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介孔碳纳米球适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610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98579.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氧化介孔碳纳米球适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氧化介孔碳纳米球OMCN为载体,表面通过π-π相互作用非共价连接Cy3荧光标记的单链DNA探针,制成氧化介孔碳纳米球适体传感器。本发明的基于OMCN的适体传感器,检测限低,可应用于MUC1分子、肿瘤细胞、离体肿瘤组织和活体肿瘤组织不同水平上的检测,确保诊断真实可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简单的基于OMCN的适体传感器的制备技术,适用于体内外的肿瘤多重诊断。

    一种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3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93455.6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黄容琴 王义

    Abstract: 本发明属材料化学领域,涉及一种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原位模板转化策略,将介孔硅球合成过程中的有毒模板剂转化成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均匀嵌入介孔硅骨架中,形成具有荧光性的介孔硅球。该方法既有效去除有毒模板剂,又赋予介孔硅球荧光学性质,简单省时易行,可推广应用到其他介孔类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荧光介孔硅球可用于制备生物成像制剂或药物递释载体。

    一种聚合物包裹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0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35859.0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黄容琴 王义

    Abstract: 本发明属材料化学领域,涉及一种聚合物包裹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采用普通极性溶剂NMP作为碳源和氮源,通过一步溶剂热反应、去除残余NMP等杂质并干燥后获得聚合物包裹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聚合物包裹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的新方法,制得的纳米点尺寸均一、荧光发射稳定且可调、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可广泛应用于肿瘤荧光成像和荧光传感器。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制备。

    一种具有高比电容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2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2499.7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王义 孔继烈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比电容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MCM-22分子筛浸渍在碳源、镍盐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让碳源分子和Ni2+离子充分的进入到MCM-22分子筛的层与层之间,然后在低温下预碳化;再在高温、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焙烧一段时间,得到石墨烯和MCM-22分子筛的复合物;最后将此复合物中的MCM-22分子筛和镍溶解,通过离心分离,并干燥即可得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可控的二维尺寸和层数。其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容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容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重现性好,可用于大规模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