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9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29832.2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4/00
Abstract: 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月面探测设备或舱体在大温差、强辐射和微流星体侵袭的条件下,无法得到有效掩蔽的问题。本发明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中的气肋单元组件包括气肋单元盒、多个气肋和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向气肋气腔中充气,展开的气肋呈拱形管体,气肋的管体内部填充有填充物,在气肋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瓦,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安装在气肋单元盒中,拉索组件包括张拉杆件、拉索套环、固定锁扣和多条拉索。本发明采用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模块,展开形式为充气自展开,其中拉索组件和气肋单元组件在地预制。利用月壤砂浆灌装与月壤防护瓦烧结,为月面探测设备或舱体提供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551843.0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未来月球基地的月表式载人月球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建筑结构包括在地预制的核心舱、在月展开的展开舱和在月建造的外围护层,核心舱包括舱体和三个可移动舱门,展开舱包括工作舱、生活舱和生物舱,工作舱、生活舱和生物舱均为类气凝胶复合功能膜结构,收缩状态的工作舱、生活舱和生物舱各通过一柔性膜收纳层收纳,所有的柔性收纳层均固定在核心舱内,工作舱、生活舱和生物舱分别通过一充气构件与柔性膜收纳层上的控制接头连接,核心舱内布置有集成控制系统,所有的控制接头均与集成控制系统连接;外围防护层设置在舱体外表面及展开状态下的展开舱的外表面。本发明可扩展舱体使用面积大,造价低,质量轻,应用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6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15536.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H1/12 , E04B1/343 , E04B1/76 , E04B1/38 , H02J7/35 , E03B7/07 , F24F5/00 , F04B37/12 , F04B41/02 , F04B39/1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未来月球基地的月坑式载人月球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属于月球居住基地建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月球建筑结构不能良好的适应极端的月球环境,易受到太空陨石的直接撞击和微粒子的持续轰击的问题。它包括在地预制的核心舱以及在月展开的第一展开舱、第二展开舱;展开状态下,第一展开舱内为生物舱,第二展开舱内分隔设置有工作舱和生活舱,核心舱及两个展开舱均位于月坑内,且两个展开舱经月壤覆盖,在月坑上方经机械臂3D打印形成保护罩,每个展开舱均为多层结构,且每个展开舱外表面均设置有在月建造的外围防护层,所述外围防护层包括月壤填充层及月壤加强层。充分结合在地建造和有效利用月球原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91387.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机械展开与充气展开的月球舱体结构体系及方法,结构体系包括上平台、下平台、连接在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滚珠丝杆、上滑动圈杆、中滑动圈杆、下滑动圈杆、直线轴承光轴撑杆、滚珠丝杆支撑轴承组件、滚珠丝杆固定轴承组件、上活动圈杆、中活动圈杆、下活动圈杆、电机、可展开地面和蒙皮体系;电机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带动三个滑动圈杆上下移动;展开时,上滑动圈杆和中滑动圈杆均向上运动,下滑动圈杆向下运动;月球舱体结构体系展开前状态为收缩圆筒形状,展开过程状态为径向扩张,呈现为梭体形状,展开后状态为圆球体形状。本发明具有发射体积小,折叠效率高,空间防护能力强,工程实施简单,发射成本低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60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054831.0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窗户安装的连接装置,本发明涉及集装箱建筑的窗户安装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集装箱建筑的窗户安装施工量大,无法拆卸的问题。该集装箱建筑窗户安装的连接装置包括内窗框、外窗框和多个螺栓,在内窗框和外窗框的窗框上分别开有相对的多个螺栓孔,内窗框的上、下边框分别设置有与集装箱瓦楞板内壁配合的燕尾槽,外窗框的上、下边框分别设置有与集装箱瓦楞板外壁配合的燕尾槽,多个螺栓插入内、外窗框的螺栓孔中使内窗框和外窗框夹持固定在空窗口处,在内、外窗框的燕尾槽与集装箱瓦楞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窗户嵌入外窗框的辅框槽中。