况下,使其中心轴从旋转轴偏移而使该一个打击销1绕旋转轴旋转,或者在多个打击销1的情况下,使多个打击销1绕旋转轴旋转,沿焊接方向移动,打击焊趾部19。

    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23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80091628.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在碰撞载荷从车身的前方或者后方输入时产生轴向压溃而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部件(3),具有顶板部(5a)和一对纵壁部(5b);封闭截面空间形成壁部件(9),在筒状部件(3)的内侧配设为跨越顶板部(5a)并且两端部与一对纵壁部(5b)的内表面接合,而在自身与筒状部件(3)的周壁部之间形成封闭截面空间;以及树脂(11),填充于该封闭截面空间,并含有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而成,树脂(11)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80%以上,与筒状部件(3)以及封闭截面空间形成壁部件(9)的粘合强度为12MPa以上,压缩公称应变10%时的压缩公称应力为6MPa以上。

    车身骨架部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659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80089639.2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身骨架部件(1)设置于车身的侧部,在从该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顶板部(3a)和从顶板部(3a)经由冲头肩R部(3b)连续的一对纵壁部(3c)的外部件(3);和在外部件(3)的内表面涂布的树脂(7),该涂布的树脂(7)向夹着冲头肩R部(3b)的两侧的顶板部(3a)侧及纵壁部(3c)侧的至少规定的范围延伸,以在加热后室温下为10MPa以上的粘结强度粘结于所述内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