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岩与土的螺旋冲击钻孔装置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2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00301.8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岩与土的螺旋冲击钻孔装置的施工方法,钻孔装置包括钻机系统和钻机支架,所述钻机支架包括行走的底盘机构,底盘机构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驾驶及操作室,工作平台的前端设有动臂,动臂的前端与钻孔系统连接;钻孔系统包括配电系统、空压系统、凿岩部件、钻土部件、齿轮、钻杆和钻头。施工方法包括将钻机支架行驶至指定位置;安装钻孔系统;调节钻头的初始高度和钻孔角度;开始钻孔。本发明解决了钻孔设备无法适用于不同土层的难题,适用于岩与土的螺旋冲击钻孔装置可适应不同的地层条件,可精准控制钻孔角度,机动性强,绿色环保、节能降噪,钻头坚固牢靠,适用于边坡、基坑支护工程。

    桩锚支护结构快速施工的无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8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1008418.9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桩锚支护结构快速施工的无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桩锚支护结构快速施工的无腰梁支护结构,通过锚索、十字形锚具、连接支护桩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无腰梁架构的桩锚支护方法在支护桩上采用对拉承载结构锁定钢绞线的繁琐施工难题;避免了现有桩锚支护结构中需要施工繁琐的腰梁,实现了无腰梁支护,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本发明还包括桩锚支护结构快速施工的无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先将十字形锚具压索板压抵对分锚索钢绞线后,再穿入锁定锚索钢绞线,锁定板张拉锁定锚索钢绞线至设计预应力值即可。此种锚具大大简化了桩锚支护结构的无腰梁施工。

    一种用于绿色混凝土施工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900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531149.6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绿色混凝土是指在商品混凝土的基础上,外加体积置换率为5%‑25%的粗骨料并迅速搅拌均匀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凝。绿色混凝土具有抗收缩开裂、力学性能好、体积稳定性好、节省水泥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流动性差,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无法泵送到足够高的位置,故而无法自动化施工。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混凝土施工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混凝土地泵、混凝土输送管道、绿色混凝土搅拌装置和智能顶升装置,所述智能顶升装置外套在建筑结构之外,由操作平台,支撑桁架和千斤顶构成。智能顶升装置可为绿色混凝土施工提供移动的施工平台,从而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增强施工安全性,保证绿色混凝土施工自动化进行。

    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57007.4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装置包括梁氏试件、分配梁和上部连接件,所述梁氏试件包括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由一根通长钢筋连接,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L型槽;两个L型槽形成的凹槽中卡合放置有钢铰,钢铰中间设有钢铰转轴,所述钢铰转轴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边缘的距离相等;梁氏试件上方设有分配梁;所述左、右两块半梁混凝土的下方分别设有球铰支座。本发明解决了拉拔粘结试验中钢筋、混凝土应力状态与真实情况不符的问题,本发明加载过程中力臂明确,可测试基于梁氏构件测试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19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13511.4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属于地基基础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预设位置钻孔;用编织袋将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缠紧,插入钻孔中,编织袋顶部与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的底部距离钻孔底部距离为150~250mm,在锚固段长度内,所述二次注浆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所述缠紧后的编织袋的直径与钻孔直径相同;封孔;一次注浆;二次高压注浆。本发明提出的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确保锚杆对回填土、松散土及软黏土体的有效注浆加固,保证其抗拔力。该方法具有废物再利用、普遍适应性、造价低、施工简便等优点。

    一种减震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5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13499.7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减震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包括预应力锚索、减震装置和封锚保护层。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弓形钢板、钢垫板及锚头,所述封锚保护层包括箱型钢板及混凝土保护层。锚索施工完成后,将钢垫板置于混凝土面层之上,弓形钢板作用于钢垫板之上,使锚索穿过钢垫板孔位及弓形钢板孔位,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并锁定在弓形钢板之上。箱型钢板焊接在钢垫板之上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提供保护作用。本发明弓形钢板作为传力构件,起到了隔震及减震耗能作用,防止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锚索断裂或锚头崩裂等脆性破坏。减轻地震对支护结构造成的破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边坡支护。

    一种管式土钉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20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74149.X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土钉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管式土钉支护结构包括花钢管,花钢管一端为锥形钻头,另一端开口设有螺纹,花钢管管体表面设有出浆孔,管体上设有螺旋式钢肋,螺旋式钢肋紧邻锥形钻头;压力注浆时,注浆套管一端与花钢管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注浆软连接;注浆完成后,拆下套管,花钢管开口端安装锚固结构,花钢管在混凝土面层排列为梅花形。本发明钢管直接打入土体,避免了钻孔注浆在松软的软土地区施工时,出现塌孔、埋钻及缩颈等问题。采用机械旋转钻入土体,减小钢管入土难度、钢管在入土过程中的损耗,加快施工进度;螺旋式钢肋使花钢管周边土体变得疏松,在压力注浆时,形成的浆与土体复合加固体直径较大,提高土钉抗拔力。

    一种压力型锚杆模型在离心场中的工况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523904.1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型锚杆模型在离心场中的工况模拟方法。通过辅助细钢丝将固定有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锚杆及承载体相似材料布置在模型箱内;填土或浇筑后拔除辅助细钢丝形成基坑模型;通过张拉架及砝码进行预应力张拉,利用模拟开挖装置的加压板向模型开挖面加压使锚杆回到张拉前预应力为零的状态;开机试验中通过电机使加压板后撤,进而锚杆重新获得预应力,分级后撤加压板实现分级开挖、施加预应力的施工过程模拟。本发明可靠性强,技术性强,成本低;设备简单,实现了压力型锚杆在离心模型试验中的模拟;实用性强,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停机开挖、施加预应力的施工过程。

    一种基坑土钉支护结构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198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127050.0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一种基坑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基坑向下开挖l?2米深,采用钻孔机朝迎土面斜向下钻孔;在钻孔中放入土钉,然后向孔中灌浆;在基坑壁的表面铺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钢筋网片;在土钉钉头下方和钢筋网片之间安装钉下承载结构;喷射混凝土面层形成挡土面层完成一层土钉支护,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基坑底部。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并由螺母将土钉锁定在钉下承载结构上;在两根槽钢翼缘内喷满混凝土与挡土面层的混凝土凝固连为一体;安装钉下承载结构,采用螺母锁定土钉,克服了无法对土钉施加预应力,且钉头容易因在面层产生“刺穿”破坏的缺点,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可以在坑壁表层下一定范围内形成压力场,减小土体的变形,提高施工安全稳定性。

    一种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7051.5

    申请日:2015-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74 E02D5/76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设置土钉或锚杆,铺设面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面层钢筋网;安装钉下承载结构;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用螺母锁定;喷射混凝土形成挡土面层,形成一层土钉支护;安装锚下承载结构;对锚杆施加低预应力用锚具锁定;喷射混凝土形成挡土面层,形成一层锚杆支护;重复土钉支护或锚杆支护直至基坑底部,形成土钉支护层和锚杆支护层,构成支护结构。土钉钉头的钉下承载结构克服了无法对土钉施加预应力,且钉头容易因在面层产生“刺穿”破坏的缺点;锚头部的锚下承载结构解决了槽钢屈曲破坏和锚头冲切破坏的问题;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和对锚杆施加低预应力,克服了传统土钉和锚杆联合支护时土钉和锚杆工作不协调的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