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216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52845.0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A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将所述BP神经网络的运行参数编码为CFA算法中的细胞个体,再将误差函数作为CFA算法的适应值函数,多次迭代后选择适应度最优的参数作为所述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所述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的分类器中。本发明利用CFA算法的全局搜索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运行参数,并据此构造一个可以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的分类器。本方法通过改善BP神经网络因初始参数随机化导致的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从而提高了BP神经网络在网络入侵检测中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411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270488.3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3M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112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LDPC码的动态BP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LDPC码的局部动态更新译码方法(LILRBP),该方法采用基于局部残差的消息更新,有效地提升了包括少量迭代次数内以及高信噪比下的BP译码性能,超越了其他动态BP译码算法。与以往动态BP译码方法不同的是,LILRBP方法认为残差具有时效性,因此只关注时间上最近的这部分残差,并设定迭代次数阈值,阈值之下,根据相关变量节点似然比值符号变化情况再对局部残差进行筛选,然后由筛选出的残差确定下一个要更新的消息;阈值之上则直接由局部残差确定下一个要更新的消息。这样做的好处是总能使用最新的消息进行消息更新,起到加速算法收敛速度的作用,且阈值之下对局部残差再筛选,更是进一步加速算法收敛,两者结合共同影响算法的收敛性,有效地改善了BP译码算法的收敛速度,达到提升译码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411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270488.3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LDPC码的动态BP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LDPC码的局部动态更新译码方法(LILRBP),该方法采用基于局部残差的消息更新,有效地提升了包括少量迭代次数内以及高信噪比下的BP译码性能,超越了其他动态BP译码算法。与以往动态BP译码方法不同的是,LILRBP方法认为残差具有时效性,因此只关注时间上最近的这部分残差,并设定迭代次数阈值,阈值之下,根据相关变量节点似然比值符号变化情况再对局部残差进行筛选,然后由筛选出的残差确定下一个要更新的消息;阈值之上则直接由局部残差确定下一个要更新的消息。这样做的好处是总能使用最新的消息进行消息更新,起到加速算法收敛速度的作用,且阈值之下对局部残差再筛选,更是进一步加速算法收敛,两者结合共同影响算法的收敛性,有效地改善了BP译码算法的收敛速度,达到提升译码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6032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1191962.5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abin加密的RFID密钥无线生成方法,解决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共享密钥易泄露问题,并且提高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密钥生成的安全性。本发明中的方法利用Rabin算法加密传输信息和生成共享密钥,提高了信息的保密性,同时在生成密钥后及时更新标签假名,有效隐藏了标签的身份,保护标签的隐私信息。经过安全性分析,该方法能够抵抗重放攻击、假冒攻击、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去同步化攻击、被动攻击等多种恶意攻击。另外,标签端不需要随机数发生器,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数据运算即可生成随机数,有效地降低了对标签的硬件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标签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84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00851.8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20/4014 , G06Q20/20 , G06Q20/38215 , H04L9/3249 , H04L9/3273 , H04L9/3297 , H04L2209/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双向身份认证的移动交易隐私保护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初始化注册阶段。NFC手机和POS终端都通过发送自己的身份信息给认证中心AS请求注册,从而获得自身的公私钥对和相关可信证书。第二步,NFC手机设备和POS终端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NFC手机设备和POS终端之间使用由AS生成的共享密钥进行身份认证,通信双方只有经过身份认证才可以进行支付交易,保证了双方身份的合法性。本发明极大地保证了双方通信数据的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07612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00852.2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4L12/26 , H04L12/803 , H04L12/947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迁移的SDN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设计了一个负载均衡系统架构,该架构主要包含迁移规划系统和控制平面子系统,通过控制平面子系统中控制器主动将自身状态信息通告给迁移规划系统以及迁移规划系统主动返回轻度负载(负载低于阈值φ即视为轻度负载)控制器列表和路由代价信息以降低控制器的决策时延和计算存储资源的消耗;通过询问消息机制防止多个过载控制器同时决策将交换机迁移至同一个目的控制器造成迁移冲突;通过滑动窗口机制减少控制器负载瞬时波动较大带来的不必要的迁移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4498.0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混合加密和匿名群的内容中心网络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匿名群传输兴趣包,兴趣包在匿名群的节点中一层层解密为明文兴趣包,有效防止了攻击者取得兴趣包与用户之间的关联,通过用户ID、发布者公钥私钥、对称密钥和匿名群公私钥等加密方法对兴趣包和数据包进行混合加密,可以保证数据包自签名后到用户收到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修改,即使攻击者通过窃听得到加密的通信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无法逆向破解得到明文内容,从而保护了通信数据的隐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匿名群来保护签名者的身份隐私信息,同时通过混合加密的方法实现了通信内容和通信双方之间的不可链接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6080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98652.7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隐私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A向TSM发送获取RB的请求,获取RB,产生随机数以及假名,得到消息m1并发送到用户B;用户B接收到消息m1后,向TSM发送获取RA的请求,获取RA,产生随机数以及假名,得到消息m2并发送给用户A;用户A接收到信息m2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RB计算出SSK和密钥验证标识MacA,并将MacA发送给用户B;用户B接收到MacA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和RA计算出SSK和MacB,并将MacB与MacA进行比较,若相等,则用户B将SSK设置为共享密钥,将MacB发送给用户A,若不相等,则结束会话;用户A将MacB与MacA比较,若相等,则将SSK设置为共享密钥,否则,结束会话。本发明方法保护了NFC移动设备通信时的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910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09127.5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06 , H04L9/0866 , H04L9/3278 , H04L63/0428 , H04L63/0807 , H04L63/08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物理不可克隆技术实现RFID双向认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写器向标签发送请求认证的命令;标签收到命令后,将自身存放的IDS作为响应,发送给读写器;读写器验证标签发送过来的IDS的真伪,计算和的值,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标签;标签验证读写器发送的计算结果的真伪,通过计算得到随机数r,进一步计算且标签通过计算来验证ID的正确性,若正确,则标签计算Gn+1=P(Gn)和Gn+2=P(Gn+1)的值,然后将和的值发送给读写器;读写器再次验证标签发送过来的值的真伪,读写器通过计算获得Gn+2,进一步地读写器验证消息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认证过程到此结束。本发明解决了RFID系统中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双向认证存在安全缺陷的问题,且降低标签端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4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092295.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地形障碍三维空间的蚁群优化路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对地图空间进行建模;在三维空间中生成O‑XYZ坐标系,O为原点,X、Y、Z分别对应X、Y、Z轴,并对空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在该坐标系中生成size*size*size个空间点,其中size表示密度,每一个空间点代表一个位置点;本发明的机器人不断通过探测操作获取局部环境,之后使用蚁群算法对获得的局部环境进行处理,筛选出有效的地形信息进行计算,能降低运算的成本;蚁群算法中添加了路径纠正操作和拆分操作能对计算出来的路径进行局部优化,弥补了算法随机性带来的陷入路径局部最优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