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2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780075547.X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宅良典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门构造,其能够恰当地发挥相对于来自铰链的输入荷载的耐力。车门构造具有尾门(1)、和将尾门(1)相对于车身(4)枢轴支承的铰链(6)。尾门(1)的内面板(1a)具有与以转动轴(61)为法线的平面大致平行的安装面(11)、和形成在安装面(11)上且用于安装铰链(6)的铰链安装部(12)。在尾门(1)上设有与铰链(6)一同安装在尾门(1)上的加强件(1d)。加强件(1d)具有沿着安装面(11)形成的第一面(32)。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27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1163239.6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107 , B60J1/006 , B60J1/18 , E05D5/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门构造,即使在相对于树脂制尾门付与有大荷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尾门的变形。尾门(16)具有形成车窗开口部(28)的树脂制的车窗框部(30),车窗框部(30)具有位于车内侧的底壁(38)、和从底壁(38)的两端延伸的外侧壁(40)以及内侧壁(42),尾门(16)将外侧壁(40)和内侧壁(42)的车外侧端彼此连接而具有闭合截面(72),并且具有安装于铰链机构(18)的铰链加强部件(34)。铰链加强部件(34)具有沿着外侧壁(40)的外侧壁加强部(68),铰链部件(48)经由连结螺栓(64)以及螺母(65)而与外侧壁加强部(68)以及外侧壁(40)分别共同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85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163212.7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107 , B60J5/0433 , B60S1/0441 , B60S1/5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门构造,即使尾门受到荷载输入,也能够防止雨刷装置向车外分离而脱落。在树脂制的尾门(10)上设有擦拭后玻璃面板(60)的后雨刷装置(70)。此外,具有在尾门10封闭的状态下将尾门(10)与车身(1)固定的锁定装置(21)。而且,后雨刷装置(70)和锁定装置(21)由作为第1加强部件的线缆部件(5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64827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646147.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 F16B5/0024 , F16B5/0036 , F16B5/06 , F16B2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技术,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能够在相对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限制树脂部件的移动而将其与车身卡定,并且能够在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当树脂部件(30)因热膨胀而沿车宽方向延伸时,维持卡定面(62)与卡定端面(43)抵接的状态,且安装部(40)如箭头a所示地移动。安装部(50)不会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只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即,相对于车身,能够保持树脂部件(3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且只吸收树脂部件(30)的车宽方向上的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1085609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08580.6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30 , B60Q1/2626 , B60Q1/26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物和附属设备的车身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从而能够减小装饰物和附属设备之间的间隙偏差,实现车辆外观品质的提高。在装饰物(2)中形成用于安装雾灯(3)的设备插入孔(5),在外盖板(1a)形成设备组装孔(11)。在雾灯(3)的背面侧的设备插入孔(5)的边缘部设置有作为定位装置的肋,在雾灯(3)上可进行相对位置变化地设置有衬套部件(12)。从外盖板(1a)的设备组装孔(11)插入雾灯(3),将雾灯(3)定位在装饰物(2)上。利用螺栓(14)和螺母(25)将衬套部件(12)共同固紧到外盖板(1a)和装饰物(2)上。
-
公开(公告)号:CN1757868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108605.3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F15/63 , E05F1/1091 , E05Y2201/216 , E05Y2201/246 , E05Y2201/462 , E05Y2900/546 , E05Y2900/54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动力致动系统,用于致动例如为后备箱盖的关闭件(1),该系统尺寸紧凑并具有最小化的凸起。第一连杆(8)连接在动力致动器(7)的输出轴上,并且第一连杆的自由端连接在第二连杆(9)的端部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铰链臂(4)上,该铰链臂固定地安装在关闭件上,并可枢轴转动地将关闭件支承在例如为车体的固定部件上。在第一连杆围绕输出轴摆动时,第一连杆适于大致从输出轴朝着关闭件延伸,并且第二连杆大致关于中心线垂直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755053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07883.7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美姿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F15/63 , E05F1/1091 , E05Y2900/546 , E05Y2900/548
Abstract: 一种自动开闭装置,此自动开闭装置是通过驱动单元对行李箱盖进行自动驱动的。其中具有驱动单元、铰接支承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产生驱动力,所述铰接支承臂被夹设在后挡泥板与车轮罩内面板以及上述行李箱盖之间,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用于将上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向行李箱盖进行传递。上述驱动单元被安装在行李箱开口部的边缘部上,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横跨上述铰接支承臂的方式进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6374131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1511279.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大塚综合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缓冲部件,可以在不降低硬度的情况下抑制反作用力,并可以降低关闭开关部件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车辆的缓冲部件,其支承开关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开关部件开闭车身的后部开口部,缓冲部件设置在车身或开关部件上,并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配置为在关闭开关部件时可以与配合部件抵接,抵接面具有肋,所述肋朝向配合部件向车身的上方向外侧或下方向外侧凸出。
-
公开(公告)号:CN211808984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285514.7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宅良典
IPC: B60J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门装置,能够提升关闭操作的操作性。车辆用门装置包括:车辆用门本体,设置在车辆的后部的上侧,且能够经由旋转而关闭所述车辆的后部;第一手扣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用门本体的下端面;以及第二手扣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用门本体的内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手扣部,其中所述第二手扣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手扣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