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和温度响应分子来协同调节浸润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42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01672.6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一种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和温度响应分子来协同调节浸润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对材料的表面实现浸润性调控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步骤要点如下:(1)使用光刻法对硅片进行刻蚀;(2)利用PDMS对硅片进行赋形;(3)利用PDMS模板进行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微阵列的赋形;(4)在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微阵列表面接枝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5)利用(4)得到的样品进行表面浸润性调控。本发明首次将表面微观结构调控与表面温度响应分子相结合,可通过物理调控和化学调控协同作用,首次实现了同一表面的浸润性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可控转化,得到的智能表面可用于智能器件,如微流体装置,生物探测,定位药物释放等领域,是一种全新的响应表面制备技术。

    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27564.9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一种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改性为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吸油材料,在制备好的气凝胶上添加磁性的粒子,这样吸油之后可以方便地用磁性物质进行打捞回收,利于收集。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细菌纤维素的培养;二、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三、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四、磁性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由细菌纤维素制备磁性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制备方法简单、设计新颖,环保、生物相容性好,吸收效率高、打捞方便、可多次循环使用。

    一种具有油下超疏水和超亲水可逆转变功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7158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51073.4

    申请日:2016-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26 B82Y40/00 C25D5/48 C25D5/50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油下超疏水和超亲水可逆转变功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在120~350℃进行热处理1~4h后,在油相下静态接触角大于150°,具有超疏水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1~2h后,在油相下水的静态接触角小于10°,具有超亲水性能,实现由超疏水向超亲水转变;在温度为100~150℃条件下加热回复1.5~3h后,在油相下水的静态接触角回复到150°以上,具有超疏水性能,实现由超亲水向超疏水可逆转变。本发明采用现有成熟简单方法制备出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经热处理、紫外光照射和加热回复过程,实现了在不同油相复杂环境下由超疏水向超亲水可逆转变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扩宽了纳米管阵列智能转化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功能分等级油水分离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12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220479.4

    申请日:2015-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分等级油水分离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氢气泡模板法制备多孔网状Cu薄膜;通过浸渍法在上述多孔Cu薄膜表面制备壳聚糖(CS)和氧化石墨烯(GO)复合涂层。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油水分离薄膜的面积为3*3cm2,多孔网状薄膜基底孔径为100?500μm,二级孔径(即:在网状基底上电镀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0?120μm。壳聚糖涂层网膜空气中水接触角为0?5°,水下油接触角为160±5°,水下油滚动角小于5°。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自清洁油水分离薄膜可用于制造油水分离和重金属吸附多功能材料,该材料具有水下超疏油性质,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一种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改性芳纶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716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269027.0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改性芳纶纤维的方法,涉及一种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为了改善芳纶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二、多巴胺改性芳纶纤维;三、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改性芳纶纤维。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接枝改性芳纶纤维是将氧化石墨烯接枝至多巴胺修饰的芳纶纤维上得到的;本发明利用席夫碱反应,借助具有大量活性基团的聚多巴胺涂层,将表面具有丰富氨基的氧化石墨烯接枝到多巴胺改性的芳纶纤维表面,具有无需高温加热,简单易行,环保无毒,对芳纶纤维无损伤等特点。本方法可得到表面均匀覆盖氧化石墨烯的芳纶纤维,该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性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改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2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27555.X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改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改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经过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改性后得到疏水性气凝胶吸油材料。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细菌纤维素的培养;二、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三、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改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吸油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油性能,可以方便地用于油水分离或吸收水中泄漏的溢油,对水体没有污染,是一种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新型吸油材料。

    海藻纤维素气凝胶-氨基甲酸酯类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25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43425.5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一种海藻纤维素气凝胶-氨基甲酸酯类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疏水-亲油-凝油性能兼具的多孔网络状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疏水性海藻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步骤二、制备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步骤三、海藻纤维素气凝胶-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采用天然可再生、对环境具有危害的海藻纤维素作为原料制备吸油材料,将其与凝油剂进行有效复合制备的溢油治理材料兼具凝油剂的凝油性能和吸油剂的吸油性能,能够有效吸收-胶凝泄漏到水中的油品以及有机溶剂等污染物。

    一种聚氨酯海绵-双氨基甲酸酯类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2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243412.8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一种聚氨酯海绵-双氨基甲酸酯类复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亲油疏水、凝油性能兼具的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浸渍涂覆的方法制备疏水性聚氨酯海绵;(2)制备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3)疏水性聚氨酯海绵-氨基甲酸烷基酯类凝油剂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方法将当前研究比较热点的凝油剂与硅烷化的疏水性聚氨酯海绵吸油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制备出一种用于溢油治理的复合型材料,将材料的吸油性能和凝油性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通过几何尺寸在线检测航空轮胎可靠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5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686098.0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几何尺寸在线检测航空轮胎可靠性的方法,飞机着陆后,通过几何尺寸测试设备在线检测航空轮胎的几何尺寸,将尺寸输入编制的程序,直接反馈出航空轮胎当前物理性能、剩余使用次数及可靠性评价。这样检测人员可以直接得到当前航空轮胎的物理性能下降了多少,更加精准的了解了飞机轮胎目前的情况。在线检测技术不需要进行拆卸,可以对航空轮胎进行高效率实时检测,通过建立的模型方程来直接反馈出轮胎目前的使用状况,这样能够满足空军对于时间效率的要求,快速检测武器装备。评价则是在检测完成后,根据轮胎力学理论整体分析航空轮胎状况,快速判断航空轮胎是否能够继续工作并且预测航空轮胎可用安全寿命和剩余使用次数。

    一种多功能分等级油水分离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128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20479.4

    申请日:2015-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分等级油水分离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氢气泡模板法制备多孔网状Cu薄膜;通过浸渍法在上述多孔Cu薄膜表面制备壳聚糖(CS)和氧化石墨烯(GO)复合涂层。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油水分离薄膜的面积为3*3cm2,多孔网状薄膜基底孔径为100-500μm,二级孔径(即:在网状基底上电镀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0-120μm。壳聚糖涂层网膜空气中水接触角为0-5°,水下油接触角为160±5°,水下油滚动角小于5°。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自清洁油水分离薄膜可用于制造油水分离和重金属吸附多功能材料,该材料具有水下超疏油性质,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