本发明连接装置中内窗框和外窗框均可拆卸,结构简单,现场施工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09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657857.5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F24D15/0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火墙的可拆卸式相变蓄热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与供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火墙的可拆卸式相变蓄热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火墙蓄热能力差,余热回收效率低,积灰严重以及因相变材料受热膨胀而导致的蓄热装置失效的问题。一种应用于火墙的可拆卸式相变蓄热装置包括相变材料封装盒和外框,相变材料封装盒包括换热面板和两个盒体,盒体的一端开口,两个盒体的开口端分别与换热面板的内端面固接,外框包括固定框、连接框和槽钢,固定框套装在两个盒体的外侧,连接框的内侧壁与固定框的外侧端面垂直固接,连接框的外侧端面与换热面板内侧端面的外侧边缘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螺栓固接。本发明用于火墙的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3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1143.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6B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7/28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严寒地区建筑窗的保温增强构件,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窗上的保温增强构件,它为了解决现有建筑窗的保温结构复杂,不便于拆装的问题。该建筑窗保温增强构件包括垫板框、ETFE气枕和2个气枕盒型材,垫板框通过铰链设置在窗框的外窗框面上,2个气枕盒型材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设置在垫板框的上边框和下边框,ETFE气枕的上枕边和下枕边分别设置有枕轴,ETFE气枕的枕轴位于气枕盒型材中容纳气枕轴的空腔内使ETFE气枕挂设在外窗的前部。本发明通过在建筑窗的外表面加设空气腔体来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该建筑窗保温增强构件可以通过预埋的方式,也可通过后期加设的方式与原有建筑窗体相连,且便于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85187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866396.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式体育馆采光天窗遮阳装置,它涉及建筑设计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体育馆采光天窗的遮阳装置存在调节时间长,应变能力差,调节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多个遮阳帘横杆并排设置在体育馆屋顶结构下方,多个结构支撑杆件竖直设置在多个遮阳帘横杆与体育馆屋顶结构之间,结构支撑杆件上端与体育馆屋顶结构相铰接,结构支撑杆件下端与遮阳帘横杆相铰接,相邻两个遮阳帘横杆之间垂直均布若干柔性遮阳百叶,每个柔性遮阳百叶两端与两个遮阳帘横杆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光感传动装置,光感传动装置底部与遮阳帘横杆内侧面固接,光感传动装置顶部与柔性遮阳百叶端部连接。本发明用于调节体育馆室内自然光光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32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7623.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模拟在低重力环境下移动的地面装置,涉及低重力人因实验装置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悬吊式低重力模拟系统在移动精准度和虚拟场景融合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包括包括框架滑轨单元、运动单元、载人悬吊单元、中控电脑和记录仪,框架滑轨单元立设在地面上,运动单元设置在框架滑轨单元中,载人悬吊单元设置在运动单元的底端,中控电脑和记录仪均设置在框架滑轨单元的外侧,中控电脑与运动单元中的信号输入端及框架滑轨单元中的信号输入端均为信号连接,记录仪的数据输出端与中控电脑的数据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本申请主要用作模拟在低重力环境下移动的地面装置,可进行和低重力水平移动相关的人因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15875.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能互补的寒区气膜植物工厂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在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设施农业面临的农业能耗过大、运行成本过高、内部环境失调等问题。本发明寒区气膜植物工厂系统中的多个气枕膜结构组件相拼接架设在混凝土基座上形成植物工厂的气膜棚顶,在混凝土基座上表面竖立有多个拉索组件,ETFE气枕膜结构组件中三层ETFE膜的边界相热合,相邻ETFE气枕膜结构组件的封边通过夹具夹固连接,拱形钢支撑架跨设在气膜棚顶的上部,气枕膜结构组件通过连接扣环挂设并固定在拱形钢支撑架上。本发明采用单元式结构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对地热能、风能、光能的综合利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多能互补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