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物支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5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81948.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物支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富锂锰基微纳米颗粒经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后的富锂锰基微纳米颗粒经硅烷偶联剂进行有机物包覆处理,得到的有机物包覆混合液随后进行造粒,得到所述有机物支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减少导电材料包覆聚苯胺时产生的颗粒团聚现象,而且可实现富锂锰基和聚苯胺的原位复合,提升了富锂锰基材料的结构强度。

    一种阴极极片及其电池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0963.8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表面的复合活性涂层;在复合活性涂层的厚度方向上,复合活性涂层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保护层和磷酸盐活性涂层,磷酸盐活性涂层包括第一磷酸盐材料,保护层包括第二磷酸盐材料,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包括层状氧化物;且第一磷酸盐材料的工作电压低于第二磷酸盐材料的工作电压;保护层的厚度与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的厚度比为2~50:5~200;保护层的面密度为1~50g/m2,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的面密度为10~200g/m2。本发明所提供的阴极极片中充分发挥了磷酸盐材料和层状氧化物的协同优势,并保证了阴极极片整体在高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44168.9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包括分子式为LiMn(1‑x‑y)FexMyPO4的晶体。其中,M为钛、锆、铝、钾、镁、锶、钡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0.2≤1‑x‑y≤0.8,0.2≤x≤0.8,0≤y≤0.1。所述晶体具有[010]晶向,晶体在[010]晶向上的厚度为10纳米~80纳米。本申请通过使用晶面调节剂,抑制晶体在锂离子扩散的[010]晶向上的生长,使得电极材料在[010]晶向上的厚度小,从而电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距离短。锂离子扩散距离短使得锂离子的扩散加快,可以提升该电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率和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电极材料相应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包括上述电极材料或者使用该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电极材料。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54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11261.5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位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直接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包括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包括锰系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极片,提升了锰系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同时还与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协同配合,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升了电池的长循环性能,充分发挥了锰系正极材料和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各自的优势,使充放电曲线更平滑,有助于BMS计算。

    一种正极极片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231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96103.8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极片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与涂覆在集流体至少一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复合设置的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其中,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为尖晶石型锰酸锂材料和三元材料复合型材料;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磷酸盐材料;尖晶石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均为单个晶体形貌,其单个晶体的尺寸分别为D1和D2,满足D2≥3.2*D1。发明人通过设计尖晶石型锰酸锂材料并限定三元材料的一次颗粒的尺寸,能够实现优化极片的堆积压实密度,进而提升电芯的体积能量密度。本发明所得到的正极极片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较低成本的优点。

    一种复合电芯及含有其的电池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97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74827.6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芯,包括正极片,每片正极片均满足,其单位面积容量与其余任一片正极片的单位面积容量之比为0.9~1.1,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第一正极片所含有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大于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在每片第一正极片上, 正极活性涂层的平均单面面密度为50~650g/m2,比面电阻为0.0001~0.1500Ω/mm2·g。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正极片结构稳定,对复合电芯中不同种类的正极活性材料之间所产生的阻抗、电流不均等问题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从而使该复合电芯兼具优异的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阴极极片及其电池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51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62752.8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表面的复合活性涂层;在复合活性涂层的厚度方向上,复合活性涂层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保护层和磷酸盐活性涂层,磷酸盐活性涂层包括磷酸盐材料,保护层包括固态电解质材料,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包括层状氧化物。本发明所提供的阴极极片有利于防止层状氧化物与磷酸盐材料之间由于工作电压落差导致过度脱锂问题,实现了阴极极片稳定的脱嵌锂;进而在同一阴极极片中充分发挥磷酸盐材料的高循环性能优势和层状氧化物的高容量优势,并保证阴极极片整体在高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