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241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214443.X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山贤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021 , B29C2043/3665 , B29C2043/5841 , B29C2043/5883 , B29K2105/06 , B29K2105/256 , B29K2309/02 , B29K2309/08 , B29K2701/12 , B29L2031/30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发生硬停止的冲压成型装置及冲压成型方法为课题。本发明的冲压成型装置(1)具备一对模具(2、2),并通过一对模具(2、2)将加热后的冲压成型片材(80)冲压成型为规定形状,该冲压成型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一对模具(2、2)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可动型芯(5~7),可动型芯(5~7)与型腔(S)的缘部相比配置在内侧,且在作用了规定值以上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在型腔(S)的容量增加的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207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133117.2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81 , B60J7/1642 , B60J10/24 , B60J10/25 , B60J10/30 , B60J10/40 , B60J10/82 , B60J10/86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车门的密封结构,利用设于在左右方向上开闭的侧车门和在上下方向上开闭的车顶门之间的挡风雨条来使两个车门间的密封性稳定。安装于侧车门(21)的挡风雨条(30)的中空密封部(32)和车顶门(23)最初接触的接触部位(P)处的切线(M)设定为将在接触部位(P)处交叉的侧车门(21)的进入轨迹(X)和车顶门(23)的进入轨迹(Y)所形成的、锐角侧的角度(θ2)大致二等分的直线,在侧车门(21)先关闭、车顶门面及车外侧面分别与中空密封部(32)及密封唇部(33)直接抵接,在相反地使车顶门(23)先关闭、侧车门(21)后关闭时,中空密封部(32)及密封唇部(33)分别与车顶门(23)的侧端部处的车内侧面及车外侧面直接抵接。(23)后关闭时,车顶门(23)的侧端部处的车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207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33117.2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81 , B60J7/1642 , B60J10/24 , B60J10/25 , B60J10/30 , B60J10/40 , B60J10/82 , B60J10/86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车门的密封结构,利用设于在左右方向上开闭的侧车门和在上下方向上开闭的车顶门之间的挡风雨条来使两个车门间的密封性稳定。安装于侧车门(21)的挡风雨条(30)的中空密封部(32)和车顶门(23)最初接触的接触部位(P)处的切线(M)设定为将在接触部位(P)处交叉的侧车门(21)的进入轨迹(X)和车顶门(23)的进入轨迹(Y)所形成的、锐角侧的角度(θ2)分为大致1/2的直线,在侧车门(21)先关闭、车顶门(23)后关闭时,车顶门(23)的侧端部处的车内侧面及车外侧面分别与中空密封部(32)及密封唇部(33)直接抵接,在相反地使车顶门(23)先关闭、侧车门(21)后关闭时,中空密封部(32)及密封唇部(33)分别与车顶门(23)的侧端部处的车内侧面及车外侧面直接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5603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80057405.9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77/06 , B60J5/0434 , E05B77/04 , E05B85/16 , Y10T292/1047 , Y10T292/57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组件,包括具有外侧车门面板的机动车车门和可动地安装到所述机动车车门的把手。一门锁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把手上。所述把手的运动将所述门锁致动器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允许车门打开。一内部车门部件连接在所述外侧车门面板上。所述内部车门部件包括一从所述外侧车门面板向内偏移的接触区域。一平衡力构件与所述把手协作关联。在车祸情况下导致车门变形和把手凹陷时,所述平衡力构件与所述内部车门部件的接触区域接合,以防止所述把手将所述门锁致动器移动到开启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38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082259.6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33/027 , B60J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3/0273 , B60P1/26 , B62D33/037 , E05B63/143 , E05B83/16 , E05C17/36 , E05D7/1061 , E05D11/1042 , E05D15/505 , E05D15/522 , E05Y2900/516 , E05Y2900/531 , E05Y2900/544 , Y10S292/29 , Y10T16/547 , Y10T292/1047 , Y10T292/1092
Abstract: 一种后挡板组件,它适于沿车辆货厢的一敞开边缘安装,以便围绕一大致平行于敞开边缘的第一轴线枢转以便在关闭和翻转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或者围绕相对于第一轴线大致垂直的第二轴线枢转以在关闭和摆动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该组件包括后挡板、双模式铰链组件、第一铰链/锁组件以及第二铰链/锁组件。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分别有选择地闩定到第一和第二铰链/锁闩眼,并与双模式铰链组件合作以分别围绕第一和第二枢轴线可枢转地支承后挡板。一与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机械通信的同步器从各个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接收直接的机械通信。当一个铰链/锁组件从对应的一个闩眼脱开闩定时,机械地阻止另一个组件从对应的另一个闩眼脱开闩定。
-
公开(公告)号:CN100372701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03801640.0
申请日:2003-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31 , B60J5/0433 , B60J5/0437 , B60J5/0448 , E05D5/023 , E05D5/043 , E05D5/062 , E05Y2900/531
Abstract: 一种车门(10),包括一门框(20),用于将该门框连接到车身(31)上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铰链(32),一用于将车门保持在一闭合位置的门锁部分(35),以及连接在该铰链和该门锁部分之间的门横梁(70)。每个门横梁包括一系列的多个分隔部件。该多个分隔部件相应的端部(71b,72a)在车身横向相互重叠并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得该分隔部件在一个碰撞力作用在该门横梁上的时候相互之间可移动一个预定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319768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03802409.8
申请日:2003-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31 , B60J5/0411 , B60J5/0433 , B60J5/0437 , B60J5/0448 , B60J5/0461 , E05D5/023 , E05D5/043 , E05D5/062 , E05Y2900/531
Abstract: 一个车门(10)包括一内侧门面板(11)。该内侧门面板包括一个门框(20)以及长条形部件(25、26)。该长条形部件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该长条形部件具有易碎部分(60),每个易碎部分在车身横向延伸以提供一个阶梯形部分。当一个大于预定强度的压力(FO)作用在该长条形部件上的时候,该易碎部分在断裂应力的作用下断裂。然后具有这种可断裂的易碎部分的长条形部件的一个元件移动,以吸收压力,从而提高了车门的乘客保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15232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03802287.7
申请日:2003-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31 , B60J5/0433 , B60J5/0437 , B60J5/0448 , B60J5/0461 , E05D5/023 , E05D5/062 , E05Y2900/531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门(10),它包括一个镁合金制成的内门板(11)。虽然镁合金轻,但它具有相对较小的刚度。由具有比镁合金大的刚度的材料制成的乘员护罩(51)固定在内门板面对座位(40)或其附近的一个部分上,与该部分呈重叠关系。这种布置可减小车门重量,提高车门的乘员保护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