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金属有机框架组装酯酶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69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50027.2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基金属有机框架组装酯酶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嗜热酯酶QLM固载进生物基MOF材料之中,通过活性检测发现固载进MOF之中的酯酶依然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能够成功催化酯类p-NPC(4-硝基苯基辛酸酯)的水解;以上述酯酶-MOF组装体为催化剂,催化葵花籽油与甲醇的转酯反应,成功合成了性能良好的生物柴油。嗜热酯酶QLM酶担载进入生物基MOF中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及pH耐受性;以该固定化酶为催化剂,能够成功实现生物柴油的合成,在高的油/甲醇比例下具有较游离酶更高的催化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重复利用能力。

    一种京尼平交联聚乙烯亚胺及核糖核酸酶A的抗肿瘤纳米制剂

    公开(公告)号:CN109464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75875.9

    申请日:2018-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京尼平交联聚乙烯亚胺及核糖核酸酶A的抗肿瘤纳米制剂,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京尼平为交联剂,实现阳离子聚合物PEI25K与RNase A的交联,构建基于蛋白的纳米制剂,实现RNase A的高效、稳定递送。纳米制剂中PEI25K表面大量的正电荷能够与带负电的细胞膜结合实现纳米制剂的高效入胞,同时其质子缓冲能力实现RNase A内涵体逃逸进入细胞质中;释放于细胞质中的RNase A分子能够有效切割肿瘤细胞内RNA分子,进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本发明能够提高RNase A分子的体内外稳定性,同时实现RNase A分子的高效入胞,进行胞内RNA分子的高效切割,合成成本低。

    一种靶向SALL4基因的脱氧核酶分子及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4787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383360.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靶向SALL4基因的脱氧核酶分子及其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属于靶向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编码人SALL4的mRNA序列(NM_020436.4)设计并构建脱氧核酶分子,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脱氧核酶分子是一种能够识别并切割靶基因序列的小核酸分子,不仅具有高的靶基因序列切割能力,同时具有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稳定性,合成成本低。通过脱氧核酶分子对靶基因SALL mRNA序列的有效识别和高效切割,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迁移与浸润,最终构建一类通过抑制SALL4表达来实现乳腺癌基因治疗的小核酸类药物。

    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胞内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0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3838.1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式细胞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胞内蛋白的方法。其是将100~120nm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的氨基或羧基官能团与待测细胞胞内蛋白的抗体的氨基通过共价键连接,进而与经超声等方法得到的细胞胞内蛋白共同孵育,再加入另一种不同来源靶向同一待测细胞胞内蛋白的抗体进行孵育,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孵育,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抗体-细胞胞内蛋白-抗体-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复合物,最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该复合物进行定性检测。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待测细胞胞内蛋白的抗体结合后具有主动靶向性,能够靶向各种不同的细胞胞内蛋白。

    以酸酐为酰基供体制备手性脂肪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59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10055455.3

    申请日:2007-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外消旋体拆分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技术领域,具备涉及一种以酸酐为酰基供体制备手性脂肪醇的方法。其是将60~120mmol的底物外消旋醇、0.5~1.0g的脂肪酶及与外消旋醇的摩尔比1∶1的酸酐,在300~500mL溶剂中于室温下搅拌混合至反应进程达到40~55%转化率时,停止反应;过滤并萃取分离反应混合物,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醇化合物。本发明使用较廉价的底物,确定了适合拆分的脂肪酶,并以成熟的工艺实施,因而不仅成本低,方法可靠,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可较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本发明还有助于了解外消旋化合物拆分的生物多样性,对于今后拆分专用酶源的开发和拆分方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种利用超嗜热酯酶为催化剂合成聚(ε-己内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4306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055456.8

    申请日:2007-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利用超嗜热酯酶为催化剂合成聚(ε-己内酯)的方法,属高分子化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是在常压条件下,将单体ε-己内酯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酶制剂催化反应,在60~100℃温度下反应24~120h,反应结束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过滤除去酶,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去除有机溶剂,残余物中加入冰冷甲醇,低温下进行沉淀,离心收集沉淀,沉淀经真空干燥得聚合产物。所选用的酶制剂为来源于超嗜热古菌Archaeoglobus fulgidus的超嗜热酯酶AFEST。本发明克服了减压、惰性气体保护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并以成熟的合成与后处理工艺实施,因而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安全、能耗低、产量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