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封闭曲面变形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0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40716.9

    申请日:201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封闭曲面变形检测方法。它包括封闭曲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预处理;提取封闭曲面中心线,对封闭曲面进行中心线提取,采用迭代算法处理点云的中心线提取;迭代算法所采用的初值选用封闭曲面的设计中心线;截取点云断面;基于几何拟合的断面形变检测方法;曲面数据的自动对比,对多期点云的同里程处的断面进行比较,得到同里程处断面在不同测量时期的形变信息;以各断面拟合所得的中心点为基准,在断面所在的平面内对各个方向上的多期点云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参数设定断面所在平面各方向的疏密程度,形变检测算法支持批量断面对比分析操作。具有能够为工程的安全性论证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的优点。

    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3D漫游碰撞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44096.6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用于三维场景漫游的实时碰撞检测方法。它包括利用OSG三角网构建技术和多面体求交器快速获取可能发生碰撞的三角形,满足海量空间数据下复杂三维大场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要求;顾及三角形边和三个顶点,根据虚拟碰撞检测球与三角形空间位置关系和距离变化计算碰撞点坐标;通过三维场景路径训练,自适应调整虚拟碰撞检测球半径,解决场景存在较大洞坑时碰撞检测球掉落,视点飞出场景外以及三维场景某局部区域入口太小时无法漫游进入该区域内部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量少、模型简单的三维场景中的缺点;具有为实现海量空间数据下三维场景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的任意浏览与漫游提供技术支撑的优点。

    一种大规模实景三维数据的智能合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294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402246.6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实景三维数据的智能合并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景三维数据瓦片的层级划分结构,分析应进行数据合并的最小层级和最大层级;步骤2:定义最小层级和最大层级间构建瓦片金字塔的链接规则和命名规则,分析实景三维数据并构建瓦片的层级链接关系;步骤3:在已构建的层级链接关系基础上,对层级间切换的距离或像素阈值开展优化计算;步骤4:根据已构建的层级链接关系和切换阈值,对数据开展逐级合并,生成优化后的实景三维数据。本发明对标准osgb格式的实景三维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层级结构重映射、破碎瓦片合并、层级切换系数调整等优化操作,在保证数据通用性的前提下提高数据的加载和显示效率。

    基于时间点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道路交叉口拥堵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1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73867.4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点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道路交叉口拥堵预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空间关联建模过程中,通过将多个交叉口的空间区域拥堵变化模式融合到单个交叉口级,构建空间关联模块;其次,在双粒度时间关联建模过程中,通过时间点过程捕获拥堵事件时间粒度,并进一步与门控循环网络单元集成、构建新的神经点过程门控循环单元,通过新的神经点过程门控循环单元,分别对拥堵在不同时间粒度下建模,得到双粒度时间关联模块;最后,基于序列得到序列架构和时空关联模块建立时空点过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实现拥堵事件的多步预测。本发明具有针对精细化的城市交叉口车道间、信号周期内拥堵事件预测,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基于BIM模型动态组合的工程进度三维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7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29191.6

    申请日:2022-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动态组合的工程进度三维仿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BIM最小单元划分尺度进行BIM建模与剖分;步骤二:进度计划编制与实际进度反馈;步骤三:WBS作业与BIM模型最小单元绑定;步骤四:进度计划变更情况监控;当进度计划发生变化时,返回至步骤二,重新进行进度计划编制,生成新的WBS信息,并关联实际进度信息;当进度计划无变化,跳转至步骤五;步骤五:BIM进度三维仿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进度计划发生变更时需要重新建模,导致进度计划的BIM形象呈现不及时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的缺陷;具有无需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变化重新建模,大量节省建模的人工成本的优点。

    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6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0704.1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它直接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出的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无人机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步骤2:生成三维模型与正射影像;步骤3:自动识别监测标识点;按影像配准方法对正射影像进行影像匹配,自动识别出正射影像中的同名像点及平面坐标,并以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步骤4:获取监测标识点的高程;步骤5:变形计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监测标识点在埋设安装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存在一定的埋设成本,常规的摄影测量对指定标点的三维坐标需要通过人工方法量测,量测精度不高,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具有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精度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