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00094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10454.5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4B35/515 , C04B35/524 , C04B35/628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硅/炭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硅/炭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硅/炭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核壳结构,粒径为几百纳米或者更小的颗粒。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过程中,硬结构的壳材料可以避免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使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另外,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07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8846.0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水溶液充放电电池。该电池由隔膜、负极、正极和电解质组成;其中隔膜为固体且碱金属离子能够可逆通过,负极为碱金属、它们之间的合金或它们与其它金属组成的合金,负极侧的电解质为常见的有机电解液、聚合物电解质、离子液体电解质或它们的混合物;正极为含溴或溴化物的水溶液,正极侧为含碱金属盐的水溶液或水凝胶电解质。该水溶液充放电电池较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高一倍以上,可用于电力的储存和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49780.9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58 , C01B25/45 , H01M4/62 , H01M4/136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硼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是将含硼化合物与锂源、锰源、磷源、硼源和碳源化合物通过球磨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下一次煅烧而成,获得硼掺杂磷酸锰锂材料,其通式为LiMnP1-xBxO4-δ/C。硼掺杂显著地提高了磷酸锰锂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5727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03537.X
申请日:2011-01-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级电容器。该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活性物质为除钒以外具有两种氧化态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改性化合物。该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为含碱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正极活性物质为已知的活性材料。该超级电容器不仅比目前水溶液体系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比目前的有机超级电容器体系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此外该电容器还显示出优良的倍率性能和较好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操作性强,重现性好,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065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810038219.5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J5/18 , C08J9/04 , C08L71/02 , C08L33/20 , C08L33/12 , C08L27/16 , C08K5/09 , H01M10/40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以碳酸盐和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发泡剂,将其分散到聚合物溶液中,挥发溶剂,得到聚合物膜,然后在微波条件下进行发泡,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该复合聚合物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操作性强,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412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67531.1
申请日:2010-05-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L71/02 , C08L33/20 , C08L33/12 , C08L27/16 , C08L27/20 , C08K7/00 , C08K3/36 , C08J5/18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热传导性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即通过将高热传导电绝缘性纳米材料如BN纳米线分散到聚合物溶液中,挥发溶剂,得到聚合物膜。该聚合物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热传导性能从而改善其安全性能。且本发明操作性强,制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429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710038105.6
申请日:2007-03-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聚丙烯腈为前驱体生产碳纳米球的方法。该方法先以无机盐包覆乳液聚合所得的聚丙烯腈乳胶粒子,再通过高温热解生产碳纳米球,其步骤包括:乳液聚合获得聚丙烯腈乳胶纳米球,无机盐包覆所述聚丙烯腈纳米球表面,高温煅烧使聚丙烯腈纳米球碳化,再去除无机盐包覆层。由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碳纳米球粒径可调,平均粒径为20~250nm。另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189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02866.5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活化剂将氢化锂活化,以制备高纯度氢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混合:将低熔点金属或合金同氢化锂混合均匀,所述氢化锂含量为10-95wt.%(物料总重量);(2)加热放氢: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加热至70-700℃;反应气氛为氮气、氢气、氩气、氮-氢混合气或氩-氢混合气,或者为真空;其中:步骤(1)中所述低熔点金属为铋、锡、铅、铟、镉、锌、镁、钠、钾、铝、镁、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合金熔点为350℃或小于350℃。由本发明方法制备氢气,可以使不活泼的氢化锂在较低温度下分解释放出氢气,从而可以作为贮氢材料来使用,且产氢速度快,易于实现大规模贮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