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29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32265.8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注浆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MOFs纳米材料和环氧树脂,混匀后,升温至60~80℃,搅拌30~60min,冷却后得部分开环的MOFs功能化的环氧树脂预聚体,为A组分;步骤二、将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混合,在温度为60~80℃反应3~5h,冷却后得聚氨酯预聚体,为B组分;步骤三、将A、B混合,再向AB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泡,固化,得到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本发明的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除了具备优异的抗拉伸性能和粘结强度,同时还有着良好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25455.4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寒区运营地铁隧道正上方超前加固的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基坑开挖加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两侧分别施做一扇地下连续墙;开挖两扇地下连续墙外侧的土体;在两扇地下连续墙之间施做十字格构梁;在十字格构梁的每个相交节点处均施做抗拔桩;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正上方的土体分层分块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用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上方的基坑开挖工程,通过地下连续墙、十字格构梁以及抗拔桩的相互作用,能够在基坑工程施工时有效地保护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6273.3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G01N25/00
Abstract: 一种寒区多功能冻结低温模型试验装置,属于冻胀融沉特性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基坑内有模型箱及风机,模型箱内有细沙、铜排管、补水管、土体、模型箱保温棉及双模土压力盒;铜排管与冷浴机组及液浴循环装置连通,补水管与补水泵及液位水管连通,液位水管内有与液位计数显连接的液位计,土体内有试件总成及传感器总成;双模土压力盒放在试件总成中部,且上端与千斤顶连接,反力架与千斤顶及模型箱连接;试件总成与数据采集终端连接;反力架上有与试件总成或土体配合的位移计。本发明有利于研究试件与土相互作用关系,提高了土体的冻结或融化效率,实现对试件的集中加载或分布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61773.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远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4B28/06 , C04B111/2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高效堵水加固速凝矿物基类胶凝材料,所述速凝矿物基类胶凝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铝酸盐水泥20~40份,硅酸盐水泥20~40份,粉煤灰5~10份,硅灰石粉2~6份,生石灰1~5份,缓凝剂0~5份,氧化铝1~3份,氢氧化钾0.5~1.5份,氧化镁1~2份,硫酸钙0.5~1.5份,氧化石墨烯纳米片2~3份,减水剂0.2~0.5份。该速凝矿物基类胶凝材料依据碱性激发活性和天然矿物形成的结晶原理与天然胶体形成的化学过程原理,采用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钾等碱性激发剂作为外掺剂,可改善水泥浆液流动度,降低泌水率,增加结石率,增强后期强度、改善衬砌堵水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抗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1023.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坡度红层软岩斜井深孔光面爆破法开挖优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隧道围岩地质条件,确定光面爆破参数;步骤S2:根据步骤S1计算及选取的参数进行光面爆破的炮孔设计;步骤S3:光面爆破的施工;步骤S34:开挖爆破区岩渣。该方法对大坡度有轨长斜井红层软岩隧道的光面爆破参数及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采用台阶法优化施工方法减小隧道爆破开挖进尺的难度,采用优化的平行空孔直线桶形掏槽方式制造出较好的临空面,达到利于隧道开挖进尺,较好控制斜井超欠挖的施工效果。该施工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71019.X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输变电塔基多源立体监测与智能运维数字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源立体监测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和界面展示系统,其中:多源立体监测系统用于对塔基和塔杆的相关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多源立体监测系统包括塔基监测系统、塔杆监测系统、控制与传输系统和供电系统,塔基监测装置和塔杆监测装置连接控制与传输系统和供电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用于实现对输电塔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提供表单形式的历史监测数据查询;界面展示系统用于显示多源立体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该系统能够提升输电线塔基稳定性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运维期的维护成本,加强对运维的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长久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4648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434702.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桩基础长期服役状态评估方法,涉及一种港口桩基服役状态评估方法。预先在可液化场地表面布置多个定位器,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长期监测定位器的三维迹线;通过多个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工况对处于可液化场地下的桩基模型进行扰动模拟,得到桩基损伤情况;通过吻合度匹配从多个扰动模拟结果中选取与可液化场地实际位移最相符的工况模拟;根据最符合实际的工况模拟对桩基进行损伤评估。通过监测布置在可液化场地上定位器的三维迹线,并选出最为匹配的工况模拟,可随时对桩基损伤进行评估,可行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557918.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宏伟 , 凌贤长 , 郭小雨 , 唐亮 , 王欣亮 , 何会盟 , 赵香萍 , 孙辉 , 曲宝军 , 程然 , 杜有超 , 程小伟 , 雷云生 , 丛晟亦 , 田爽 , 孔祥勋 , 胡心雨 , 王名远
IPC: C04B28/0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动水封堵的抗分散黏土‑硫铝酸盐基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浆材料包括基体组分和外加剂组分,其中:基体组分由黏土和硫铝酸盐水泥组成,外加剂组分由抗分散剂、缓凝剂、减水剂、消泡剂、矿物掺合料组成。本发明以硫铝酸盐水泥和黏土为基础,添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烯‑醋酸乙烯酯、绒毛纳米水凝胶和矿物掺合料,聚合物长链结构增加团聚,提高浆液粘度,且可形成成膜聚合物,提高内聚强度和抗冲刷性能,而水凝胶的绒毛状结构确保了在浆液中具有超强的吸水性能,进一步提高水泥浆的抗冲刷性能,矿物掺合料提高基体浆液性能,且其中超细颗粒可被高分子链包裹吸附,提高浆液体系的粘聚性,起到增稠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27960.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岩溶隧道施工信息多维立体感知与预警系统,所述感知系统包括信息智能采集系统、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和数据分析预警系统,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监测围护结构宏观位移、沉降、支撑轴力、应变、地下水位、水压监测、水质;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端根据客户端请求提供对数据查询、修改管理功能的响应,客户端向用户展示监测数据,提供操作入口;数据分析预警系统调用数据库中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宏观位移、微观应变和水压水质多维信息,实现对采空区岩溶隧道施工期内易发生灾害进行监测,并提前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采空区岩溶隧道施工危险预警,保护隧道内施工人员与公共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7958.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分层填充型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通过“物探+钻探”等手段获取岩溶隧道多源信息,构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分层填充型岩溶隧道围岩压力和有效降雨量阈值,运用矩阵分析法开展基于分层填充体围岩压力和有效降雨量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与分级。本发明依据有效降雨量、分层填充体围岩压力等数据开展分层填充型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估,指导岩溶隧道全周期安全施工,解决了现有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对溶洞填充体影响考虑不足的难题,为岩溶隧道全周期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