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9583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478605.1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61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条件下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碳纤维改性的表面接枝不均匀及纤维力学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制备方法:一、使用丙酮清洗碳纤维,把清洗后的碳纤维放入超临界装置中,在丙酮-水体系中浸泡,再用丙酮清洗,得到抽提处理后的碳纤维;二、碳纤维置于过硫酸钾和硝酸银的混合液中加热,清洗干燥后得到氧化处理后的碳纤维;三、对碳纤维进行酰氯化处理;四、碳纤维在超临界甲醇中接枝PEI。本发明碳纤维在超临界甲醇中接枝PEI,超临界流体具有较强的渗透和传质能力,使PEI接枝后的碳纤维表面均匀且致密,使改性后的碳纤维的剪切强度提高到11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07618.4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55 , D06M11/74 , D06M15/568 , C08J5/0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上浆剂由非离子型环氧乳化剂、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水分散介质制备而成,具体步骤如下:取环氧树脂,加入聚乙二醇和有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加入偶联剂反应2~2.5h,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1~2h,然后抽真空抽出有机溶剂,降低到室温得到非离子型环氧乳化剂;在所得非离子型环氧乳化剂基础上加入环氧树脂,然后缓慢定量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最后加水分散介质直至相转变得到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本发明克服了溶液型碳纤维上浆剂需要大量有机溶剂而带来经济、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的缺点,所制备的上浆剂乳液具有粒度小、在碳纤维表面铺展均匀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8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66100.6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一、羧基化碳纳米管的制备;二、氨基化碳纳米管的制备;三、功能化碳纤维的制备;四、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赋予碳纳米管参与反应的活性,提高碳纳米管在硅树脂中的分散性,利用碳纳米管优异的韧性及强度增强有机硅树脂,纳米级的界面增加了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机械啮合作用,改善了界面结构,提高了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1.06Mpa,比未处理前提高了28.4%。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36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554989.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及碳纤维本体强度损失大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碳纤维的氧化;三、碳纤维的还原;四、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得到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的表面能由碳纤维原丝的38.9mN/m升高到接70mN/m~75mN/m,提高了80%~90%,界面剪切强度增加了60%~6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777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63470.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气凝胶的力学强度差和耐热差的问题。方法:一、抽提;二、制备暗红色芳纶纳米纤维溶液;三、制备芳纶纳米纤维水凝胶;四、真空抽滤,清洗;五、冷冻干燥,得到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初始分解温度在500℃,可在200℃~500℃温度区间内长时间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拉伸强度达到230MPa。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6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201806.1
申请日:2015-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7/02 , C07D2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铸型尼龙亚临界水解用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周期长,浓硫酸用量大,酸性较弱的技术问题。方法:一、氧化活性炭;二、磺化活性炭;三、洗涤,干燥,水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周期短,氧化处理阶段反应条件温和且催化剂活性点较多,可以有效提高废旧MC尼龙的水解率以及单体己内酰胺的产率,在亚临界水条件下催化效果明显。本发明用于单体浇铸尼龙亚临界水解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36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4989.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06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3/127 , C08K7/06 , C08K9/02 , C08K9/04 , D06M11/01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332 , D06M13/335 , D06M13/364 , D06M2101/4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及碳纤维本体强度损失大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环氧涂层的去除;二、碳纤维的氧化;三、碳纤维的还原;四、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得到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表面接枝三代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碳纤维的表面能由碳纤维原丝的38.9mN/m升高到接70mN/m~75mN/m,提高了80%~90%,界面剪切强度增加了60%~6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碳纤维表面接枝三嗪类树枝状分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6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1806.1
申请日:2015-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7/02 , C07D2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铸型尼龙亚临界水解用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周期长,浓硫酸用量大,酸性较弱的技术问题。方法:一、氧化活性炭;二、磺化活性炭;三、洗涤,干燥,水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周期短,氧化处理阶段反应条件温和且催化剂活性点较多,可以有效提高废旧MC尼龙的水解率以及单体己内酰胺的产率,在亚临界水条件下催化效果明显。本发明用于单体浇铸尼龙亚临界水解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28189.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3/358 , D06M13/144 , D06M13/268 , D06M11/50 , D06M11/65 , D06M13/127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存在基团接枝到碳纤维上少,基团在碳纤维上分布不均匀,改性后的碳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强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清洗;二、氧化;三、酰氯化;四、醇解;五、在超临界甲醇中接枝六亚甲基四胺,得到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碳纤维,即完成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本发明得到的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碳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由原丝的64.9MPa提高到106.1MPa,提高了63.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超临界甲醇中碳纤维表面接枝六亚甲基四胺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58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66098.2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与基体树脂浸润性差,从而导致碳纤维增强硅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合强度低、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为:一、氧化石墨的制备;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三、氧化石墨烯的氨丙基烷基化处理;四、碳纤维的表面功能化处理;五、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有机硅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0.43Mpa,比未处理前提高了25.8%,扩宽了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和有机硅树脂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