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9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14721.8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34 , B01D53/04 , C01B3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焦制备、再生和还原一体化制备硫磺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回转式反应装置,在所述的回转式反应装置内设置有螺旋板,沿着饱和活性焦、煤粉送入方向,回转式反应装置内部被依次分成了干燥区、再生区、还原制焦区或者还原区、制焦区;本发明利用一种回转式反应装置实现活性焦制备、再生和还原反应过程,缩短了活性焦烟气脱硫及资源化利用的工艺路线,减少了设备数量,提高系统经济性,同时实现吸附剂再生、制备单质硫磺和制备活性焦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5123.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次风煤粉半气化超低负荷稳燃且低氮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燃煤锅炉低负荷调峰技术领域,包括炉膛,炉膛下部与一次风主路连通,一次风主路和一次风旁路连接,一次风旁路安装煤粉半气化装置,一次风旁路通过混合口回连至一次风主路,一次风经由煤粉半气化装置气化后煤气及未反应残碳混合物混入一次风主路。该系统使得煤粉在一次风旁路内半气化预燃,产生高温还原性半煤气(包括煤气、产生的焦粉及未反应的煤粉)送入锅炉底部起到稳定燃烧且低氮燃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5036.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粉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粉蒸汽富氢气化制备可燃气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气化反应器中煤粉与蓄热式换热器提供的高温蒸汽发生气化反应,产生富氢燃气,富氢燃气经过换热器降温后进入喷淋塔二次降温使其中水蒸气冷凝,释放显热和潜热,富氢燃气从喷淋塔排出,由闪蒸罐向喷淋塔提供的喷淋水回收冷凝水所释放的热量,冷凝水与喷淋水一同进入闪蒸罐再次转变为蒸汽,并通过换热器吸收富氢燃气显热后进入蓄热式换热器,获得达到煤粉气化反应温度的高温蒸汽;本发明利用高温水蒸气作为单一气化剂参与煤粉气化反应,蓄热式换热器所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为气化反应提供所需的H元素和反应温度,提高富氢燃气中H2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0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10602.0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热解气裂解制氢方法,涉及热解制氢领域,是以煤及有机废弃物热解技术、氢气分离提纯技术为基础,结合蓄热体蓄热技术理论提出的。本方法以煤或有机废弃物的热解气为原料,进入蓄热式裂解制氢装置,经高温,热解气中大分子烃类裂解为H2、CO,并析出部分碳,裂解气经分离提氢后,乏气送至蓄热式裂解制氢装置燃烧室燃烧并为蓄热体蓄热,燃烧阶段合理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将热解气裂解阶段析出的部分碳燃烧掉,在至少布置两套蓄热式裂解制氢装置前提下,裂解与蓄热交替运行,从而实现热解气裂解制氢连续稳定运行。本发明为煤及有机废弃物的热解制氢提供了新思路,为其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47607.5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F23K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风煤粉半气化稳燃装置,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蓄热体;第一管体套设于第二管体外侧。第一管体包括管径逐渐增大的变径结构,变径结构后为管径保持不变的外筒,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煤粉引燃锥体,其后连接旋流结构。锥体的锥面上,有一级煤粉浓缩环口,其开口朝向锥体中轴;管径大于一级煤粉浓缩环口的位置,有二级煤粉浓缩环口,其开口方向平行于锥体中轴。蓄热体位于第二管体内侧。本发明能够使一次风进入炉膛进行二次燃烧,尽快燃烧燃尽,提前了锅炉中燃烧的反应时机,并使燃烧的物理空间更加集中,可实现燃煤锅炉超低负荷稳定运行,实现燃煤锅炉超低负荷运行时低NOx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14833.8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电电力朝阳热电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军龙 , 武超 , 薄恩多 , 徐东伟 , 邢宇 , 赵建峰 , 薛洪章 , 张永利 , 王雪玢 , 马春元 , 陈桂芳 , 王鹏 , 崔琳 , 李玉忠 , 张立强 , 高全 , 孙家鑫 , 赵传宁 , 潘峰 , 张鑫
IPC: B01D53/34 , B01D53/73 , B01D3/06 , B01D3/10 , B01D5/00 , C01B32/50 , B01D53/80 , B01D53/50 , B01D53/04 ,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高浓度CO2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燃煤电厂高浓度CO2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依次相连脱硫浆液负压蒸发系统、余热回收系统、CO2捕集系统、CO2解吸系统、CO2资源化利用系统;所述脱硫浆液负压蒸发系统用于蒸发脱硫浆液获得含有CO2的乏汽;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乏汽与循环水换热进行余热回收,并将乏汽中的水汽冷凝获得含有CO2的不凝气,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与所述CO2解吸系统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路,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余热加热所述CO2解吸系统。本发明中将脱硫浆液负压蒸发,实现余热利用的同时,提高了气体中CO2的浓度,降低了CO2资源化利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1149.3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热循环和工质循环的高效热解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热解筒体和工质循环筒体,所述热解筒体套设在工质循环筒体的外部且同轴设置,热解筒体和工质循环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作为待热解物料的热解通道,所述热解筒体外设置大螺距盘管;热解筒体的前端设置载热返回装置,后端设置载热体收回结构,工质循环筒体的前端与热解筒体连通,后端依次对接工质回送结构和载热体筛网结构;本发明设置热解筒体和工质循环结构,热解筒体作为热解通道,工质循环结构作为已热解产物的返回通道,热解筒体外螺旋盘绕大大螺距盘管,作为球形载热体的返回通道,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载热体和热解工质的双循环,提高了装置的热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54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1141.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筒双循环的高效热解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热解外筒体和干燥内筒体,所述干燥内筒体设置在热解外筒体内且同轴设置,所述干燥内筒体的内壁上设置螺旋片,所述热解外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推进螺旋片,所述热解外筒体和干燥内筒体的一端设置双循环收集返回装置,另一端设置筛网结构;本发明设置有干燥内筒体和热解外筒体,可以在装置内即可实现物料的循环混合,无需在装置外额外设置其他的返回器具,返回的物料和球形催化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同时在返回过程中还能通过烟气进一步加热,能够有效对返回的物料和球形催化体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有机废弃物的热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5041.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高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阶煤蒸汽热解制取油和兰炭的工艺及装置,包括热解炉中低阶煤煤粉与蓄热式加热炉提供的高温蒸汽发生热解反应,热解产物进入高温过滤器将兰炭过滤排出,剩余产物经换热器降温后进入喷淋塔洗涤,析出并回收热解油,剩余的热解气排出喷淋塔并通入蓄热式加热炉作为燃料燃烧,为蒸汽的升温提供热量,获得的高温蒸汽通入热解炉参与热解反应;本发明通过热解炉、高温过滤器和喷淋塔的配合,实现了热解油(焦油)和兰炭的制取;同时,通过喷淋塔分离出热解气,通入蓄热式加热炉内作为燃料,高温燃烧提供热解热,实现热量自给自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65977.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的熔融还原铁热质循环的系统及方法,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包括还原炉;还原炉内依次设置熔融还原段、富氢气化段、预还原段;煤粉、铁矿粉在还原炉内发生反应产生还原乏气,还原乏气依次通过回热换热器、余热锅炉连接、除尘装置、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回热换热器输出循环还原气至所述熔融还原段形成循环回路。实现煤粉‑水蒸气气化和气基铁矿粉还原两个热化学反应有机匹配和耦合,将产生的热质循环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