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11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1177263.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及行星减速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弧齿摆线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组件和与行星齿轮组件啮合的内齿圈,所述行星齿轮组件通过行星架支承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行星轴,所述行星轴两端与行星架固定支承连接,所述行星轴上转动连接有与太阳轮啮合的弧齿摆线齿轮,所述太阳轮的轮齿也为弧齿摆线齿轮,所述弧齿摆线齿轮轴向两侧的行星轴上对称设有直齿摆线齿轮,所述弧齿摆线齿轮与两侧的直齿摆线齿轮通过若干轴向贯穿各齿轮盘的锁紧螺栓固定,所述直齿摆线齿轮与外周的内齿圈啮合,所述太阳轮与输入轴一体设置,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一体设置。本发明的减速器可以克服行星轮设置数量受限,磨损严重,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3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5998.3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3/02 , H03H9/02661 , H03H9/0547 , H03H2003/023 , H03H2003/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置复合叉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片、第一复合指条组、第二复合指条组、第一汇流电极、第二汇流电极;第一复合指条组包含若干第一复合指条,所述第二复合指条组包含若干第二复合指条;所述各个第一复合指条的金属指外端汇接于第一汇流电极,各个第一复合指条的金属连接指外端汇接于第二汇流电极;所述各个第二复合指条的金属指外端汇接于第二汇流电极,各个第二复合指条的金属连接指外端汇接于第一汇流电极。本发明利用介质延长指替代常规叉指换能器中叉指指条的指端间隙,并使各个复合指条浮置于压电基片表面之上,构成一种复合指条结构,既形成可用于激发或接收声表面波的叉指结构,又便于改变叉指结构中叉指指条的排列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0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65665.1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D401/04
Abstract: 一种伊马替尼的合成方法,涉及西药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在氮气保护下,以铜盐与碱为催化剂,以N,N’-二异丙基乙二胺为配体,在醚类溶剂中,将4-(3-吡啶基)-2-氨基嘧啶、4-氯甲基苯甲酰(3-溴-4-甲基苯基)胺和N-甲基哌嗪以等摩尔比进行混合反应,取得伊马替尼。本发明采用多组分一步合成伊马替尼的方法,路线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0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5665.1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D401/04
Abstract: 一种伊马替尼的合成方法,涉及西药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在氮气保护下,以铜盐与碱为催化剂,以N,N’-二异丙基乙二胺为配体,在醚类溶剂中,将4-(3-吡啶基)-2-氨基嘧啶、4-氯甲基苯甲酰(3-溴-4-甲基苯基)胺和N-甲基哌嗪以等摩尔比进行混合反应,取得伊马替尼。本发明采用多组分一步合成伊马替尼的方法,路线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815323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260640.9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Inventor: 张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影视设备移位的移动辅助稳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立板,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框和L形板,滑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凸形板,凸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滑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影视设备移位的移动辅助稳定装置,通过设置滑框、螺杆,在工作人员对影视设备移动时,通过凸形板在滑框内壁的滑动,可对间距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不同尺寸的影视设备进行稳固,适配性强,且通过螺杆的驱动,能够使影视设备更加的稳固,且通过万向轮的滚动,方便工作人员对影视设备进行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208567915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590555.X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C19/56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型热对流式陀螺结构,包括基板、顶面绝缘层、底面绝缘层、加热器,顶面绝缘层、底面绝缘层分别设置在基板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加热器设置在基板的中部;所述基板四角顶面绝缘层上设有4组声表面波谐振器;所述底面绝缘层上设有输入信号电极、输出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基板为正方形基板,基板的顶面绝缘层四边设有封接区,基板封接有封帽,封帽封接在基板的封接区上;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声表面波谐振器作为感测元件,输出信号为准数字的谐振频率,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便于对测量结果作进一步的数字化处理;采用常规的微机械加工工艺,并采用正方形基板和正方形封帽结构,适合于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8353309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818199.2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带宽声表面波宽带滤波器,包括压电基片、输入叉指换能器、输出叉指换能器,所述输入叉指换能器包括扇形输入叉指阵列及其扇形输入叉指阵列两端的输入汇流电极和第一接地汇流电极,所述输出叉指换能器包括扇形输出叉指阵列及其扇形输出叉指阵列两端的输出汇流电极和第二接地汇流电极;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变带宽声表面波宽带滤波器可因环境温度或工作温度的变化相应输出不同通带宽度以及通带中心频率的高频滤波信号,并且可结合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点的设定和复合叉指结构标称周期的设计,更方便地进行声表面波滤波器的频带宽度或频带范围的调控,还可进一步应用于基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温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208028861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818198.8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双频声表面波谐振器,包括压电基片、叉指换能器、分置于叉指换能器两侧的短路反射器,叉指换能器包括浮置复合叉指阵列及其两端的输入汇流电极和输出汇流电极,短路反射器包括浮置金属反射指阵列及其两端的接地汇流电极;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声表面波谐振器叉指换能器中利用介质延长指替代常规叉指指条的指端间隙,构成一种复合指条结构,使各个叉指指条与两端的汇流电极均相连接,同时采用浮置指条结构,即叉指换能器中的各个复合叉指和短路反射器中的各个金属反射指均浮置在基片表面,既形成用于激发或接收声表面波的叉指换能器结构和短路反射器结构,用以调控声表面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123294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581629.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D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树挂果本体感知模块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盘、第二夹盘、模块套环、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一夹盘经第一支撑条连接模块套环,第二夹盘经第二支撑条连接模块套环,模块套环内嵌本体感知模块,本体感知模块内侧设有传感器芯片;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夹盘、模块套环以及两个支撑条构成一个半圆环结构,一侧开口底面开孔的锥形上端夹盘套挂在挂果果柄上,支撑整个结构使其悬附在所感测的挂果表面,并夹持挂果,下端支撑条采用非固定连接结构,使夹持结构随挂果的生长自行调节长度,保持本体感知模块内侧传感器芯片与所感测挂果表面的适当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206740737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581630.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叶片本体感知模块夹持结构,包括茎干夹套、模块套环、左侧叶片夹、右侧叶片夹、主支撑条、左侧副支撑条、右侧副支撑条,模块套环下侧设有矩形框;茎干夹套与模块套环经主支撑条连接;左侧副支撑条一端连接左侧叶片夹,另一端插入模块套环下侧矩形框;右侧副支撑条一端连接右侧叶片夹,另一端插入模块套环下侧矩形框;模块套环内嵌植物本体感知模块,植物本体感知模块内侧设有传感器芯片。通过本实用新型,由茎干夹套夹持在临近所感测叶片处茎干上,主支撑条支撑模块套环,两个副支撑条的一端分别支撑对称夹持所感测叶片的两个叶片夹,另一端插入模块套环下侧矩形框,调节其用于支撑左侧叶片夹和右侧叶片夹的部分的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