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19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904210.6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削减死区,从而能够提高容量密度,降低在电极间施加至复合材料的端部的应力差的二次电池和用于二次电池的梳状电极。二次电池中,负极层片与正极层片交替地层叠配设,并且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层片与正极层片之间夹设电解质体,负极层片是在作为片状的电极的负极集电体的一面和另一面上一体地层叠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正极层片是在作为片状的电极的正极集电体的一面和另一面上一体地层叠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负极集电体与正极集电体分别包括夹着切口部而将两侧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折弯而成的折弯连接部,梳状电极是将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集电体的折弯连接部彼此、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正极集电体的折弯连接部彼此连接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934454.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型电池和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型电池能够实现不存在电极复合材料部的位置偏移的层叠结构,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并且改善了生产的成品率。本发明分别制作预先对电极复合材料层进行了定位的、梳形形状的正极结构体和负极结构体,并将它们嵌合来制作成为电池的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962174.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以发泡金属作为集电体的电极中,机械强度优异且在构成固体电池时可维持与对电极的绝缘的固体电池用电极及固体电池。在使用包含具有网眼结构的发泡多孔质体的集电体的固体电池用电极中,在电极复合材料的填充部分与未填充部分的边界设置能够实现增强且绝缘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54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113006.9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型电池和卷绕型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卷绕型电池是生产简便的卷绕型的电池,且即使在施加了充分的层叠压制压力或约束压力的情况下,裂纹或缺口等的产生也得到抑制而成品率提高,并且压曲或短路、或者电极复合材料的脱落等得到抑制而安全性提高。本发明设为如下结构:对于通过按压和约束而作为电池发挥功能的平坦部,使其维持原本的状态,且在不作为电池发挥功能的弯曲部不配置电极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75553.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2 , H01M50/258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模组,即使使用体积会因充放电而变动的二次电池,循环特性仍优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模组具有层叠多个二次电池而成的电池层叠体、及配置于前述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板,并且,还具备:缓冲材,配置于邻接的前述二次电池之间及前述电池层叠体与前述端板之间的至少一方;在与前述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前述缓冲材的其中一端部形成为前述层叠方向的长度大的厚壁部,另一端部形成为前述层叠方向的长度比前述厚壁部更小的薄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3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061840.9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6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具有LiAl系负极合材的固体电池中,减少内电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固体电池1,其具备正极电极层20、负极电极层30、及配置于正极电极层20与负极电极层3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40,负极电极层30具备与固体电解质层40连接的铝层31、及铝‑锂合金层33。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01078.3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 ,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其具备在负极上依次层叠有第一固体电解质层、正极和第二固体电解质层的电极层叠体,从前述正极延伸出正极极耳,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前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中的一者包含多孔质基材,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前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中的另一者不含多孔质基材,当俯视前述电极层叠体时,相比前述正极的外周端,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前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存在于更外侧,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前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在不与前述正极及前述正极极耳对向的区域被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673629.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64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单体的约束结构,可以对作为层叠体的蓄电池单体均匀加压,并且可以缓和由电池的体积变化引起的加压力的变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单体的约束结构,其具有载置蓄电池单体的载置台、弹性部件及约束部件,蓄电池单体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载置台上载置蓄电池单体,弹性部件具有与蓄电池单体的载置面以外的五个面相对向配置的面,蓄电池单体、载置台及弹性部件收容在约束部件中的同时被约束,约束部件在与弹性部件的抵接面之中的在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相对向的抵接面上形成有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325321.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在抑制输出的降低的同时使能量密度提高的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电极(100)具有:多个金属多孔板(101),它们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以及电极合材(102),其填充于构成金属多孔板(101)的空隙,相邻的金属多孔板(101)彼此被相互进行了加压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85466.0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装置,其能够选择性地回收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解装置1从原料M回收锂离子Li+。此电解装置1具备:一对电极3,4;及,阳离子交换膜5,其设置于一对电极3,4之间,并具有锂离子导电性。阳离子交换膜5,使原料M中包含的阳离子之中的锂离子Li+,比其它阳离子Ca2+、Na+通过更多。此外,电解装置1在一对电极3,4之间施加电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