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检测设备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032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71666.5

    申请日:2009-03-30

    Abstract: 精度检测设备,它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样板测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无法对表面曲率变化大及对深窄槽类零件无法测量的问题。标准球安装在L板上,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底板固装在大平台的台面上,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支撑板与前后移动机构上的第三滑块连接,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底板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第二滑块连接,连接板固装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滑块上,第二绝缘板固装在连接板的前侧面上,测针安装座固装在第二绝缘板上且位于标准球的一侧,测针安装在测针安装座上,人机交互设备通过电缆与电控柜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样板测量法精度不高,非接触测量法和接触式测量法不能测量半封闭零件及深窄槽等的缺陷。

    一种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粗加工的多通道并行加工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262084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389263.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粗加工的多通道并行加工电极,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带叶冠的闭式整体叶盘在常规电火花加工工艺中效率低下、设备占用时间长以及该类结构电弧加工电极设计难度大的问题。它包括电极基座和电极头,所述电极基座与电极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极头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极头沿电极基座长度方向布置,每个电极头内部均开设有冲液孔,所述电极基座上部开设有第一供液孔,所述第一供液孔通过电极基座内部开设的供液通道与冲液孔相连,所述电极头插入闭式整体叶盘的通道内,所述加工电极与放电加工机床相连,通过电极头产生电弧脉冲放电对闭式整体叶盘通道进行粗加工。它主要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的粗加工。

    一种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粗加工的多通道并行加工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2620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89263.8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粗加工的多通道并行加工电极,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带叶冠的闭式整体叶盘在常规电火花加工工艺中效率低下、设备占用时间长以及该类结构电弧加工电极设计难度大的问题。它包括电极基座和电极头,所述电极基座与电极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极头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极头沿电极基座长度方向布置,每个电极头内部均开设有冲液孔,所述电极基座上部开设有第一供液孔,所述第一供液孔通过电极基座内部开设的供液通道与冲液孔相连,所述电极头插入闭式整体叶盘的通道内,所述加工电极与放电加工机床相连,通过电极头产生电弧脉冲放电对闭式整体叶盘通道进行粗加工。它主要用于闭式整体叶盘的粗加工。

    一种基于微弧氧化的侧壁绝缘微细工具电极的在线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7156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445570.1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弧氧化的侧壁绝缘微细工具电极的在线制备方法,属于微细特种加工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侧壁绝缘电极离线制备方法需要“二次装夹”,导致微细加工的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微弧氧化的侧壁绝缘微细工具电极的在线制备装置实现,首先将工具电极的毛坯固定在床Z轴的下端,反拷块连接高频脉冲电源的电源信号输出端,机床Z轴高速旋转,对工具电极毛坯的块电极电火花在线磨削加工;然后工具电极侧壁的微弧氧化在线绝缘制备;在工具电极毛坯的外表面氧化一层绝缘陶瓷膜;实现微弧氧化的侧壁绝缘微细工具电极的在线制备。本发明适用于在线制备工具电极。

    一种微细电极的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88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059835.5

    申请日:2012-03-08

    Abstract: 一种微细电极的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属于特种加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块电极电火花磨削方法存在加工锥度误差、电极表面质量差,以及刃口电极微细电解磨削方法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步骤一:机床初始化,对工具及电极进行装夹;步骤二:对电极(13)的块电极进行电火花磨削加工;步骤三:对电极(13)进行电解磨削精加工;步骤四:对电解磨削精加工后的电极(13)进行检验。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微细圆柱电极的加工。

    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自诱导电火花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8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065112.6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自诱导电火花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依赖于刀具强度、硬度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实现对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进行再加工的问题。该加工方法为:一、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和工具电极分别与脉冲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然后将工件浸在煤油工作液中;二、由进给机构驱动工具电极向工件接近,接通脉冲电源,逐步完成金属层、梯度层和陶瓷层的放电加工。本发明不借助辅助电极,利用材料本身的金属基作为陶瓷加工的自诱导源,保证了自诱导放电过程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丰富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内涵,同时促进了新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用于加工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

    可变驱动位置的柔性双驱动仿生鱼

    公开(公告)号:CN10211490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041539.8

    申请日:2011-02-21

    Abstract: 可变驱动位置的柔性双驱动仿生鱼,它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以解决现有仿生鱼的稳定性差,机动性不好的缺点。本发明的活动尾鳍驱动器和固定尾鳍驱动器均由弹性基片、鱼尾、硅胶层、形状记忆合金丝固定座和两根涂有绝缘层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组成,活动尾鳍驱动器和固定尾鳍驱动器与仿生鱼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相对于仿生鱼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形状记忆合金丝固定座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驱动器安装槽中,固定尾鳍驱动器上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固定座通过垫片与仿生鱼本体固接,活动尾鳍驱动器上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固定座通过连接片与转动横梁的一端固接,转动横梁的另一端与仿生鱼本体上的舵机轴固接。本发明用于水下探测和侦查。

    一种微细电极的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59835.5

    申请日:2012-03-08

    Abstract: 一种微细电极的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电火花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属于特种加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块电极电火花磨削方法存在加工锥度误差、电极表面质量差,以及刃口电极微细电解磨削方法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步骤一:机床初始化,对工具及电极进行装夹;步骤二:对电极(13)的块电极进行电火花磨削加工;步骤三:对电极(13)进行电解磨削精加工;步骤四:对电解磨削精加工后的电极(13)进行检验。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微细圆柱电极的加工。

    微型涡轮模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0755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41484.8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微型涡轮模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型涡轮成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制造微型涡轮时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和不宜批量化生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凹模座、顶杆、电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仪和第一螺钉;凹模座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模置于凹模座的凹槽内,凹模与凹模座可拆卸连接,凹模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成形槽,成形槽的下端面设有叶片槽,凸模置于凹模的成形槽内,凹模座置于电加热元件内,电加热元件与凹模座滑动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凹模接触,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仪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控制仪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元件连接。本装置用于微型涡轮的成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