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0449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243461.1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K3/32 , B01D17/022
Abstract: 一种碳化棉纤维吸油材料-氨基甲酸酯类凝油剂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2)制备碳化棉纤维吸油材料;(3)吸油材料-凝油剂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该方法将当前研究比较热点的凝油剂与由天然产物制备的吸油剂进行有机结合,制备出一种用于溢油治理的复合材料,其兼具凝油剂的凝油性能和吸油剂的吸油性能,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501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182682.8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6
Abstract: 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及利用其寄生在轨飞行器的方法,涉及一种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及利用该装置的黏附性多巴及其衍生物气溶胶吸附并寄生在轨飞行器的方法。本发明的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包括寄生器、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和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寄生器(1)的内部由内壁(4)分隔为内环(5)和外环(6);外环(6)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紧贴于内壁(4)和外壁(7),内环(5)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紧贴于内壁(4)。本发明制造工艺及实施方式简单,利于黏附性气溶胶及时吸附在轨飞行器并长期寄生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50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3914.0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吸油海绵-氨基甲酸酯类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疏水-亲油-凝油性能兼具的多孔网络状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高度多孔的壳聚糖吸油海绵;(2)制备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3)将步骤二中制备的凝油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得到均相溶液;将步骤一中制备的壳聚糖海绵加入到此溶液中,浸渍、涂覆1~3d,然后将溶剂干燥除去即可。本发明提供的壳聚糖吸油海绵-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新型环保,具有良好的亲油和凝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494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4210.2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近临界水分离和回收废旧电路板各组分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以近临界水作为反应媒介,通过调控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不同催化剂来分离和回收废旧电路板,以达到铜箔、玻璃纤维布和树脂基体彻底分离,其中回收的铜箔和玻璃纤维布可进一步的直接再利用,而树脂基体则以分解油的形式存在,主要成分为苯酚及苯酚衍生物,可进一步提纯作为化工原料而应用。因此,该工艺对于废旧电路板的资源化起到了推进作用,是一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和高效的技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50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2682.8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6
Abstract: 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及利用其寄生在轨飞行器的方法,涉及一种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及利用该装置的黏附性多巴及其衍生物气溶胶吸附并寄生在轨飞行器的方法。本发明的黏附性气溶胶吸附寄生机构包括寄生器、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和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寄生器(1)的内部由内壁(4)分隔为内环(5)和外环(6);外环(6)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可控喷射管状装置(2)紧贴于内壁(4)和外壁(7),内环(5)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可控筒状发射装置(3)紧贴于内壁(4)。本发明制造工艺及实施方式简单,利于黏附性气溶胶及时吸附在轨飞行器并长期寄生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3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2679.6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空间牢固对接方法,涉及一种微小航天器空间对接方法。本发明在柔性展开装置的表面涂覆上包覆有可反应性胶的微型反应器;然后将上述柔性展开装置以折叠的形式在发射时密闭储存在航天器发射舱里,进入预定轨道后,打开密闭装置,伸出折叠的柔性展开装置,同时慢速展开,当柔性展开装置碰触到另一航天器时通过微型反应器破裂释放的可反应性胶实现永久牢固粘接。本发明采用柔性慢速展开装置缓冲飞行速度和对接力,采用可反应性胶粘剂空间在轨反应将两个航天器牢固粘接连为一个整体,进而实现两个航天器间的永久空间对接,能够提高航天器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以及降低对接方式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119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10238437.0
申请日:2010-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喷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中化学转化膜、阳极氧化、气相沉积得到的膜层薄,耐腐蚀性能差;离子注入成本高,难以实现大面积加工;涂层与镁合金结合力差,有机涂层易老化的问题。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微弧氧化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陶瓷膜,然后采用空气喷涂将无机涂料喷涂至陶瓷膜上,再热处理即得微弧氧化/喷涂复合膜。方法简单,成本低,空气喷涂利用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多孔结构,使无机涂料层与陶瓷膜结合牢固;复合膜厚度在20~40μm,自腐蚀电位正移至-1.02V,腐蚀电流密度比镁合金降低5个数量级,盐雾实验72~144h后完好无损,耐蚀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508385.0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领航石油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30/06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滴点和添加剂感受性的高性能复合锂基润滑脂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高性能复合锂基润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307~325份,脂肪酸25~30份,二元有机酸12~15份,氢氧化锂12~16份,皂化水10~20份,桥联剂10~13份,急冷油85~93份,抗氧化剂0.8~1.5,有机减磨剂10~15份。本发明采用分级皂化工艺、分批加入原料以实现原料的充分混合与反应,在关键步骤中加入合适的桥联剂以解决润滑脂中油皂的作用力在高温条件下减弱、功能性添加剂分散不均、感受性不强等问题,从而提高润滑脂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158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351073.4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油下超疏水和超亲水可逆转变功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在120~350℃进行热处理1~4h后,在油相下静态接触角大于150°,具有超疏水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1~2h后,在油相下水的静态接触角小于10°,具有超亲水性能,实现由超疏水向超亲水转变;在温度为100~150℃条件下加热回复1.5~3h后,在油相下水的静态接触角回复到150°以上,具有超疏水性能,实现由超亲水向超疏水可逆转变。本发明采用现有成熟简单方法制备出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经热处理、紫外光照射和加热回复过程,实现了在不同油相复杂环境下由超疏水向超亲水可逆转变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扩宽了纳米管阵列智能转化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22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43854.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L1/02 , C08K5/205 , C08J9/28 , D06M13/192 , C09K3/32 , C12P19/04 , C12R1/01 , D06M101/06
Abstract: 一种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疏水-亲油-凝油性能兼具的多孔网络状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一、培植细菌纤维素;二、细菌纤维素微纤丝的乙酰化;三、疏水性乙酰化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四、制备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五、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将吸油剂和凝油剂两者有效复合制备的溢油治理材料兼具凝油剂的凝油性能和吸油剂的吸油性能,能够有效吸收-胶凝泄漏到水中的油品以及有机溶剂等污染物。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新型环保、吸油快速、凝油效果好、保油率高达90%以上等许多优点,是溢油治理材料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