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7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0922138.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10N10/817 , H10N10/82 , H10N10/01 , B22F3/105 , B22F7/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升Te基热电接头性能的方法,属热电器件制备和连接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热电材料和电极材料之间引入合适的化合物作为阻隔层,构建热电接头浓度梯度结构,解决二者连接过程中元素的严重扩散导致的热电接头性能削弱的问题,实现热电接头性能提升和服役寿命提高的目的。通过在Fe和Te之间引入原子百分比在0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59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044480.4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热电器件制备和连接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降低Mg2Si基热电材料与电极连接界面接触电阻的方法,在界面处构建缺陷的化学势平衡,减小界面两侧镁原子浓度梯度,实现降低其界面接触电阻的目的。控制热电材料Mg2+xSi1‑yBiy(0≤x≤0.1,0≤y≤0.01)与电极材料Mg36+zSi15Ni50(94≤z≤100)中的Mg含量调控本征点缺陷浓度,在外加电场和压力场的耦合作用下,在实现热电材料和电极材料致密化的同时,同步实现二者之间的扩散反应而形成连接。通过构建热电材料和电极材料中的Mg平衡,减小热电接头界面两侧Mg原子浓度梯度,降低连接界面接触电阻,提高界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06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31014.8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质碲基复合热电材料,属于热电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该热电材料化学式为Te1-x(Sb2Se3)x,0≤x≤0.2。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化学式摩尔分数配比称量各原料组分,将Te块、Sb粉和Se粉真空封装于镀碳石英管中;再将石英管置于垂直管式炉中熔炼;随后进行退火处理;最后将得到的铸锭研磨成细粉,再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成致密的块体具有很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热电性能,其热电优值达到0.95。本发明通过熔炼工艺、退火工艺、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来提高单质碲基复合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引入硒化锑组元,实现载流子浓度和晶格热导率的协同优化,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692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1087.4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3C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管与金属板的电场辅助扩散连接装置及方法,属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玻璃嵌套进环状的石墨模具内,通过石墨模具改变电场的分布方式,使得电场集中施加在玻璃的底部,同时将传统玻璃中的Na2O替换为Li2O,通过高温和高压电场促使玻璃基体中碱金属氧化物电离分解迁移,提高了键合界面的反应速度和化学键的密度,有利于提高连接界面的强度。实现了长玻璃管与金属板的连接,为复杂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00339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5993.9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3/021 , B22F9/04 , B22F1/02 , B82Y40/00
Abstract: 机械合金化辅助固液固法制备自分散硅纳米线粉体的方法,属于纳米半导体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是利用Si粉和Ni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辅助固液固法制备自分散硅纳米线粉体的制备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利用Si粉和Ni粉为原料,先采用机械合金化获得Ni包Si结构的混合粉体;再将混合粉体放置在真空管式炉中经固液固保温过程获得以Ni核为中心呈径向生长的硅纳米线粉体。本方法的特点是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工艺简便,制备出的硅纳米线呈自分散特征,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纳米线易缠绕、团聚和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6254.1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高纯纳米粉体Mg2-xSiTMx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热电材料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用微波反应法制备高纯纳米粉体Mg2-xSiTMx热电材料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是由MgH2粉、Si粉和过渡金属氢化物TMHy粉在微波炉中反应,反应全过程在流动Ar气保护下,MgH2和TMHy分解温度均小于350℃,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易于分解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其强还原性有助于抑制基体表面吸附氧和氧化产物的进一步形成,得到纯度为≥99.95%的高纯纳米Mg2-xSiTMx粉末。本方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且高效节能,制备出的Mg1-xSiTMx热电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316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5659.8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AlMgB14-TiB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种陶瓷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电极之间的刚玉模具内放置AlMgB14、TiB2和碳纳米管混合粉体,在脉冲电场激活作用下粉体界面产生反应热和扩散烧结过程而形成复合陶瓷块体。由于碳纳米管与硼化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在其与AlMgB14和TiB2陶瓷颗粒的连接界面具有较好的化合及润湿性,保证各相间界面的良好结合,提高烧结体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损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的刚玉陶瓷模具使试样坯料产生均匀和集中的电流分布,保证了粉体间界面的反应强度,促进了扩散烧结过程,缩短了试样的制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32010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12669.8
申请日:2006-04-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层陶瓷内衬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以金属间化合物和钛化物为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梯度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克服了采用离心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时陶瓷层与金属层为机械结合结构和力学性能不高的缺点。其特征在于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合的反应原料粉末并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当转速达到1500~2000rpm时,用点火器点燃反应原料并使之形成高温自蔓延反应;高温反应合成的反应物按照不同密度在钢管内壁形成层状内衬层;合成的内衬层结构沿径向依次为钢管—金属间化合物—钛化物陶瓷—氧化铝陶瓷,本发明结合强度、力学性能、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14923.5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青岛滨海学院
IPC: G01N21/956 ,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PCB板元件检测系统,包括视觉系统、图像处理及通信系统和PLC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包括工业相机和读码器,读码器读取PCB板面条码信息并发出触发信号,工业相机取像;图像处理及通信系统包括视觉检测模块、逻辑分析模块和工控机,视觉检测模块用来分析图像,将检测结果传至逻辑分析模块,工控机实时监控;PLC控制系统包括PLC和声光报警模块,逻辑分析模块记录后将相应的I/O信号发送给PLC,PLC根据收到的I/O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声光报警模块用来报警。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机器视觉检测代替人眼检测,将生产线上的不良品检测出来,精准、快速识别不良品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0590634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09639.X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青岛滨海学院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05 , C04B35/622 , C04B2235/3813 , C04B2235/5427 , C04B2235/54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TiB2表层的AlMgB14?TiB2超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下石墨电极和上石墨电极之间依次铺设一层AlMgB14粉体和一层TiB2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硬度达到25?30GPa,抗弯强度2000?2100MPa,500℃高温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表面摩擦系数0.2?0.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