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888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80120497.3

    申请日:2008-12-05

    Inventor: 中川英俊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SP-A、SP-B)的像素。第一子像素(SP-A)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基准取向方位,不具有第三基准取向方位、第四基准取向方位,而具有第一基准取向方位、第二基准取向方位,第二子像素(SP-B)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基准取向方位,不具有第一基准取向方位、第二基准取向方位,而具有第三基准取向方位、第四基准取向方位。在某个垂直扫描期间,向第一子像素(SP-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向第二子像素(SP-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高,在另一垂直扫描期间,向第二子像素(SP-B)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比向第一子像素(SP-A)的液晶层施加的有效电压的绝对值高。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2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780051999.0

    申请日:2007-11-02

    Inventor: 中川英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53 G02F1/133788 G02F2001/1337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分割基板进行取向处理而形成有两个以上的畴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高显示品质和成品率。本发明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相对的一对基板、在基板间设置的液晶层、和设置在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层侧的表面的取向膜,并且在像素内具有两个以上取向方向不同的区域,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隔着光掩模对取向膜的一部分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所述光掩模设置有在遮光区域内形成有多个透光部的掩模中央部和具有以比掩模中央部的透光部的分布密度小的透光部的分布密度在遮光区域内形成有多个透光部的区域的掩模接合部。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9334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780050045.8

    申请日:2007-12-18

    Inventor: 中川英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会产生不良现象而能够提高边框区域附近的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对相对的基板、在基板间设置的液晶层和设置在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层侧的表面的取向膜,并且在像素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畴,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使用设置有在遮光区域内形成有多个透光部的第一掩模部和按照与第一掩模部的透光部的形态不同的形态在遮光区域内形成有多个透光部的第二掩模部的光掩模,隔着第二掩模部对边框区域的取向膜进行曝光,并且隔着第一掩模部对显示区域的取向膜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

    显示面板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1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207084.6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显示面板,其具有有源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配置在有源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外侧的驱动电路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基板;栅极金属层,其形成在基板上;绝缘层,其覆盖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极金属层,其形成在绝缘层上,在驱动电路区域中,栅极金属层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分离且相互接近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比第二电极更靠有源区域侧,在与第二电极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边,第二电极具有ESD牺牲部,ESD牺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边相对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不与源极金属层的源极金属重叠。

    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30580.8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20)的制造方法中,进行配线形成工序,在玻璃基板(GS)上,以跨越玻璃基板(GS)的第1区域(A1)和与第1区域(A1)的外侧相邻的第2区域(A2)的形式形成多个源极配线(27),以跨越第2区域(A2)和与第1区域(A1)的外侧相邻且与第2区域(A2)相邻的第3区域(A3)的形式形成多个第1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A),在第2区域(A2)形成连接源极配线(27)和第1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A)的多个第1配线连接部(49),以跨越第1区域(A1)和第3区域(A3)的形式形成电容配线主干(43)和共用配线(44),在第3区域(A3)形成连接第2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B)、电容配线主干(43)和共用配线(44)以及第2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B)的第2配线连接部(50)。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具备它的显示面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930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880119593.6

    申请日:2008-08-05

    Inventor: 中川英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4 G02F1/1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具备它的显示面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TFT(5)具备栅极电极(12a);隔着栅极绝缘膜(13)与栅极电极(12a)重叠的第一半导体部(14a);隔着栅极绝缘膜(13)和第一半导体部(14a)与栅极电极(12a)重叠的源极电极(15a);隔着栅极绝缘膜(13)和第一半导体部(14a)与栅极电极(12a)重叠的漏极电极(15b);在栅极绝缘膜(13)和源极电极(15a)之间与栅极电极(12a)重叠的第二半导体部(14b);隔着栅极绝缘膜(13)和第二半导体部(14b)与栅极电极(12a)重叠的导电部(15c),通过包含源极电极(15a)和漏极电极(15b)的短路部、第二半导体部(14b)和导电部(15c)的开关元件,使源线(15a)和像素电极(17)导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