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9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0151.0
申请日:2023-03-03
IPC: E02B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拦挡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稳固型泥石流拦挡坝,包括设于坝体基础之上的坝体主体,坝体主体包括若干支墩,相邻两个支墩间设有沿支墩高度方向上下叠置的卧式格栏,卧式格栏间通过连接装置进行锁紧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卧式格栏临近支墩一侧开设有对接槽,第一筒体竖向设置于对接槽内,第一筒体底部螺纹插设有卡杆,卡杆外侧套接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一侧滑动卡设于对接槽槽壁上,第一筒体顶部开设有与卡杆卡接配合的卡孔。卧式格栏采用上下叠置的方式设置于支墩间,并通过连接装置完成各卧式格栏间的锁紧固定,可便捷地根据坝体设计的所需拦挡高度,灵活调节卧式格栏的高度,保证拦挡坝的使用效果,稳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39759.2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河流模拟系统、滑坡模拟系统、水循环系统、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数据传输线、两个高速摄影机、控制面板和数据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设置于河流模拟系统上,滑坡模拟系统和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设置于河流模拟系统相对的两侧;数据处理系统、滑坡模拟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与控制面板电连接;高速摄影机分别位于河流模拟系统内水流流向远离水循环系统的位置和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一侧。以本发明提供的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为结构基础所进行的试验方法,可解决不同规模滑坡滑动时对不同水位高度、不同流速河道的堵江全过程模拟及堰塞湖溃坝机制的揭示,人为干扰弱。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158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08866.7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滚石启动、运动、撞击的模拟测试系统,是由边坡滚石滑道模型、滚石撞击测试系统、第一滚石运动记录系统、第二滚石运动记录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数条连接线和实验滚石组成,边坡滚石滑道模型、滚石撞击测试系统、第一滚石运动记录系统、第二滚石运动记录系统和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上,并分别通过数条连接线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模拟不同坡度相组合坡型的滚石运动,该边坡滚石滑道模型适用性强,可重复利用,实现了滚石启动、运动记录、撞击测试、数据处理的全程自动化与集成化,具有时刻监测、抗人为干扰能力强,为滚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23013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677029.0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页岩高温热解时导热、膨胀与裂纹扩展的综合测试装置,包括实验系统、设置在实验系统内的加热系统、与实验系统连通的收集系统、与实验系统电性连接的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高效,通过伺服压力机保持了岩体的垂直应力状态,能够在一次实验中系统地测定出在上覆地层自重压力作用下油页岩热解过程的线膨胀系数、油页岩的膨胀力及导热系数,提供了一种测定油页岩导热系数的新思路,该装置为可视化装置,克服了油页岩因热解,裂纹发展无规律、难以测定的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34186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0860099.0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条件下的水平渗透系数测试装置,为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其包括进水管、储水准备箱、渗透测试箱、真空处理箱、集水测量箱、连接管、真空泵;储水准备箱包括储水准备箱体、固定支座;渗透测试箱包括渗透测试箱体;真空处理箱包括真空处理箱体;集水测量箱包括集水测量箱体;储水准备箱体安装在固定支座的顶端,固定支座安装在地基上;渗透测试箱通过渗透测试箱体安装在储水准备箱体的左侧,渗透测试箱体的右端与储水准备箱体连接,渗透测试箱体的左端与水平放置的真空处理箱体的右端连接,真空处理箱体的左侧底端与竖直放置的集水测量箱体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真空处理箱体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01095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650688.5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油页岩变温热解时油气采集与热力耦合剪切流变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台架、装夹机构、加热机构、收集机构、水平方向加载机构和竖直方向加载机构,装夹机构通过上下对称的剪切盒将待测试的岩样置于其中,加热机构通过在装夹机构表面贴置电加热片实现导电加热,并通过控制电源控制输出电能进而调节加热温度,实现岩样变温热解,收集机构的上下伸缩收集盒分别设置在上下剪切盒一侧,实现对变温热解的岩样产生的油液及油气进行收集,竖直方向加载机构设置在上剪切盒顶部,水平方向加载机构通过上伸缩收集盒向岩样施加水平剪切载荷。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油页岩变温热解条件下的流变剪切测试,并对油页岩变温热解产生的油气进行收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80720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385096.3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滚石启动、运动、撞击的模拟测试系统,是由边坡滚石滑道模型、滚石撞击测试系统、第一滚石运动记录系统、第二滚石运动记录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数条连接线和实验滚石组成,边坡滚石滑道模型、滚石撞击测试系统、第一滚石运动记录系统、第二滚石运动记录系统和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上,并分别通过数条连接线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模拟不同坡度相组合坡型的滚石运动,该边坡滚石滑道模型适用性强,可重复利用,实现了滚石启动、运动记录、撞击测试、数据处理的全程自动化与集成化,具有时刻监测、抗人为干扰能力强,为滚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13611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2017317.7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闭式的释光测试土样的采集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够同时达到所取土样未发热、未曝光要求的问题,该采集装置包括有旋转冲击动力系统(1)、自闭式取样系统(2)和仿生掘进系统(3)即仿生金刚石钻头(30);旋转冲击动力系统(1)和自闭式取样系统(2)之间通过旋转冲击动力系统(1)中的连接杆(13)左端的连接杆外丝扣(14)和自闭式取样系统(2)中的钻取外管(20)右端的右端连接内丝扣(27)的配装实现了螺纹连接,自闭式取样系统(2)和仿生掘进系统(3)之间通过钻取外管(20)的左端连接外丝扣(28)和仿生金刚石钻头(30)右端的钻头连接内丝扣(32)的配装实现了螺纹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056195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759014.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包括河流模拟系统、滑坡模拟系统、水循环系统、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数据传输线、两个高速摄影机、控制面板和数据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设置于河流模拟系统上,滑坡模拟系统和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设置于河流模拟系统相对的两侧;数据处理系统、滑坡模拟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高速摄影机分别位于河流模拟系统内水流流向远离水循环系统的位置处和岸坡岩土体模拟系统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能够解决不同规模滑坡滑动时对不同水位高度、不同流速河道的堵江全过程模拟及堰塞湖溃坝机制的揭示,适用性强,人为干扰性弱。
-
公开(公告)号:CN210222003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767671.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第六地质探矿工程大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沟道的泥石流模拟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物料箱、搅拌提升机、组装式沟道、可升降支座、冲击力测试系统、堆积箱、数据线和测试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装式沟道是由若干个内底部设置有三角台阶的直通沟道和弯曲沟道连接而成,并设置在可升降支座上。直通沟道内嵌的高速微型摄影机、弯曲沟道内嵌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冲击力测试系统通过数据线与测试处理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不同沟形、不同长度、不同摩擦度、不同坡度的泥石流的模拟,该沟道可重复组装利用、适应性强,实现了泥石流运动、撞击、堆积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时刻监测、抗干扰能力强,为泥石流的防灾提供科学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