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6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3663.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红火蚁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红火蚁防控领域。所述防治红火蚁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植物源饵料32‑40份;白僵菌孢子粉1份;引诱剂8‑10份;所述防治红火蚁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中所含的白僵菌孢子浓度为1×107‑2×108孢子/g。本发明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克服了高浓度球孢白僵菌孢子粉Bb034对红火蚁所具有的较强驱避作用,所用的植物源饵料小麦和引诱剂花生油对红火蚁的诱集效果最显著,且工蚁对其搬运量最大,从而使最终获得的防治红火蚁的白僵菌饵剂组合物对于红火蚁的防治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自调节式隧道爆破减振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63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0957.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节式隧道爆破减振耗能装置,包括壳体箱,壳体箱内设置有用于消耗爆破地震波能量的电磁耗能系统,电磁能耗系统包括线圈和抗震板,线圈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延伸出壳体箱并于抗震板相连接,线圈与安装在壳体箱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接,壳体箱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支撑隧道的减震气囊,减震气囊与壳体箱之间还连接有减震弹簧。电磁能耗系统用于消耗地震波能量,抗震板通过活塞杆与设置在壳体箱内的线圈连接,降低冲击到隧道的地震波,实现对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波强度自调节减振,相比于传统的减振装置具有更高智能化,减少爆破地震波的传播,对提高隧道爆破施工效率、控制隧道围岩沉降及减少隧道衬砌震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3853.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隧道允许排水量Q允;建立考虑隧道排水系统细部构件的渗流计算模型;根据渗流计算模型建立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根据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确定二次衬砌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与环向盲管间距的关系;根据二次衬砌允许承担的最大水压力,确定环向盲管间距。本发明方法,使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设计,由定性到定量进行转化,进行有效指导设计及施工,保证隧道运营安全,解决现有环向盲管间距的设置存在的“主要依靠经验,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无法有效指导其设计及施工,威胁运营安全,导致隧道防排水体系施工的模糊性及随意性”的技术问题。

    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054.7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结构及其周边土层和溶洞的定量特征参数;构建岩溶隧道施工模型;获取隧道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将隧道围岩的加固区域划分为第一加固区和第二加固区;模拟出第一加固结构和第二加固结构;再次获取隧道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修正第一加固区和第二加固区的划分区域,并再次模拟出第一加固结构和第二加固结构,直至隧道围岩在加固后的应力和变形特征满足要求,得到目标加固方案;基于目标加固方案,进行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施工。本发明既保证了隧道围岩的加固效果,又避免了对不必要加固范围过度加固,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698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79524.5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属于边坡或斜坡的稳定系统技术领域,所述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包括本体,本体靠近公路的一侧为倾斜面,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朝倾斜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加固层、排水层和隔层。加固层内设置有锚索,锚索贯穿加固层和本体并与山体固定。本发明能够减少水流对边坡的冲刷,减少对边坡的侵蚀;并且还能够减少水流进入公路上,减少对来往车辆的影响,提高安全性能。而且在山体上有落石滑落时,会进入放置腔内,避免落石进入公路上,对来往的车辆造成影响,能够分散公路所承受的荷载,对山体进行固定,当边坡发生移动时,能够将边坡与山体拉紧,使路堑边坡均匀受力,提高边坡的稳定度。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5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5873.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正向云发生器生成云滴,绘制与风险评价准则相对应的二维标准云图;利用评价对象隧道的实际数据和专家打分结果,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评价云特征值,并对该特征值进行权重组合计算综合云的特征值绘制能反映系统评价结果的二维综合云图,对比二维标准云图与综合云图的关系,确定某盾构隧道施工风险对于各风险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判断其施工风险等级。本方法综合考虑了事故的风险损失和可能性对风险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评价过程可视化,为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提供更为准确和快速的评价结果。

    一种让位抗滑双排桩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848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12804.9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让位抗滑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沿滑坡走向呈“中间密两侧疏”弧形排列的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以及连接前排抗滑桩、后排抗滑桩的异形截面冠梁。所述异形截面冠梁横截面有一向上凸的平滑曲线。由于后排抗滑桩桩顶标高低于前排抗滑桩桩顶标高,嵌入滑坡体部分的冠梁上方土体产生的竖直向下的下滑分力有利于后排抗滑桩更稳定地嵌固于滑床;当滑坡体表层蠕动产生变形时,异形截面冠梁的曲面能减缓下滑力对抗滑桩的冲击,保证抗滑桩与土体的相对位移,达到让位的效果;沿滑坡走向“中间密两侧疏”弧形排列布桩与弧状坡面相吻合,受力更稳定且能节省材料、降低造价。

    多功能边坡模型试验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51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9971.5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地下水模拟系统,模型箱包括金属框架以及设置在金属框架上的底板、一对透明板、一对挡板;地下水模拟系统包括侧方注水箱、侧方透水板、底部注水箱、底部透水板、增压泵、输水管;其中,靠近侧方透水板的挡板由上至下设置多个溢流口,一个溢流口处设置一个塞体,底板上设有出水口,多个溢流口、侧方透水板、出水口均属于侧方注水箱。本发明提供地下水模拟系统,可结合降雨系统等实现多功能试验,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