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89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394905.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482 , G06F3/0484 , G06F3/0488 , G06F3/0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人机接口以及人机交互方法,方法包括:接收按键操作信号;根据按键操作信号对应的按键功能类型,按照预先配置的按键响应规则,基于预先配置的二叉树结构的菜单树,确定按键响应结束时应选择的菜单树节点位置;根据菜单树节点位置,将预先配置的节点对应的菜单界面信息进行输出。本发明按照二叉树的方法组织菜单结构,在需要修改菜单结构的时候,仅需修改二叉树节点即可,有利于装置开发者针对用户需求快速开发装置菜单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0230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0313.0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净收益投资比值法的电能替代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电能替代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电能替代环境效益评价模型及电能替代综合效益评价模型;(2)分析电能替代前后两种方案,得到步骤(1)中各评价模型所需数据;(3)根据净收益投资比值计算公式,计算电能替代方案的净收益投资比值;(4)分析步骤(3)中计算结果,得到电能替代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若计算结果为正值,则说明该电能替代方案收益为正,具有综合效益和可行性;若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说明该电能替代方案收益为负,综合效益不如原方案。本发明对电能替代方案进行了更全面的量化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电能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20794.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根据系统功率优化参考值,确认交流有功分量和交流无功分量;设计P‑U‑I控制器,所有调节器均采用PI控制,考虑到PWM控制的延迟作用,引入惯性环节作为近似等效。根据近似等效、电流/电压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和直配网系统的等效电路参数,分别得出电流环闭环传递函数和得出电压环闭环传递函数,再结合电压环的PI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得到功率环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在若干个VSC换流站中,设置主站和从站,主站采用电流内环解耦控制器和VdcQ控制模式控制全直流配网的电压,从站采用P‑U‑I控制器。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电压和电流控制能力,实现了直流配网系统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02095.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状态和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包括:对目标电网区域进行分配和检测,通过这两个区域获取量测数据,计算得到两区域节点间的节点电压比例系数矩阵K;计算配电网络的测量模型,最小化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并将其作为在节点电压比例系数矩阵K未更新时的迭代求解处理模型;利用获取的目标配电网的状态数据提出多端口节点导纳矩阵模型,求解出戴维南等效阻抗和等效电压,算出阻抗模裕度,利用阻抗模裕度对电压稳定性进行评估。利用PMU及SCADA的混合量测数据及CLM‑RK4算法提升了对配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提出的多端口节点导纳矩阵模型根据负载裕度实现对电压稳定性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3971.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变换器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并网变换器的典型运行场景,并对不同运行场景进行分析;结合对不同运行场景的分析结果,建立并网逆变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模型;根据所述闭环传递函数设计控制器参数,构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控制器参数库;对所述控制器参数拟合,得到所述控制器参数随电网阻抗变化的曲线;根据所述曲线,计算电网阻抗实时值所对应的控制器参数,对并网变换器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在扰动频率的选择以及谐波信号的提取上加以改进,所辨识电网阻抗具有更高精度。在简化控制器设计难度的同时,能够精确配置闭环极点,实现了高带宽无超调的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793697.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16 , H02J3/32 , H02J3/26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接入港口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多层优化方法及系统,新能源接入港口配电网的架构为包含风电、光伏、电化学储能、电制氢储能以及氢燃料电池的含交直流混联的架构,该方法首先根据新能源接入港口配电网的倒送功率、弃风量及弃光量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目标函数得到最优运行方式;若母线分区平衡优化不能实现新能源消纳,则对所述目标函数增加母线I段和II段间交互功率的约束,重新求解得到最优运行方式;若母线系统平衡优化不能实现新能源消纳,则对所述目标函数增加配电网高压侧与中压侧间交互功率的约束,重新求解得到最优运行方式;本发明通过三级平衡体系减少了港口向大电网倒送电现象与港口内的弃风弃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49088.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2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港区多能源融合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将港区中存在的光伏、风电、储能、电制氢子系统、充电桩、柔性负荷等各类可调可控资源均纳入调控范围,在满足第一安全约束条件下,将采集的可调可控资源日前的相关数据输入至日前预测模型中,并设置第一目标函数,确定日前调度计划,日前调度计划包括:日前电价、微电源机组的出力计划、日前调度的响应量、电池的充放电计划、电制氢的工作计划,本系统采用智能协调控制模块基于各类可调控资源的特征和性能分析,从日前、日内、实时多个时间尺度进行协调优化控制,确保在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能源稳定供应及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整个优化周期内的能源综合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2182.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首先以重要负荷失电率最小化的目标函数,构建大功率缺额下的能源互联网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以负荷失电率为经济性评价指标的经济成本评估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考虑负荷失电率指标约束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模型,采用水循环算法对构建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网络拓扑,实现对能源互联网的有功支撑与紧急频率控制,保障了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2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165876.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端协同计算架构的弹性分布式光伏数据分层存储方法和系统,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云端服务器和边缘端服务器;智能终端采集分布式光伏数据,传输至边缘端服务器;边缘端服务器接收和存储所述分布式光伏数据,按照预设的异常数据识别规则,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并存储异常数据识别结果;边缘端服务器将所存储的光伏数据以及异常数据识别结果,同步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所同步的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处理,得到分层处理后的云端数据库,然后将云端数据库同步至边缘端数据库。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不同终端计算能力等应用环境下,光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过程优化,为及时准确地分析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57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875246.6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岸连接方法,包括进行船舶侧和岸电侧等电位检测、船舶电网绝缘检测;响应于检测通过,进行船舶侧和岸电侧保护整定值匹配;响应于保护整定值匹配通过,控制同期并网合闸;进行船舶负荷转供,直到船舶完全由岸电侧电源供电。同时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在连接时进行等电位检测、绝缘检测、保护整定值匹配,实现了连接过程的检测和监控,当并网合闸的条件满足时,进行同期并网合闸,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