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009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7180.X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3 , G02F1/136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第一金属层于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上;在第一金属层的上方形成一主动层和一第二金属层;沉积一保护层于第二金属层和主动层上;形成一光吸收层于保护层上;以及蚀刻保护层和光吸收层,且使用透明导电材料进行填充。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原有的阵列基板制造工艺中将光吸收层设置于该基板的正面,因而入射光可以被光吸收层吸收掉而不再发生反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黑色影像不够黑的缺陷,并显著提高了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81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110387687.5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354 , G06F3/041 , G09G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2 , G06F3/03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笔、触控显示系统以及触控显示方法,该触控笔包括:一笔身;一笔头,设置于该笔身的一端,用以触碰该触控显示面板;一感压材料,设置于该笔身内,用以接受该笔头触碰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反馈压力,该感压材料适于在接受该反馈压力时变形并产生一电性变异;以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笔身内,用以发出一光线至该触控显示面板,该发光元件电连接至该感压材料,且该发光元件的一驱动电流响应于该电性变异。该触控笔内部设有的感压材料可感应使用者的书写力道,并将其回馈至触控显示面板,以调整显示图像的外观,如线条的宽度或颜色深浅等,提供更多元的触控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61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702844.6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56 , H01L24/24 , H01L33/62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5788 , H01L2933/0016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介电图案是于发光二极管元件形成于基板之后再形于基板上。介电图案包覆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侧壁,并暴露出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一电极。介电图案的上表面与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电极约略位于同一平面,且设置于介电图案上的连接电极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电极与信号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3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10335122.2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9/786 , H01L29/06 , H01L21/336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908 , H01L29/7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该薄膜晶体管包括一基板、一栅极、一栅绝缘层、一源极与一漏极、一通道层、一第一图案化保护层以及一第二图案化保护层。栅极配置于基板上。栅绝缘层配置于栅极上。源极与漏极配置于栅绝缘层上。通道层位于源极与漏极上方或下方,其中通道层的一部分暴露于源极与漏极之间。第一图案化保护层配置于通道层的部分上,其中第一图案化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一金属氧化物,且第一图案化保护层的厚度为50埃至300埃。第二图案化保护层覆盖第一图案化保护层、栅绝缘层以及源极与漏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65141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129658.3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5 , H01L27/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5/00 , G09G2330/02 , H01L27/1421 , H01L31/0504 , H01L31/18 , Y02E10/5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电子装置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包含第一太阳能电池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第一太阳能电池包含第一金属基板、第一光电转换层、第一上电极层、第一P-N接合半导体与第一下电极层。第二太阳能电池包含第二金属基板、第二光电转换层、第二上电极层、第二P-N接合半导体与第二下电极层。第一光电转换层与第一P-N接合半导体分别位于第一金属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第二光电转换层与第二P-N接合半导体分别位于第二金属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第二下电极层位于第二P-N接合半导体相对于第二金属基板的对侧,且电性耦接第一金属基板。本发明可避免阴影效应导致电力无法输出,使太阳能电池模块能持续工作而不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51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083218.9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41 , G06F3/0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25 , G06F3/0325 , G06F3/0386
Abstract: 一种三维互动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光感测器的一显示面板、二个光源产生器与一处理电路。上述二个光源产生器的出光面皆具有一图腾,但二个出光面的图腾具有不同的形状边缘总长度。此外,每一光源产生器皆用以通过其出光面而投射出一光源。处理电路用以处理通过上述那些光感测器所撷取的一影像,并计算影像中所呈现的每一图腾的形状边缘总长度,以依照每一计算出的形状边缘总长度来判断对应的光源产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82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330114.9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21 , G06F2203/04101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器和三维互动立体显示器的指示物位置判断的方法,该显示器包含一背光源、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光源及一控制器。该显示面板包含一感测阵列,该感测阵列用以感测一对象反射该背光源的第一检测光所产生的第一反射光,以定位该对象在该显示面板上的一投影点的坐标;该第一光源邻近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一边,用以朝该显示面板的上方发射一第二检测光至该对象产生至少一第二反射光,以使该感测阵列检测该第二反射光在该显示面板上所产生的一最强反射光;该控制器用以于该最强反射光产生时,根据该第一光源的一出光角度及该投影点的坐标,执行一相对应的动作。本发明能在靠近显示面板处互动且缩小显示器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59321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066807.6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第一枢转单元、支撑架以及第一光电转换元件。第一枢转单元设置于装置本体。支撑架以第一枢转单元枢接于装置本体,用以支撑装置本体。第一枢转单元使得支撑架可沿着第一枢转单元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转动。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设置于支撑架并电性连接于装置本体。第一光电转换元件包括第一光电转换部与第二光电转换部。第一光电转换部与第二光电转换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架的不同面。本发明提供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能够通过光电转换元件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402349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10396017.X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2 , G06F3/03545 , G06F3/042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多个次像素区、多个显示元件、多个第一触控光感测元件以及多个第二触控光感测元件。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面对设置。显示元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次像素区内,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第一显示面与一第二显示面提供显示影像。第一触控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至少对应部分的次像素区,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面提供触控输入功能。第二触控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至少对应部分的次像素区,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面提供触控输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0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6382.9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制作方法以及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无机发光材料,并于无机发光材料上形成透明导电层。将形成有无机发光材料的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基板进行贴合。将至少部分的第一基板移除以形成多个下电极。将至少部分的无机发光材料移除以形成多个发光材料单元。将至少部分的透明导电层移除以形成多个上电极。各发光材料单元形成于对应的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且各发光材料单元与对应的上电极与下电极形成发光二极管。
-
-
-
-
-
-
-
-
-