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15449.6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线扰动的电压控制区域划分结果优化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获取负荷节点的无功‑电压曲线,即Q‑V曲线;对比分析每个负荷节点对应Q‑V曲线的极小值点,得到分区结果;将分区结果作为各个阈值划分的分区判据;S2:基于区域间的电压弱耦合性,根据潮流雅可比子矩阵构建含有功‑电压弱耦合关系的阈值划分模型;S3:采用小元素去除的方法,对阈值划分模型进行小元素去除,得到不同阈值下的VCA划分结果,并根据分区判据进行划分,得到最佳阈值对应的VCA划分结果;S4:对最佳阈值对应的VCA划分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优化后的划分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修正分区结果,并减少断线修正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57935.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厂所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并按照可再生电力弃电最严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的需求最大的原则选取供热期的多个典型日;2)将区域电力系统典型日的可再生电力弃电曲线分摊至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机组,结合获取的该热电机组的各典型日历史出力曲线,得到分摊至热电机组的净负荷曲线;3)利用热电机组各典型日的实际热负荷曲线、机组热电关系曲线和净负荷曲线,得到最终的蓄热装置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982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1392889.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燃煤企业外部性补偿的选择装置和方法,包括:根据燃煤企业上年度发电量数值,计算购买绿色证书总费用数值;根据燃煤企业上年度发电量数值,计算缴纳排污费总费用数值;计算购买绿色证书总费用数值和缴纳排污费总费用数值的差值;如果结果等于小于零,企业应当选择购买绿色证书;如果结果大于零,企业应当选择缴纳排污费。运用本发明的方法,将可再生能源补贴与排污费、绿色证书有机联系起来,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控制污染排放水平,增强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57935.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厂所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并按照可再生电力弃电最严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的需求最大的原则选取供热期的多个典型日;2)将区域电力系统典型日的可再生电力弃电曲线分摊至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机组,结合获取的该热电机组的各典型日历史出力曲线,得到分摊至热电机组的净负荷曲线;3)利用热电机组各典型日的实际热负荷曲线、机组热电关系曲线和净负荷曲线,得到最终的蓄热装置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94783.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雪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煤电机组灵活性评估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机组参数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得到风光出力曲线和负荷曲线;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技术确定电力系统电源侧的灵活性需求数据;根据电力系统中的煤电机组运行配置数据,确定煤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给能力数据;对灵活性需求数据和灵活性供给能力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电力系统煤电机组的灵活性评估结果,基于灵活性评估结果生成优化处理策略。本发明提供的电力系统煤电机组灵活性评估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对煤电机组的灵活性评估处理,有助于挖掘煤电机组灵活调控潜力,判断电力系统灵活性充裕程度,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决策提供理论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2241.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10B53/07 , F24D11/02 , C25B1/04 , C25B15/08 , C25B9/65 , F01K13/00 , F01K25/10 , F01K7/32 , C10B57/00 , C07C29/152 , C07C31/04 , C09C1/48 , C09C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化床燃煤电站的热解与电制氢、甲醇联产系统,包括轮胎热解单元、沸石储热和热泵供暖单元、甲醇合成单元、富氧流化床超临界CO2发电单元,轮胎热解单元通过轮胎热解清洁利用废物,实现节能减排,并且部分热解产物为自身热解提供部分能量,减少热解能耗,且燃烧产物为CO2可为甲醇合成提供清洁原料;沸石储热和热泵供暖单元采用储能密度较高的沸石热化学储能设备,对烟气废热进行回收,并在夜间通过吸收式热泵和空气能一起供热,提高供热能力;甲醇合成单元中电解槽的电力来自于系统自身,减少对外部昂贵电力的购买,实现能源就地利用;富氧流化床超临界CO2发电单元采用三级压缩的超临界CO2发电循环,具备较高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8417.X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供热抽汽对火电机组发电能力范围的方法、系统、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火电机组的最大主蒸汽流量、最小主蒸汽流量、最小排气量和供热抽汽量;将最小排气量输入供热抽汽排气量模型,生成供热抽汽下的最小主蒸汽流量;根据供热抽汽下的最小主蒸汽流量,结合火电机组的最大主蒸汽流量和最小主蒸汽流量,获得供热抽汽下主蒸汽上边界和下边界;将供热抽汽下主蒸汽上边界和下边界输入供热抽汽功率模型,获得供热抽汽下火电机组发电能力范围。其不局限于运行数据判断发电能力边界,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得火电机组的发电能力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61411.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能源互补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级水蓄风光火规划运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最小化系统年综合成本和弃电率为优化目标,建立梯级多能协同多目标优化函数,将梯级多能协同多目标优化函数和梯级水蓄风光火约束条件的非线性部分线性化,构建梯级水蓄风光火容量优化配置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将梯级多能协同多目标优化函数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对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梯级多能互补系统容量配置运行调度策略;根据梯级多能互补系统容量配置运行调度策略控制梯级水蓄风光火系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在抽蓄和火电的协同影响下,实现对梯级水蓄风光火系统的优化运行,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52475.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享氢储能的电氢制充注一体站日前调度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了基于共享氢储能的电氢制充注一体站与用户协调运行框架;步骤S2:基于蒙特卡洛法计算电氢制充注一体站中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日电氢需求;步骤S3:以共享氢储能日运行最小成本为目标,在满足汽车和用户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协调电氢制充注一体站与各用户之间的氢使用量;步骤S4:将接入共享氢储能站与不配置氢储能或用户独立配置氢储能场景对比,分析共享氢储能站在运营成本与新能源消纳方面的优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缓解了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电氢需求与新能源发电之间存在时序上供需不平衡导致电网调峰困难和弃风弃光并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12766.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20/10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30/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热气耦合的电制氢集群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分析了电解槽内部电、热、气三种不同能流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电解槽的电化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基于电解槽的热力学模型,考虑电解槽工作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并建立考虑电热气耦合的电制氢集群优化运行模型。最终,采用基于罚函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上述电制氢集群优化运行模型。本发明基于碱性电解槽内部的电热气转化关系,建立电制氢集群优化运行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模型,考虑了电解槽在实际运行中温度的变化对制氢效率的影响,使得模型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模型的精确度更高,此外模型中还考虑了电制氢集群的余热回收,有效地回收和利用废热,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