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通道阻塞的核酸现场快速检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3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741313.8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阻塞的核酸现场快速检验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属于集成微流控芯片制造和核酸扩增的快速现场定性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核酸检测需要使用专用检测仪,难以保证现场无污染及安全性,需要高效准确目视POCT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基于核酸特异性扩增,依托微流控芯片技术,建立依靠区分核酸沉淀阻塞微小通道特性的目视POCT方法,针对病毒核酸检测,可在感染初期得出准确结果,适用于变温扩增和恒温扩增情况,无需复杂的核酸检验设备,在相应核酸扩增试剂工作温度下封闭加热扩增后,连接至微流控芯片,并在室温条件下给予负压驱动,即可通过芯片的显色效果目视判断检测结果。

    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1532947.1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放电腔(4)、激励器缓冲腔(2)、阴极放电电极(6)、阳极放电电极(5)和耐热硅胶。激励器放电腔(4)放置于激励器缓冲腔(2)内,耐热硅胶将阴极放电电极(6)和阳极放电电极(5)固定和密封在激励器放电腔(4)的底部。在放电电极作用下,激励器放电腔(4)内的气体变为高速气体,高速气体通过高速射流孔(3)射出到激励器缓冲腔(2)内,高速气体减速变为低速气体,低速气体通过低速射流孔(1)射出到外界,最终在激励器缓冲腔(2)射出Re不大于10^6的低速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体积小。

    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896.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壁体和隔板;壁体的内部含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贯穿壁体的两个表面;方形空腔的内部沿方形空腔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块隔板、且隔板与壁体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内壁垂直连接,隔板将壁体内部空腔分成进气通道和冷却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端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口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出气口;隔板与壁体内壁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齿形凹槽。本发明基于旋转流动加强混合和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冷却通道结构,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一种基于射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772.7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冷却通道管和进气通道管;进气通道管与冷却通道管的形状相同,且进气通道管尺寸小于冷却通道管的尺寸,进气通道管位于冷却通道管的内部;进气通道管内部空腔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管道出口端的端口封闭,且在进气通道管朝向堆芯方向的侧壁上设置多个贯穿其管壁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外壁与冷却通道管的内壁围成的空间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端的端口封闭。本发明基于射流加强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设计思路,相比于现有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该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80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419447.5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和若干射流部件,若干个射流部件布置在叶片本体的表面的下方,若干射流部件沿叶片本体表面气流分离线的上游侧布置,且主要布置在靠近叶尖的高升力段,在叶片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射流部件的射流口连通的射流出口,所述射流部件为低雷诺数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本发明通过高频直流脉冲电源驱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生成较高速度的合成射流,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流动进行控制,通过射流主动控制方法克服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以在更大的来流攻角范围内具有较高气动性能,减少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作阻力及非定常气动载荷,提高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及稳定性。

    新型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809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19447.5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和若干射流部件,若干个射流部件布置在叶片本体的表面的下方,若干射流部件沿叶片本体表面气流分离线的上游侧布置,且主要布置在靠近叶尖的高升力段,在叶片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射流部件的射流口连通的射流出口,所述射流部件为低雷诺数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本发明通过高频直流脉冲电源驱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生成较高速度的合成射流,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流动进行控制,通过射流主动控制方法克服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以在更大的来流攻角范围内具有较高气动性能,减少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作阻力及非定常气动载荷,提高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及稳定性。

    一种防止直面等离子体部分温度过高的核聚变第一壁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20722.2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直面等离子体部分温度过高的核聚变第一壁,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聚变第一壁的外壁表面覆盖一层展向导热系数高于沿厚度方向导热系数的材料层;材料层的外表面在直面等离子体的壁面上还设有一层均匀的保护层。本发明通过在核聚变第一壁的外壁和保护层之间覆盖一层展向导热系数高于沿厚度方向导热系数的材料层,可以实现第一壁直面等离子体壁面热量转移到侧面,使得第一壁的壁体温度分布均匀,进而防止第一壁因局部温度过高而熔穿,同时可减小第一壁的结构热应力。本发明的核聚变第一壁适用于核聚变反应装置。

    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18896.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壁体和隔板;壁体的内部含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贯穿壁体的两个表面;方形空腔的内部沿方形空腔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块隔板、且隔板与壁体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内壁垂直连接,隔板将壁体内部空腔分成进气通道和冷却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端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口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出气口;隔板与壁体内壁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齿形凹槽。本发明基于旋转流动加强混合和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冷却通道结构,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2947.1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30 B64C23/0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放电腔(4)、激励器缓冲腔(2)、阴极放电电极(6)、阳极放电电极(5)和耐热硅胶。激励器放电腔(4)放置于激励器缓冲腔(2)内,耐热硅胶将阴极放电电极(6)和阳极放电电极(5)固定和密封在激励器放电腔(4)的底部。在放电电极作用下,激励器放电腔(4)内的气体变为高速气体,高速气体通过高速射流孔(3)射出到激励器缓冲腔(2)内,高速气体减速变为低速气体,低速气体通过低速射流孔(1)射出到外界,最终在激励器缓冲腔(2)射出Re不大于10^6的低速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体积小。

    一种模块化关节的蛇形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6346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33622.1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关节的蛇形两栖机器人,包括多个通用模块,所述多个通用模块首尾串联连接,活动连接的两相邻通用模块中的一个通用模块可相对另一个通用模块俯仰运动或/和偏航运动,所述蛇形两栖机器人的第一个通用模块和最后一个通用模块分别设置有首部保护壳和尾部保护壳,所述首部保护壳呈圆柱形,所述尾部保护壳呈类圆锥形。该种模块化关节的蛇形两栖机器人具有动作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稳定等现有产品所不具备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