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83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61388.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铜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复合铜集流体包括:聚合物基材层;设置于聚合物基材层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中间过渡层,其中,中间过渡层中包含碳纳米材料和纤维素纳米纤维;和设置于中间过渡层的相对远离聚合物基材层一侧的表面上的铜层。本申请提供的复合铜集流体可减少或消除聚合物基材层与铜层直接接触复合时形成的孔洞缺陷,提升复合铜集流体的性能,同时可以降低复合铜集流体的制备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0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0695.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基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集流体,聚酯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重均分子量Mw=33000±2000、或者数均分子量Mn=19000±1000,分子量分散系数=1.7±0.3;(2)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掺杂一维材料,一维材料的质量含量≦1%;(3)在120℃,对挤出膜进行拉伸比为1:4~1:5的纵向拉伸;(4)对挤出膜进行拉伸比为1:4~1:5的横向拉伸。选取特定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聚酯树脂切片,再添加一维材料作为强度增强助剂,制得高强度高延伸率的聚酯基膜,其耐穿刺强度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041324.0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耐溶胀型聚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耐溶胀型聚酯复合膜包括芯层、表层A和表层B,表层A和表层B分别位于芯层的两侧表面上;按照质量百分比计,表层A和表层B的原料各自独立地包括:88%~97%聚酯材料和3%~12%添加剂,芯层的原料包括:95%~99%聚酯材料和1%~5%添加剂。本申请通过调控表层A、芯层和表层B中成核剂的含量,使得表层A和表层B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晶度,为聚酯复合膜提供耐溶剂性,芯层具有相对较低的结晶度以提供柔韧性,有利于降低制膜过程的破膜率,保证聚酯复合膜的稳定生产。以该聚酯复合膜为基膜的复合集流体,其表层A和表层B具有一定的耐溶剂性,能够避免电解液渗入聚酯复合膜破坏其结构,从而提高复合集流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96457.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04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42 , C23C28/00 , C23C14/00 , C23C16/00 , C2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基膜以及基膜至少一侧表面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表面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金属层包括铜或铜合金;所述保护层包括聚噻吩类化合物、聚阴离子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其中,所述金属离子包括Fe3+、Fe2+和Cu2+,所述聚阴离子类化合物中包括磺酸根。本发明所述复合集流体通过金属层表面设置的保护层,能够有效解决金属层与氧气接触被氧化的问题,还不会影响复合集流体的导电性,同时还能提升复合集流体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37919.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制备方法,复合集流体,包括:PP基膜;设置于所述PP基膜上下两侧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为经过表面活性剂、有机处理剂、第一处理剂及第二处理剂处理得到的;设置于所述粘结层上下两侧的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上下两侧的保护层。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增强PP基膜与金属层的粘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65916.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性聚酯基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集流体,本发明在聚酯基膜中添加了磁性材料,以该聚酯基膜为内层,在基膜表面进行金属镀膜,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集流体。以磁性聚酯基膜为基膜制备复合集流体的过程中依靠基膜的磁性实现基膜与主辊的紧密贴合,进而提升冷却效果,提升镀膜效果及复合集流体的良品率,避免复合集流体出现褶皱或断膜现象。在此基膜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沉积铜或铝原子,得到外观平整度更好的复合集流体。解决了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过程中基膜与主辊由于贴合效果不佳,导致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2421.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67/02 , C08L23/12 , C08K9/04 , C08K9/02 , C08K3/04 , C08K7/06 , C08J5/18 , B29D7/01 , H01M4/6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合物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主体聚合物90~99.9%和磁性材料‑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复合材料0.1~10%。本发明中通过磁性材料‑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聚合物膜的导热性,尤其提高了聚合物膜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性。以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膜为基膜制备得到的复合集流体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较低的孔洞缺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72421.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67/02 , C08L23/12 , C08K9/04 , C08K9/02 , C08K3/04 , C08K7/06 , C08J5/18 , B29D7/01 , H01M4/6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合物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主体聚合物90~99.9%和磁性材料‑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复合材料0.1~10%。本发明中通过磁性材料‑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聚合物膜的导热性,尤其提高了聚合物膜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性。以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膜为基膜制备得到的复合集流体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较低的孔洞缺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6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6602.7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64 , H01M10/0525 , C23C14/24 , C23C14/20 , C23C16/50 , C23C16/505 , C23C16/40 , C23C16/30 , C23C28/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用电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复合集流体的聚合物膜和金属层容易发生分离,不利于复合集流体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一种复合集流体,包括:基底层,基底层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底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材料;第一改性层,设置于基底层的第一表面,第一改性层的材料包括碳氧化硅、碳氧化钛及碳氧化铝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金属层,设置于第一改性层远离基底层的表面。本申请用于制备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2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4788.X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27/18 , B32B38/00 , B32B33/00 , B32B7/10 , B32B37/12 , C08J5/18 , C08L67/02 , C08K7/18 , C08K7/26 , C08K7/00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01 , C08K3/26 , C09D1/00 , H01M10/052 , H01M4/66 , H01M4/13 , B29C48/00 , B29C48/08 , B29C4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聚合物膜、其制造方法、金属化复合聚合物膜与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聚合物膜,该复合聚合物膜包括芯层、表层一和表层二,芯层位于表层一和表层二之间;按照质量百分比计,芯层的制造原料包括:98%~99.8%聚酯材料、0.1%~1%无机纳米材料和0.1%~1%抗氧化剂,表层一和表层二的制造原料各自独立地包括:88%~98.8%聚酯材料、1%~10%纳米氧化物和0.2%~2%添加剂。其中,无机纳米材料包括纳米氧化物、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提供的复合聚合物膜能够提高其表面粘附性能、力学强度、耐热性能以及与表面金属导电层的牢固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