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857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495111.X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础加固用几字梁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配筋混凝土基础,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对房屋增层改造时,新增柱下基础存在抗力不足以及无法利用原基础承载力的问题。几字梁:从截面看,数根边纵筋构成上梁矩形,数根左下梁纵筋构成左下梁矩形,数根右下梁纵筋构成右下梁矩形,数根内立梁纵筋构成内立梁矩形,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和两个内立梁的构成为几字形。方法:一、在原基础的上端面和侧面植入植筋;二、沿新增柱的横截面中心连线支护几字梁模板;三、铺设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和两个内立梁;四、在左下梁和右下梁的两端垂直铺设新增柱;五、向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内立梁和新增柱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加固用几字梁。本发明用于房屋增层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83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66443.9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存在承载力较低、具有一定的脆性,以及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施工方法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两个斜向钢筋骨架交叉贯入设置在长方体框架的上端,两个斜向钢筋骨架交叉的斜度与钢板模上的两个槽型斜模片的斜度一致,水平钢筋架水平贯穿多根附加竖筋的上部;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将两个槽型钢板的四个螺栓耳板通过螺栓固定,沿两个槽型钢板的接缝处对缝满焊使两个槽型钢板形成为一体。本发明用于上部两斜柱与下部一立柱汇交形成的钢筋混凝土转换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6591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308851.1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钢绞线连接器,它涉及一种钢绞线连接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绞线连接器的锚固端的横截面呈圆环形的锚件与锚环之间易进水泥浆,导致钢绞线在张拉前和张拉过程中锚固端夹持不紧造成张拉过程中钢绞线被拉脱,影响张拉力的建立的问题。钢套筒的一端设有内台肩孔,挤压锚件固套在钢套筒内的锚固端的钢绞线上,挤压锚件的一端搭接在所述内台肩孔的内台肩端面上,横截面呈圆环形的锚件固套在张拉端的钢绞线上,锚环套装在横截面呈圆环形的锚件上,所述钢套筒的另一端固套在锚环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连接预应力钢绞线,实现预应力钢绞线分段下料、分段张拉;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绞线分段张拉或钢绞线分段接长。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704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072748.2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工程改造用叠合桩的成桩方法,它涉及工程改造加固桩的成桩方法。它解决了加固方法要增加桩数和增设承台对原桩基础进行加固,整体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如下:一、给原桩卸载;二、将卸载后的原桩(1)周边的土体清除,然后对原桩(1)周围进行扩孔;三、沿原桩(1)长度方向将纵筋(3)和环形箍筋(4)设置在原桩(1)周围孔内;四、向孔内浇注混凝土(2),即形成叠合桩。本发明适用于对每根柱对应一根桩的原建筑物直接加层的桩基础的加固改造。本发明的方法简便,能提高工效,而且桩的承载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92044.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三面受火试验的可拆装支撑及施工方法,可拆装支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沿所述的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连接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用的固定钢筋,所有的固定钢筋的两端均固定在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两个角铁的肢背上,在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位于同一个平面的肢背上相邻的两个固定钢筋之间均固定设置两个限位螺母,每两个限位螺母与一个钢筋插销配合,每两个限位螺母之间设有一支撑钢筋,支撑钢筋通过旋转螺母与钢筋插销配合,所有的支撑钢筋均朝向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外侧伸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拆装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真正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梁三面受火的试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0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32000.9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钢板桩围堰,包括由多根竖直设置的钢板桩顺次通过在其拉森接口处焊接围成的外框、围囹和内支撑,外框转角处的两个钢板桩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外框的内侧从上到下固定设置若干层围囹,且每层围囹均由四根围囹组成,每根围囹对应外框的一个面设置,四根围囹围成水平框型结构,在每层围囹的转角处均固定连接一个内支撑。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平衡钢板桩围堰,能够置于衬板上,并不损坏其他衬板,且能够在保证渠道正常过水的情况下进行破损混凝土衬板的置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5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895525.5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B1/21
Abstract: 预制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级连接方法,本发明为了改善现有的预制梁和预制柱进行现场拼接,现场湿作业量较大,工期较长,工作效率低,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均较大,资源浪费、造价高,增大了预制结构的建造成本的问题,它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和多个长杆螺栓,预制混凝土梁包括工字钢、预制混凝土柱侧钢板、工字钢加劲肋和钢筋,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与工字钢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和预制混凝土柱侧钢板设置在预制混凝土柱的两侧,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准备工作,步骤二:连接安装,步骤三:注浆,本发明用于预制梁和预制柱进行现场拼接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8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5564.5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B1/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41 , E04B1/4157 , E04B2001/4192
Abstract: 连梁局部加宽和剪力墙局部加厚的节点及节点连接方法,以解决现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和连梁节点的连接采用现浇法,导致混凝土湿作业量大,容易发生开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节点:在剪力墙与连梁对接区域分别设置剪力墙局部加厚区和连梁局部加宽区,预应力长杆螺栓贯穿剪力墙局部加厚区与连梁局部加宽区后用高强螺母锚固在锚板上。节点连接方法:一、对连梁端部进行局部加宽,对剪力墙进行局部加厚,形成连梁局部加宽区和剪力墙局部加厚区;二、将预应力长杆螺栓穿过螺栓孔,然后对预应力长杆螺栓进行张拉;三、用高强螺母将预应力长杆螺栓锚固在锚板上,即形成连梁局部加宽和剪力墙局部加厚的长杆螺栓连接节点。本发明用于连梁与剪力墙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5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5561.1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B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15
Abstract: 一种用螺栓连接角钢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它涉及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螺栓连接角钢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主梁预留槽次梁后插入式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低施工效率、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反复作业多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边部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和中部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所述边部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角钢、多个第一水平螺栓、多个第一竖直螺栓和端板,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呈T字形设置,第一角钢设置在预制主梁与预制次梁连接处的下方,第一角钢通过多个第一水平螺栓与设置预制主梁外侧的端板连接,第一角钢通过多个第一竖直螺栓与预制次梁连接。属于建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89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559801.7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高温变加载速率下钢筋应力、应变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应力、应变测试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高温应变引伸计无法直接获得高温下钢筋的全应变与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而提供了高温变加载速率下钢筋应力、应变测量方法。通过高温下钢筋应变测试系统获得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相应的应力、变形曲线;进行位移测量时,基于位移协调方程,计算高温下钢筋的应变;假设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一个“粘壶”和一个无粘性的弹塑性元件组成,得到粘性特征值k/α;按式(3)将两阶段加载速率v1、v2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转变为任意加载速率v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钢筋的高温应力、应变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