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25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17425.1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连续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杂连续纤维定义为连续纤维和连续聚四氟乙烯纤维混杂,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树脂20%‑50%、连续纤维10%‑40%和连续聚四氟乙烯纤维10%‑40%。本发明以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为基体,采用连续纤维和连续聚四氟乙烯纤维为增强体,其中连续聚四氟乙烯纤维兼具润滑作用,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摩擦磨损性能。该种方法可根据浸胶工艺、铺层方式灵活设计复合材料成分、结构与性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2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8441.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32B5/02 , B32B27/00 , B32B27/20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27/30 , B32B27/38 , B32B27/28 , B32B27/34 , B32B27/02 , B29C70/34 , B29C70/54 , D01F6/94 , D01F6/48 , D01F6/90 , D01F8/16 , D01F1/10 , D06M11/44 , D06M101/30 , D06M101/22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复合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氧化锌纳米线静电纺丝膜层间增强增韧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热塑性树脂和氧化锌种子剂溶解在极性有机溶剂中,配制成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工艺,经过加热干燥,并在氧化锌生长液中生长,制备负载氧化锌纳米线的静电纺丝膜;将静电纺丝膜铺放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通过热压或真空热压成型工艺,制备负载氧化锌纳米线静电纺丝膜层间增强增韧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使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韧性显著提高。本发明对于推动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40769.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L81/06 , C08L79/04 , C08L63/02 , C08L63/00 , C08K7/06 , C08K5/3445 , C08K5/21 , C08J3/12 , C08J5/04 , C08J5/24 , C08G59/40
Abstract: 一种热塑性树脂增韧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选用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范围、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的热塑性树脂,将其溶解于良溶剂中配置成均匀溶液;将其加入非溶剂中使其沉淀,得到混杂热塑性树脂;树脂研磨后得到混杂热塑性树脂增韧颗粒。其次,将颗粒加入未固化树脂中,再依次加入固化剂、促进剂,搅拌均匀得到预浸料用树脂,通过热熔法制成胶膜。最后,将胶膜与增强纤维、纤维织物通过热熔法制成预浸料,预浸料通过裁剪、铺放成型,在热压罐中加热固化得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可降低环氧树脂的粘度,利于树脂配制与热熔预浸料制备工艺的实施;可避免相分离导致复合材料耐热、耐溶剂性能的下降;提升复合材料的耐吸水性和耐溶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0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590311.0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59/24 , C08G59/32 , C08G59/50 , C07D301/28 , C07D303/27 , C07D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热固性环氧树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厚朴衍生物的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厚朴衍生物与环氧氯丙烷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得到相应的天然厚朴衍生物二官能度环氧树脂。其中的二官能度环氧树脂再在间氯过氧苯甲酸的氧化下可得到相应的天然厚朴衍生物四官能度环氧树脂。整个合成过程非常简单高效,易于大规模生产。且本发明的基于天然厚朴衍生物的生物基二官能度及四官能度环氧树脂都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在替代石油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09940.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D303/16 , C08G5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活性酯侧基新型生物基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利用生物基原料厚朴酚和乙酸酐,以乙酸钠为催化剂,通过乙酰化反应得到含乙酰酯侧基的中间体;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中间体的双键被环氧化得到含乙酰酯侧基生物基环氧前驱体。在不添加任何固化剂的情况下,通过乙酰酯基和环氧基团的反应,制备了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同时,也可以利用石油基固化剂和酯官能团与环氧基团的不同反应活性,形成“原位”自生长相分离和氢键作用,从而同时实现环氧树脂的增强和本征阻燃。这种简单的策略为解决环氧树脂耐热性、强度和阻燃难以同时提高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728062.X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D237/32 , C07D405/14 , C08G59/26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杂萘联苯双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傅克反应制备单侧甲氧基中间体MHPZ;(2)以MHPZ、对溴苯甲醚、1,10‑邻菲罗啉和CuI为原料,合成了双侧甲氧基中间体MMPZ;(3)将MMPZ经路易斯酸还原得到双酚单体HHPZ;该合成条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后处理简便且产物纯度高的优势。本发明进一步将合成的双酚单体HHPZ两端同环氧氯丙烷进行环氧化,得到了低熔点、加工窗口宽的环氧单体,该环氧单体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本征阻燃环氧树脂,阻燃等级可达V‑0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98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097520.4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12/30 , C07D403/14 , C07D401/14 , C07D251/1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含杂原子、亚胺和三嗪环结构富氮多孔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将用惰性气体置换好的反应瓶中加入含三嗪环和杂原子结构多元胺单体,醛基单体和非质子性有机溶剂后,再将反应瓶置换惰性气体两次以上,反应物缓慢升温至100℃‑210℃反应10h‑100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抽滤,并分别用极性非质子溶剂和有机溶剂清洗后,然后过滤并干燥得到产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富氮多孔聚合物具有比表面积高、气体吸附量高的特点,并且对碘蒸气具有快速高效的吸附性能。同时本发明所涉及到的聚合物,其合成方法简单,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较好,满足气体吸附和储存、非均相催化等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21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65644.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膜技术领域,公开了聚醚砜/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醚砜共混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共混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与聚醚砜为膜材料,加入添加剂混合溶解于溶剂中配制铸膜液。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使用中空纤维膜纺丝机通过相转化法制得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由于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醚砜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杂萘酮结构,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超滤性能,使得聚醚砜/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砜共混中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亲水性和耐热性,在血液透析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7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27585.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5/40 , C08G65/48 , C08G81/00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链为聚乙二醇结构的聚芳醚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的主链为含有聚芳醚基的聚合物结构,侧链为聚乙二醇结构,所述聚芳醚基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侧链为聚乙二醇结构的聚芳醚基聚合物的制备包括:步骤(1):制备含聚芳醚基的聚合物;步骤(2):将所述含聚芳醚基的聚合物与聚乙二醇溶解于溶剂中,之后加入催化剂,待所述催化剂溶解后,滴加偶联剂,接着在搅拌下进行反应,即得。本发明所制备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热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67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315960.5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9D5/30 , C09D5/32 , C09D187/00 , C09D7/65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红外光学特性的含双金属配位的聚合物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金属偶联合成镍配位硫代双烯齐聚物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希夫碱固化和金属配位反应、对所制得的涂层进行红外和微波吸收性能测试。本发明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涂层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能、较低的中远红外发射率和微波兼容隐身性能。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其自身成膜性良好,可溶剂加工制备成机械性能优异的近红外吸收薄膜。将其与无机填料共混可以加工成兼具可见光可视性和红外兼容隐身的功能性涂料。本发明所使用的涂层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制得的涂层在红外隐身领域的应用具有实际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