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95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60381.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物与黏土接触面的切向极限应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网格重剖分和插值方法,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迭代更新,直到满足结束条件,得到更新后的有限元模型网格节点上的土体强度,基于土体强度,计算结构物与土体接触面的切向极限应力,在每次迭代的过程中,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中土体和结构物接触面处土单元高斯点的土体强度,通过距离插值法插值到更新后的有限元模型的网格节点上;其中,距离插值法通过计算某网格节点最邻近的两个土单元高斯点的土体强度的加权和,将加权和插值到更新后的有限元模型中的该网格节点上。解决了网格扭曲变形过大造成的收敛问题和影响计算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8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27751.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块支架构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模块支架预制车间、预制方法、建造方法及系统,针对桁架制造工艺繁琐的问题,基于汽车制造工艺提出了模块支架桁架一体化建造车间,可实现区段桁架机械化、一体化建造;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桁架分区段预制—码头拼装的海上光伏模块支架建造方法,先在模块支架桁架一体化建造车间按图示分区段完成桁架预制,通过陆运将区段桁架运输至码头,借助轻型可移动拼装节点工艺室完成模块支架拼装。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4836.4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光伏电站技术领域,提供了海上光伏电站抗冰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抗冰系统。其中,该设计方法包括基于设计光伏电站场区的规模参数、海冰情况及地质情况,分别确定出光伏电站场区的直立桩阵列及直立桩的初步参数、海冰参数及岩土力学参数;在光伏电站场区的直立桩阵列外围加设斜桩;根据海冰参数、岩土力学参数及直立桩阵列所产生的遮蔽系数,得到直立桩阵列中不同区域直立桩所受到的冰力,基于建模计算复核直立桩的初步参数,更新直立桩参数;在光伏电站场区内设置设定数量的海水连通装置,以确保固定海冰上下的压力相同;基于桩长及桩径与直立桩抗拔能力的关系,最终确定出直立桩参数中的桩长及桩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4723.3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10/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海上综合产业运维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案包括:获取各产业运维相关信息,其中,所述运维相关信息包括资源及场址信息、运维信息及环境信息,所述各产业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以及海洋牧场;基于所述运维相关信息,获取各船机与各点位运维许可情况;基于各点位运维需求以及满足各点位运维许可的各船机到达各点位运维所需时间,以运维投入船机最少以及整体运维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海上综合产业运维方案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对所述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最优的海上综合产业运维方案;其中,所获得的运维方案包括参与当前次运维的船机、船机运维路线、参与人员以及物资安排。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2080.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沉桩疲劳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取的单桩基础参数、单桩基础所在海域地质土层参数以及桩锤参数,进行单桩沉桩过程模拟计算,得到每次锤击时对应的应力幅值;根据单桩的应力集中系数以及每次锤击时对应的应力幅值,得到沉桩疲劳时评估用应力幅值;选定S‑N曲线,根据选定的S‑N曲线,得到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允许锤击数;根据不同应付幅值下的允许锤击数以及不同应付幅值下产生疲劳失效的预计循环次数,得到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沉桩疲劳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评估单桩基础沉桩疲劳损伤程度,结合风机疲劳损伤及波浪疲劳损伤,可以得出单桩整体疲劳损伤,保证了单桩基础设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9241.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桩基固定式支撑结构、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及方法,包括:桩式基础、固定式平台和防波消浪组件;所述桩式基础的一端设有用于承载目标结构的固定式平台;所述防波消浪组件包括防波浮箱、防波插板和第一锚固件;在相邻两个桩式基础之间设有防波浮箱,在防波浮箱的底端设有防波插板,所述防波插板通过第一锚固件连接至桩式基础的另一端。具备消浪防波功能,减少防波消浪设施建造投资,维持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的稳定,适用于不同的海域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1890.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监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双共享系泊系统动力响应状态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取双共享系泊系统的动力状态数据和海上环境数据;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并调整模型参数;获取预测的下阶段海上环境数据;利用满足测试要求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基于预测的下阶段海上环境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双共享系泊系统下阶段的动力响应状态预测结果;对双共享系泊系统可能发生的运动和系泊组件结构的受力状态综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状态调整。本发明可以提高漂浮式风机双共享系泊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漂浮式风机在服役寿命周期内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4703.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计算方法及系统,根据单桩基础的基本结构形式与几何模型参数,定义有限元模型的物理参数与几何参数;将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以表格的方式写入脚本,并通过参数传递脚本,将其以控制指令的形式批量输出;以分布式方式或顺序执行各有限元建模计算作业,在建模计算作业完成后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并提交,且自动打开相应文件,提取其中有限元模型的目标数据的最大值,汇总所有文件的目标数据最大值。本发明可以批量创建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模型,并施加相应载荷进行计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0704.5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32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光伏桁架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腐涂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和乙组分的质量比为3~6:1,其中,甲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改性环氧树脂A 18~35份,活性稀释剂2~6份,分散剂0.2~1.2份,紫外光吸收剂0.1~0.6份,纳米金红石型钛白10~30份,物理阻隔颜料5~15,体质填料10~20份,触变剂0.5~1.5份,溶剂5~10份;乙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酰胺固化剂10~20份,抗老化剂0.5~2份,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0.5~3份,溶剂3~10份;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环氧当量为250‑350g/eq的低分子量环氧化合物。该防腐涂料在满足海上光伏桁架防腐要求的同时,可以提高环氧厚浆涂料的耐候性能,使之在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放置过程中无明显黄变与粉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56822.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光伏抗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桩基式海上光伏用可拆卸抗冰结构及系统,它解决了目前的抗冰锥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与桩基采用抱箍连接的两个半圆箍组合结构,每个半圆箍组合结构包括上层半圆箍、中层半圆箍和下层半圆箍,每个半圆箍组合结构对应的上层半圆箍、中层半圆箍和下层半圆箍从上到下依次对接后固定在桩基上,每层半圆箍通过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至半圆箍表面,另一端固定至抗冰竖板,所有抗冰竖板通过抗冰横板固定连接。其利用抗冰竖板的厚度截面与来冰接触,依靠较小的接触面积产生接触压强,超过海冰的压缩强度,将接触处海冰压碎并使之发生脆性劈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