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线性补偿的电流平整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999077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509155.9

    申请日:2012-12-03

    Abstract: 一种高线性补偿的电流平整电路,它涉及电路电子领域,它解决了目前电流注入补偿单元线性度的不足,达到高线性补偿的目的。它包括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注入补偿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流经密码核心电路的电流Icore产生的变化电流ΔIcore,并转换变化电流ΔIcore为相应的变化电压ΔV,还用于将变化电压ΔV发送给电流注入补偿模块;电流注入补偿模块,用于将变化电压ΔV线性转换为补偿电流ΔIR,并通过补偿电流ΔIR对变化电流ΔIcore进行补偿,使总的电源端检测到的变化电流ΔItot被削平;电流注入补偿模块由放大器A、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和第五NMOS管M5至第十NMOS管M10组成。本发明达到隐藏芯片核心电流变化的目的,能够在加密中广泛应用。

    低功耗抗工艺偏差和电源噪声的动态电流模式收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76499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05737.5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功耗抗工艺偏差和电源噪声的动态电流模式收发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中的发射电路采用动态电流源结构,其包括弱驱动电流源、强驱动电流源、数字控制器和偏置电路,所述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路包括电流电压转化器、反相器放大器和反相器,弱驱动电流源在数据传输期间一直工作,强驱动电流源由数字控制器控制在数据传输发生变化期间工作,电流电压转化器将弱驱动电流源和强驱动电流注入到长互连线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反相器放大器将该电压信号恢复成正常幅值,再通过反相器使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信号相位相同,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功耗低、有效抵抗工艺偏差和电源噪声影响等优点。

    一种多模态宇航静态随机存储器辐照故障诊断方法及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811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78799.9

    申请日:2025-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态宇航静态随机存储器辐照故障诊断方法及平台,涉及抗辐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模拟端电路模块采集待测器件的电压、电流、电磁波和温度数据;基于数字信号恢复定点小数算法和小波变换滤波进行数据预处理;搭建故障诊断系统,搭建反向神经网络和Pytorch端前馈神经网络,通过故障数据集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结合Adam算法自适应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提取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参数,传递给FPGA端前馈神经网络,检测诊断精度。依据实测辐照故障数据,以静态随机存储器为待测芯片,采集并检测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两类辐照故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参数。

    一种复杂作业场景探测头盔装置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8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874394.2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作业场景探测头盔装置及应用方法,属于复杂场景环境探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头盔在复杂作业场景下难以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和全场景的立体观测,且难以进行立体感知、传输、分析和预警的问题。头盔主体上设有左右对称的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传感器、光学摄像头、光源、可折叠显示屏、定位模块、语音通话模块和控制处理器,手持终端外置组件包括物联网模块、手持控制板和电源模块,通过光学摄像头、红外成像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获取信息。可应对井下作业、救援等场景中粉尘弥漫、泥浆飞溅、烟雾遮挡或落石塌方,使得作业或救援人员有效感知前视区域风险、躲避顶部物体塌落,实现全场景的对复杂作业场景进行立体观测、传输和分析。

    一种高灵敏度水声换能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4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77552.8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灵敏度水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器件、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及外壳,压电器件防水透声地固定于外壳内部,包括第一压电模块、第二压电模块及导电平板;第一压电模块包括带有第一基底的第一阵列;第二压电模块包括带有第二基底的第二阵列;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的电极性相同,第一阵列的端面与第二阵列的端面对向地固定连接至导电平板的两侧;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连接导电平板,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极引线的另一端防水地引至外壳的外部。本申请提供的高灵敏度水声换能器,采用对向堆叠的压电器件,能够全面地提升压电器件的灵敏度,有利于对极微弱的水声信号的识别。

    一种船舶实时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697897.8

    申请日:2021-06-23

    Inventor: 王新胜 周志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实时姿态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船舶通过机械式纵横倾角姿态测量装置或磁测式测量装置结构复杂、测量精度低、测量响应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其通过设置在船体中心位置的倾角传感器测量船体的纵横倾角,通过设置在船艏、船舷、船艉的多组加速度传感器计算船体的绝对加速度进而计算出船体当前时刻所受浮力大小。本发明广泛用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运动姿态监测。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海洋牧场智能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3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36313.9

    申请日:2021-09-06

    Inventor: 王新胜 周志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海洋牧场智能养殖系统,其解决了如何应用无人船对海洋牧场环境进行检测并管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工作过程是:(1)通过地面站及控制软件设置无人船工作区域、返航位置等作业目标,并将无人船释放至目标海域;(2)无人船到达目标海域后,将通过船载无人船自主控制器自动规划路径进行作业,并启动船载环境检测模块,对渔业水质指标进行采集与检测。同时船载通讯模块将目标海域各项环境指标实时回传至地面站。当船载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目标海域某项渔业水质指标异常,启动船载水质维持装置改善目标海域水质;(3)无人船结束作业后,将返回并维持在预定返航位置,工作人员可前往预定位置回收。

    一种基于MTJ器件的RS触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52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21030.9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一种基于MTJ器件的RS触发器,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RS触发器中存在空翻且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MTJ器件的RS触发器,包括:双路预充电敏感放大器、CMOS双轨电路、两对MTJ器件和两路写入电路,两路写入电路分别用于向两对MTJ器件写入信息,双路预充电敏感放大器通过CMOS双轨电路读取两对MTJ器件中存储的信息。本发明应用两对MTJ器件结合CMOS电路实现RS触发器功能。MTJ具有非易失性的特点,在读取阶段,MTJ里的存储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增加写入电路能够控制MTJ在写入模式和读取模式之间切换。

    一种船舶实时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97897.8

    申请日:2021-06-23

    Inventor: 王新胜 周志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实时姿态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船舶通过机械式纵横倾角姿态测量装置或磁测式测量装置结构复杂、测量精度低、测量响应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其通过设置在船体中心位置的倾角传感器测量船体的纵横倾角,通过设置在船艏、船舷、船艉的多组加速度传感器计算船体的绝对加速度进而计算出船体当前时刻所受浮力大小。本发明广泛用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运动姿态监测。

    双轨MTJ与CMOS混合查找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2564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18540.3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一种双轨MTJ与CMOS混合查找表电路,属于查找表电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查找表电路结构由于预充阶段输出高电平,存在不能顺利与n型SABL元件组合的问题。包括单元电路,所述单元电路包括灵敏放大电路、CMOS逻辑树、多个MTJ元件、MTJ写入电路和晶体管Pr3,本发明中的灵敏放大电路部分在互补信号输出端各自添加了一个反相器电路,通过这一改进可以使电路的输出信号在预充值阶段保持为低电平,方便了该电路结构进行级联设计。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