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设置型空调机的顶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48303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580017039.3

    申请日:2005-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F24F1/0007 F24F2001/0037 F24F2013/0616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包括:收纳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本体外壳;以及配置在该本体外壳的顶面、吊设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顶板,顶板的板厚减薄到规定厚度以下,从支撑风扇及风扇电机的该顶板的中央部向支撑热交换器的外周部放射状延伸形成有多根补强肋,这些各补强肋之间形成为平面,通过将多根补强肋的根数及截面形状(拉伸形状)、深度、宽度等调整到最佳,从而不需形成现有技术中的多根副补强肋等。而且,也可改善顶板的刚性、强度、挠曲特性、振动特性等使其达到所需的水平。

    高处设置型空调机的顶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95720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7039.3

    申请日:2005-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F24F1/0007 F24F2001/0037 F24F2013/0616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包括:收纳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本体外壳;以及配置在该本体外壳的顶面、吊设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顶板,顶板的板厚减薄到规定厚度以下,从支撑风扇及风扇电机的该顶板的中央部向支撑热交换器的外周部放射状延伸形成有多根补强肋,这些各补强肋之间形成为平面,通过将多根补强肋的根数及截面形状(拉伸形状)、深度、宽度等调整到最佳,从而不需形成现有技术中的多根副补强肋等。而且,也可改善顶板的刚性、强度、挠曲特性、振动特性等使其达到所需的水平。

    空调机用室内机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3604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880112480.3

    申请日:2008-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20

    Abstract: 空调机用室内机A,具备收纳风扇(2)和热交换器(3)的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顶板(13)。在顶板(13)上形成有将该顶板(13)分割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3a、13b)的纵向加固肋(14)。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3a、13b)中,分别形成有在纵向加固肋(14)与和纵向加固肋(14)相对的顶板的两侧边缘(13c)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横向加固肋(15、16)。因此,通过加固肋(14、15、16)大幅度强化了顶板(13)整体的刚性。此外,在通过鼓凸成形使第一和第二横向加固肋(15、16)成形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成形后的回弹引起的顶板(13)的扭曲和反曲。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顶板(13)组装时的操作性。

    高处设置型空调机的顶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014805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80029369.4

    申请日:2005-09-01

    Inventor: 刘继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20 F24F13/32 F24F2001/0037

    Abstract: 在高处设置型空调机中,在构成本体外壳的顶面且吊设及支撑风扇及风扇电动机的顶板(32)上形成平行排列的多个平行补强肋(35)和非平行补强肋,该非平行补强肋由与所述平行补强肋平行排列的平行部分和从该平行部分的端部以规定角度延设的非平行部分构成,在板厚与现有产品相同时,与形成放射状的补强肋的现有产品相比,可减小最大挠度,提高共振转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