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究模拟微重力效应的三维类心肌组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450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1542.6

    申请日:2011-03-15

    Abstract: 一种用于研究模拟微重力效应的三维类心肌组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三维类心肌组织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用于研究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细胞三维培养方法中cytodex微载体材料具有毒性而对心肌细胞产生不利影响,培养时需要的细胞量大,收取细胞困难,细胞在回转器中培养时易受剪切力的干扰,心肌细胞的持续收缩时间短的问题。方法:制备混合溶液;制备心肌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加入二价阳性离子溶液中,得微球;将微球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即形成三维类心肌组织。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三维类心肌组织可长期培养,无需传代,可长时间维持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应用于空间生物学、航天医学和组织工程研究领域。

    人源参与微丝组装调控的核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544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09776.5

    申请日:2006-03-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的是人源参与微丝组装调控的核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它来源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它是由17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首先提取正常人类肺组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PCR的方法合成cDNA,用特异性引物扩增所述的人P18基因蛋白编码序列,将所述人参与微丝组装与细胞黏附的核蛋白编码序列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得到含有所述人参与微丝组装与细胞黏附的核蛋白编码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真核细胞,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确认了所述的人参与微丝组装与细胞黏附的核蛋白的表达。

    一种基于人体骨架序列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摔倒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6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13090.6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体骨架序列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摔倒检测方法,它属于人体摔倒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人体摔倒检测方法仅利用不连续的单时间点传感信息来检测,容易带来摔倒的误判的问题。本发明采集了一部分人体摔倒骨架序列和类摔倒骨架序列,并且将MSRDaily Activity3D数据集融合到采集的数据集中,同时为了弥补数据集的空白,本发明利用两种数据增强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扩增,以避免过拟合的问题;扩增后的数据集用来训练和测试本发明建立的卷积神经网络,实验结果显示,在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3.75%,灵敏度为93.9%,所以,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带来摔倒的误判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人体摔倒检测技术领域。

    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海藻酸钠-蛋白胶可注射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898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103709.0

    申请日:2011-04-25

    Abstract: 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海藻酸钠-蛋白胶可注射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用钙离子交联的可注射水凝胶的与生物体相容性差和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海藻酸钠-蛋白胶可注射凝胶材料由海藻酸钠组分与蛋白胶组分混合制成的;方法:将海藻酸钠加入水中于摇床上避光振荡,得到部分氧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将乙二醇加入该溶液置于摇床振荡,再加入氯化钠振荡,使其溶解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水中得溶胶,再经透析、冻干后得到部分氧化的海藻酸钠,然后配制成溶液得到海藻酸钠组分,用明胶或胶原配制溶液得到蛋白胶组分,使用时海藻酸钠组分与蛋白胶组分混合即可。可用于治疗心肌梗死。

    一种铰链式超声波除垢与声化复合清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47150U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20619530.3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洗除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链式超声波除垢与声化复合清洗系统。一种铰链式超声波除垢与声化复合清洗系统,包括换能器单元、连接单元、张力调整单元,所述换能器单元包括换能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铰链;所述张力调整单元包括张力调节器;所述换能器安装在连接板上,换能器内侧紧密连接在待清洗金属管管壁外侧;所述相邻两个用于安装换能器的连接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张力调节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布置超声波换能器时所面临的换能器未朝向管径中心、换能器与管壁外壁面接触不良、换能器个数随管径直径变化难以调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管道上的已有污垢、预防污垢附着沉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