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172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78280.7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机透平轮盘和空气冷却导向装置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第一级轮盘温度过高、质量过大产生的较大的热用力和离心力导致轮盘失效的问题。轮盘为转动部件,轮盘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叶根,空气冷却导向装置为静止部件,空气冷却导向装置的右端面设有第一刷式气封和第二刷式气封,其与轮盘的左端面相接触,空气冷却导向装置的右端面和轮盘的左端面上均设有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相对设置,组成合围腔室,合围腔室的上下两端的间隙处分别设有第一迷宫气封和第二迷宫气封。本发明的一种燃机透平轮盘和空气冷却导向装置结构能防止冷却空气混入主流道燃气中,降低了冷却气体流量的损失,使轮盘及叶片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71249.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9/10 , F16F15/023
Abstract: 一种带有新型弹性支承结构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鼠笼弹性支承结构存在轴向尺寸长,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技术要点:弹性支承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弹性支承结构与阻尼器壳体通过橡胶密封圈实现密封安装;弹性支承结构的两端加工若干数目的弹性支承槽,相邻弹性支承槽间构成弹性支承齿,弹性支承结构过盈配合安装于阻尼器壳体内,弹性支承结构的弹性支承齿侧面为过盈配合安装面,弹性支承结构的中部外侧面为阻尼器油膜间隙面,阻尼器油膜间隙面与阻尼器壳体间隙配合。本发明采用双向齿结构和过盈配合结构方式,在一定支承刚度情况下大大缩短支承结构的轴向尺寸,节省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83506.3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属于燃气轮机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重型中低热值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片后缘与叶片平台接触处的应力集中问题。本发明包括叶身、伸根和叶根,叶身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叶身与伸根通过叶片平台相连接,叶身与叶片平台相连接处具有过渡部分,过渡部分的截面面积由顶部到根部逐渐增大,过渡部分的高度H为125mm,叶身、叶片平台、伸根、叶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铸造成一体。本发明解决了此位置的应力集中问题,使该位置的应力分布更加合理,提高了叶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叶片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2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86466.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横倾的实验装置,属于旋转机械设备横倾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用来模拟船舶横倾工况的实验模拟装置的问题。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电机与控制柜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G点,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F点,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E点,第二连杆的中部设置有滑移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D点,摇杆的中部与一竖直固定面上的支座铰接于B点,且摇杆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C点。本发明的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横倾的实验装置能够通过电机驱动连杆摆动机构,从而控制底座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船舶横倾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0972438.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冷却通道的透平叶根疲劳试验模拟件及试验方法,属于透平叶根实验技术领域,连接件两端对称设置有透平叶根构成试验件主体,试验件主体内部竖直中心线位置设置有冷却通道,试验件主体的前后两侧面上设置有模拟冷却通道,连接件、透平叶根、冷却通道和模拟冷却通道为一体铸造而成,冷却通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冷却通道的纵向截面包括端口矩形段、梯形段和中间矩形段,端口矩形段、梯形段和中间矩形段建立连接。本发明的疲劳试验模拟件解决了冷却通道对叶根疲劳寿命的影响,在降低试验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疲劳试验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疲劳拉力机的拉力代替透平叶根的离心力,如此方便及准确的完成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21709.X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船用转子摇摆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船用转子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船舶摇摆特性会使船用旋转机械动力设备展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甚至诱发故障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固定连接于点D,底座的上端与底板铰接于点A,船用转子安装于底板上,推力杆与底座上的导向槽间隙配合,推力杆的左端固定有一竖直端板,竖直端板与凸轮接触,竖直端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推力杆的右端与连杆铰接于点C,连杆与底板铰接于点B;本发明通过电机控制的凸轮传动,从而控制底板的左右摆动,进而模拟转子系统的横倾、纵倾工况。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模拟不同摆动速度以及控制横倾的摆角幅度,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80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20321.2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高效燃气空气掺混结构的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燃烧器难以达到燃气空气均匀掺混,燃烧器易回火,燃烧效率低,污染气体排放含量高的问题。环形燃气腔位于预混腔内且同轴设置,燃气管的一端通过环形卡扣与环形燃气腔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混腔与燃气源接口相连通,环形燃气腔内设有内风道,环形燃气腔与预混腔之间设有外风道,环形燃气腔分别通过内外壁上的燃气喷孔与内风道和外风道相连通,多个旋流叶片径向分布在环形燃气腔的末端,旋流叶片与轴向设有夹角。本发明的具有高效燃气空气掺混结构的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可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的混合,最后经过旋流叶片可以实现燃气空气均匀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2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21807.7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3D14/46
Abstract: 圆筒形气体分配器,属于气体燃烧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分配器气体流量分配不均导致的燃烧不均,局部红外燃烧的问题。内筒安装在支撑筒内,金属纤维网覆盖在支撑筒的外表面,支撑筒的开口端通过法兰盘安装在锅炉上;内筒的开口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内为进气通道,内筒的外壁上分布有多条分配孔带,相邻两条分配孔带的间距由开口端至封闭端依次递减;支撑筒的开口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支撑筒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第一连接板相配合,连接座和封闭端之间的内壁上等间距规则分布有若干溢流孔带。本发明的圆筒形气体分配器改善了气体流量分配不均导致的燃烧不均现象,降低了变负荷时进行燃烧调整的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5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01894.0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7/0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可转导叶执行机构及其传动方法,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燃气轮机可转导叶的传动执行机构结构单一,开度可调范围小,可靠性低,不易满足机组的运行要求的问题。外缸体固定安装在工作面上,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外缸体上,外缸体的外壁上开有T形槽,圆环体活动安装在T形槽内,液压缸内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的左端铰接于A点,第一连杆的右端与拐臂的一端铰接于B点,拐臂的拐角端与外缸体交接于O点,拐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于C点,第二连杆的下端与圆环体铰接于D点。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可转导叶执行机构及其传动方法能够较大范围的并精确地可控制可转导叶的转角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8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777497.6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叶根疲劳寿命试验的卡具装置,属于叶根疲劳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叶根疲劳试验的夹具装置的问题。上圆板和下圆板相对设置,上圆板的上端面和下圆板的下端面的中心处均安装有连接螺栓,上圆板的下端面和下圆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叶根夹具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安装座上,叶根夹具的自由端上设有T形槽,叶根样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对的两个安装座的T形槽内,T形槽的两端槽口处设均设有挡板,挡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叶根夹具上。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叶根疲劳寿命试验的卡具装置能同时实现多数量样件的疲劳试验,极大的提高了疲劳寿命试验的效率、周期及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